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1961年7月2日晨,伴随一声枪响,海明威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海明威反战思想(海明威之死背后)(1)

世界知名的文学家,极具戏剧性的死亡方式。舆论疯了。世人探索起海明威的自杀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他有精神病。

“这简直是最糟糕的地狱,天杀的地狱。他们在所有的东西上都安上了窃听器,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用杜克的车,我的车被监听了,我的所有东西都被监听了。不能用电话,信件会被拦截。”海明威晚年总这样对朋友说。

FBI为什么要去监视一个作家?

海明威反战思想(海明威之死背后)(2)

于是他们送海明威去接受电击疗法。

几年后,因为信息自由法令,FBI 在公布的文件中承认了监视海明威的事实,监视时长接近20年。

海明威不是孤例。

上世纪50年代,因美国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可以列出一箩筐:

卓别林被赶出美国。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遭到叛国指控和审查。

科学家罗森堡夫妇被以向苏联泄露原子弹机密的罪名执行死刑。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157名教授因为拒绝忠诚宣誓而遭到解聘。

连美国小姐选美都要陈述她们对马克思的看法...

这看起来一点也不美利坚。

巨大的政治风暴席卷了当时的美国,从文艺界到科学界,从工人到白领,从军人到议员,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以自由、民主、多元文化著称的美国,自发启动了一场现代版焚书坑儒。

为什么?

麦卡锡主义。

海明威反战思想(海明威之死背后)(3)

要理解麦卡锡主义,先要理解美国。

美国的得天独厚众所周知: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文化多元,拥有发展工业化的极佳条件。许多强国因为世界大战元气大伤,美国却是个例外,因为地理上的与世隔绝,在两次大战中几乎毫发无损。

还发了不少战争财。

一言以蔽之,暴发户。

所以美国人一直很膨胀,上世纪50年代时,美国政界就很流行这样一个说法,美国“丢掉了中国”。

中国是你的吗就被你丢掉了???

但不少美国人是真心实意那么认为的,可能是因为一路发展都过于顺风顺水。当时苏联成功研制原子弹,以及朝鲜战争的失利让美国人民格外不安。

美国人终于意识到,他们也有可能会输的。

国际关系专家波伦做出过总结:“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美国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之中—这是一个使得麦卡锡主义者把原因归之于政府有共产党间谍的论据。”

“要是没有朝鲜战争以及它制造的气氛,麦卡锡也许会落得空欢喜一场,从此罢手。”

可惜没有如果。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里,美国反共的潮流就此形成,这是麦卡锡主义能兴起最核心也最本质的社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