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靠马背征服的天下,蒙古汉子粗犷豪放,蒙古女人也有不同于中原女子的大气率真,在元朝九十多年的历史里,很多蒙古女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窝阔台的妻子乃马真等,这些无疑是这些大汗的身后的重要的女人,对蒙古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世祖忽必烈身后也有一位女人,就是她的皇后——弘吉剌.察必,这位皇后睿智、善良、仁爱,堪称忽必烈的一生挚爱。在忽必烈的铁血生涯里,她一直用她的柔情温暖着元世祖冷酷的内心,不离不弃,左右匡正,终其一生。忽必烈的妃子众多,为什么弘吉剌.察必成为他的最爱?原因可能如下:

忽必烈一生的四个儿子(她是元世祖忽必烈身后的女人)(1)

弘吉剌.察必的睿智

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铁木真幼子——拖雷。因为祖父成吉思汗传位三叔窝阔台,窝阔台忌惮拖雷的声誉,借自己生病需要至亲喝“神水”免灾,逼迫拖雷喝下神水暴毙身亡,从此结下了黄金家族内部的仇恨。

忽必烈和大哥蒙哥忍辱负重,励精图治,后来联合发兵推翻了窝阔台儿子——贵由的统治,大哥蒙哥继承了汗位,政权移交到拖雷一脉。

忽必烈一生的四个儿子(她是元世祖忽必烈身后的女人)(2)

蒙哥死后,他的几个兄弟为争夺汗位争得不亦乐乎,而忽必烈此时正在前方和南宋作战,无暇顾及后方内政。此时留守后方的弘吉剌.察必充分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她并没有像其他妃子一样惊慌失措,而是一边故意散播虚假消息挑起其他几位争位者的内讧拖延时间,一边派人骑快马奔赴前线传递情报,催促忽必烈迅速返回大都问鼎汗位。忽必烈及时返回大都,打压了其他的汗位争夺者,才顺利登基,成为大元开国皇帝。在忽必烈成为蒙古皇帝这一事件中,弘吉剌.察必功不可没。

忽必烈一生的四个儿子(她是元世祖忽必烈身后的女人)(3)

弘吉剌.察必的勤俭

忽必烈建立元国以后,弘吉剌.察必当仁不让地被封为皇后。不同于其它的奢侈的妃子,弘吉剌.察必历行节俭,在皇宫里率先秉行勤俭之风,亲自针织劳动,为全国臣民起了表率,大大地抑制住开国贵族的豪奢之风。

弘吉剌.察必还特意派人从成吉思汗的故乡带回一颗青草,取名“誓俭草”,请忽必烈前来观看,提醒忽必烈不忘先祖创业之艰。弘吉剌.察必还亲自率领后宫诸多妃子收集废弃的弓弦,把它们煮熟后变废为宝,织成绸帛送给忽必烈和大臣们穿,一时间的“皇后送衣”传为佳话。

忽必烈一生的四个儿子(她是元世祖忽必烈身后的女人)(4)

弘吉剌.察必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皇后,像许多平常妻子一样,忽必烈很多衣帽都是她亲手缝制。一回忽必烈狩猎归来,细心的她发现忽必烈带的圆形帽子无法遮光,阳光把忽必烈的脸晒得黝黑,于是自己苦思冥想几晚,为元世祖缝制了一个带有帽遮的貂帽,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被暴晒了,弘吉剌.察必的勤俭、体贴深得忽必烈的敬重和喜爱。

弘吉剌.察必的善良

开国之初,一些蒙古贵族还保持着狩猎的习惯,但是限制于京都土地的有限,他们把目光盯在郊区,忽必烈也不例外。多年的马上生涯,狩猎是他一向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但是当忽必烈决定占用大都郊区农民土地做马场时候,别的大臣都禁声不敢直谏,只有弘吉剌.察必不惜屈皇后自尊,穿着朝服上朝觐见元世祖,晓以利弊,请求忽必烈放过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后来忽必烈幡然悔悟,及时收回承命。

忽必烈一生的四个儿子(她是元世祖忽必烈身后的女人)(5)

忽必烈灭了南宋以后,南宋幼主恭帝和太后带着降书顺表愿意投降元朝,忽必烈很想搞一场羞辱两人的“献俘”仪式,大显一下元朝的国威,正是弘吉剌.察必劝诫元世祖要为子孙积德,今日之荣可能成末代之辱,一番情真意切的话打动了忽必烈,不仅没有羞辱恭帝和太后,而且以礼相待,让他们二人得以善终。

1281年弘吉剌.察必病逝,忽必烈丧失了挚爱的妻子,十分悲痛,亲赐谥号“昭睿顺圣皇后”,并将察必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元史》也对这位不寻常的皇后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其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之,后有力焉”。

忽必烈一生的四个儿子(她是元世祖忽必烈身后的女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