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年月日及时间知识(小学数学时间长度)(1)

有关时间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年月日及时间知识(小学数学时间长度)(2)


小学数学年月日及时间知识(小学数学时间长度)(3)


1.1时=60分


2.钟面上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常用的时间单位

1.年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


2.平年

平年一年是365天。


3.闰年

闰年一年是366天。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如1900年,则应该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所以1900不是闰年。


4.季度

一年有4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


5.月

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31天,二、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


6.旬

一个月分成上旬、中旬、下旬,1日到10日是上旬,11日至20日是中旬,21日至月底是下旬。


7.时分秒

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8.24时计时法

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从夜里12时开始是0时,接下去是1时、2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下去就是下午的13时、14时……再到夜里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有关长度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年月日及时间知识(小学数学时间长度)(4)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小学数学年月日及时间知识(小学数学时间长度)(5)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了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余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