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啊?都是圈内讨工作的,凭什么怒斥鲜肉“不要脸”?

5月底,电视剧《凭栏一片风云起》开播,老戏骨王劲松在剧中饰演国士凌问岳,该角色英勇就义前的一场戏有着17分40秒的超长独白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1)

其中涉及中国文字的演变,古代的政治,要在黑板上画南宋地图,要讲解甲骨文,要在最后掷地有声地喊出“我,凌问岳,生于兰陵,葬于中国,我不惧死!”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2)

54岁的王劲松,镜头一条即过,稳稳地演到了导演喊“卡”。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3)

凭什么他敢公开怒斥鲜肉不敬业,甚至当众说出:“什么时候演员背台词都要被夸奖了?多不要脸呐!”

17分钟台词一条过!这就是他的底气。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4)

记忆力比不上正青春的年轻人,甭管什么原因,能克服就得克服,这种职业生涯罕见的超长独白,一点点琢磨着背下来,到了片场,尽全力发挥,不耽误时间,更不倚老卖老。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5)

这是王劲松的态度,也是他在业界长青的秘诀。

原因就在于他要脸,在剧组拍戏,听到导演一句“行了行了就这样吧”都要难受好久,回去不断回忆自己哪里演得不好。脸皮薄,听见批评臊得慌!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6)

然而时代太浮躁,高考时中戏总是比北影更受青睐,因为中戏表演的学生在大众印象里要比北影更专业;择业时进剧院比出来跟剧组要高大上,能在舞台上直面观众演出,意味着更强的台词功底和表演能力。

可市场的选择让踏实耕耘的演员不如懂得营销的偶像爱豆值钱,一场话剧能赚多少?一部电影能赚多少?几十集的连续剧又能赚多少!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7)

在各大剧组演配角的老演员,收入怎可能比得过非主角不接的当红流量。于是王劲松这边当众批评,那边就有粉丝把自家爱豆对号入座,紧跟着嘲讽:你算什么?你不是从年轻过来的?你有我们哥哥红吗?

句句噎人,一声叹息!

“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的声音并非老戏骨嫉妒鲜肉,而是在剧组多多少少都曾被不敬业的数字演员惹过气。演技可以通过时间磨练,但态度不能因为年纪还小就不端正。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8)

杨超越的能力在出道时是不是公认的烂?但甭管勤劳能不能补上她的拙,人家确实把态度拿出来了。这几年连接数部戏,台词听一耳朵就能听出她的训练痕迹,整体是有进步的。

可以不会,可以不擅长,毕竟资本选择了你,邀你拍戏等于承认你的价值,但,不能永远原地踏步,遇到困难甚至后缩。

王劲松17分钟台词完整(凭栏17分钟台词一条过)(9)

影视寒冬来临,流量终现颓势,潮水散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一些惯常混日子拿高薪的所谓当红明星,纷纷跌落神坛。

虚高的片酬,不端的态度,拍了n部却不见长进的演技,空喊着逐梦的空号,套着导演的近乎想要一个机会,进了片场淡定摆烂,助手助理一箩筐,保姆似的伺候,能用替身就不自己上,事毕宣传团队还要挑几幕场景营销努力。

路人缘都是自己作没的,犯了众怒,光靠粉丝可护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