办事前,慷慨许诺,但一到真正办事时,却不负责任或者不闻不问。如果一个君主这样做,臣子和友邦必会失望。身为领导、管理者这样做的话,下属必定会沮丧,即所谓“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里克等人先后杀掉奚齐、悼子,想拥立重耳,但重耳有所顾虑推辞不当。

里克见重耳不从,便派人去接夷吾。吕省、郤芮对夷吾说:“里克那里本来有可立之人,他为什么来迎接你呢?这让人很难相信他是真心的。不如先取得秦国帮助,依靠秦国的威势入晋,那样也没有什么危险。”

于是夷吾派人入秦,呈上丰厚礼物,并许诺:如果能入晋即位,就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以报相助之恩。秦穆公高兴的答应了。

夷吾又派人送书信给里克说:如果能立他为王,便把汾阳之地划给他。

晋文公为晋国灭亡埋下隐患(晋国夷吾轻诺寡信)(1)

没过多久,秦国派兵护送夷吾回到晋国,里克也扶立他为君,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的所作所为,让国人都很不服他,邻国也很失望。

晋惠公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邳豹建议攻打晋国。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饥荒各国都可能发生,敦睦邻国,时国家应尽的道义。”于是秦穆公说:“晋惠公虽然可恶,但晋国百姓是无辜的。”于是派了大量的船只运送粮食,史称“泛舟之役”。

晋惠公五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购买粮食。晋惠公不但不给,还听从舅舅的建议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发兵交战。

晋惠公六年,秦国度过饥荒,大举进攻晋国。在韩原晋国兵败,晋惠公也被俘虏。

晋文公为晋国灭亡埋下隐患(晋国夷吾轻诺寡信)(2)

有的人为了一点利益不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威胁到了自己的一些利益,就把诚信放到一边,去取自己的利益。你为自己的利益玩弄别人的感情,时间长了,别人知道了你的为人,也就不愿与你共事。当你有困难时,也不会再愿意帮助你的。

信用是无形的资产。一个人再聪明,不讲信用,也不会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