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舍建设方案(现代化鸡舍建设之畜禽养殖场设计原则与规划布局)(1)

完成养殖场的选址和养殖场类型选择后,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地形、地形地貌和当地风向,有计划的安排畜禽养殖场不同的房屋建筑功能分区、道路、排水、绿化等设施的位置。根据场地规划方案和工艺设计对各种建筑主体规定,科学安排每栋房屋建筑和各种设施的位置、房屋朝向和相互之间的距离,做好畜禽养殖场总体平面设计。科学安排养鸡场的布局。

一、设计原则

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综合防治,节能高效率”为原则,首先应该考虑人的生活和工作场所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其尽量不受饲料粉尘、粪便气味和其他废弃物的污染。其次要充分地考虑到生物安全防治,注意生产鸡群的防疫卫生,交通路线,尽量杜绝污染源对生产鸡群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此外,各个鸡舍之间还应分成独立的小区模块设置一定隔离设施,科学合理的分区规划和布局,能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建厂的投资,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保持良好卫生环境及管理高效,提高畜禽养殖场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根据不同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工艺要求,结合当地条件、地形、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特点,因时制宜,做好功能分区的划分。布局合理各类房屋建筑,满足其实用功能,创造合理的生产环境。

(2)充分运用场地既有的自然地形、地形地貌,房屋建筑长轴尽可能顺场地的等高线安排,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设施工程费用,最大程度减少基础建设费用。

(3)合理组织场内、外地人流和物流,创造最有利的环境条件和低劳动强度的生产联系,实现高效率生产。

(4)保证房屋建筑具有较好的房屋朝向,达到光照和空气流通条件,并有充足的防火间距。

(5)利于粪尿、污水及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保证其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6)在保证生产要求的情况下,房屋建筑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少占或不浪费耕地。在占地达到当前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地考虑到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养鸡舍建设方案(现代化鸡舍建设之畜禽养殖场设计原则与规划布局)(2)

二、规划布局

遵循以上设计原则,可将养鸡场划分为五个区,即生活区、行政管理区、生产区、兽医防治区、粪便污水处理区。各区的划分要因时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地势、交通道路等具体情况)做好安排,并按地形地貌的高低和主导风向进行规划,必须保证人畜健康,减少疫病蔓延的机会,并有利于组织生产。

生活区包括工作人员的休息室及餐厅等。行政管理区包括各种办公室和会议室。二者是担负养鸡场经营与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地方,要与生产区相隔离。生活区与行政管理区要位于主风向的上风向,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实现人畜分离;第二,家禽养殖气味非常大,如果生活区在下风口,工作人员的身体可能会受到影响。具体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传达室、警卫值班室、水塔、宿舍、食堂、围墙和大门等。此区位置的确定,除考虑风向、地势外,还应考虑与外界联系方便。畜禽养殖场大门设于该区,门前设车辆消毒池,两侧设门卫和消毒通道。有家属宿舍时,应单设生活区,生活区应在管理区上风向、地势较高处。

辅助生产区主要布置供水、供电、供热、设备维修、物资仓库、饲料贮存等设施。这些设施应靠近生产区的负荷中心布置。

养鸡舍建设方案(现代化鸡舍建设之畜禽养殖场设计原则与规划布局)(3)

生产区是养殖场的核心部分,,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是畜禽养殖场的主要建筑区。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人员消毒间和车辆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大型的畜禽养殖场,进一步将生产区划分为主车间(孵化、育雏、育成、蛋鸡),辅助车间(饲料加工、营养分析、机修、供水、配电、供暖、屠宰加工、运输、冷冻等),库房(蛋库、饲料库、车库、材料库、备品库等)。鸡舍的布局应根据主风向与地势,按下列顺序配置:孵化室、幼雏舍、中雏舍、后备鸡舍、成鸡舍。孵化室与场外联系较多,宜建在靠近场前区的入口处。育雏区与成年鸡区应有一定的距离,以方便管理和防疫。

兽医防治区包括兽医室、解剖室、化验室、免疫试验鸡舍、病死鸡焚烧炉等。粪便污水处理区包括粪便发酵池和污水处理等。二者一般设在全场的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段距离。

养鸡舍建设方案(现代化鸡舍建设之畜禽养殖场设计原则与规划布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