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人率领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一年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也来到西柏坡与刘少奇等人汇合,正式开始了在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的工作,同时也代表着经过辗转腾挪,中共中央正式离开了工作了12年的自1936年10月红四和红二方面军来到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耗时两年的长征终于结束,也标示着中国革命的主力正式安家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陕甘宁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能够让中央在这里坚持12年才转进西柏坡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陕甘宁的历史地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陕甘宁的历史地位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人率领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一年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也来到西柏坡与刘少奇等人汇合,正式开始了在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的工作,同时也代表着经过辗转腾挪,中共中央正式离开了工作了12年的
自1936年10月红四和红二方面军来到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耗时两年的长征终于结束,也标示着中国革命的主力正式安家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陕甘宁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能够让中央在这里坚持12年才转进西柏坡呢?
革命事业起步较早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早在1927年,随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和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以来,国内各省的省委均在策划大大小小的起义运动。
1927年10月,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等人在陕西发动了清涧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第一支队,自此,在陕北地区第一次有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后随着陕北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到1934年冬,陕北红军游击队已发展到26个支队,为建设一支正规红军打下了坚实基础。
次年1月,在中共陕北特委的领导下,陕北各路红军被组织起来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使得陕北第一次有了成建制的红军作战部队。随着武装力量的发展,政权建设工作也不断推进。1935年1月下旬,陕北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安定召开,宣布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推动了陕北红色政权的发展。
三省交界,敌弱我强虽然随着张学良东北易帜,当时的国民党已经在名义上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权统治,但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部分省份仍有拥兵自重者,如山西晋系阎锡山,“西北三马”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对国民党中央的指挥仍有部分抗拒。
并且国民党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国民党的大部分军队均驻守在重要城市以及部分较大的县城中,在农村地区则更多的是依靠保安团、保甲制度进行统治,因此在农村地区并不实力较为强劲的国民党武装。这些都为陕甘宁地区建立更为安全的革命根据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1935年2月,随着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政权。陕甘革命根据地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处,并无较大的城市和较强的国民党正规军部署,因此从地理-政治的角度来看,十分适合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发展。
民族矛盾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越来越嚣张,且随着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进一步接触商讨合作抗日事宜。1937年9月,随着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23日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谈话发表,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
同月,在国民党政府的正式同意下,在原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正式成为了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至此,陕甘宁在当时中国政权内部第一次有了合法地位,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也便名正言顺地在这里开展工作,指挥全国的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