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在明抄本的《诗渊》第二十五册中,找到了一首署名为李易安的宋词。

这是一首名为《新荷叶·薄露初零》的“祝寿词”,全词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对一位长者进行了赞美,末尾鼓励对方“东山再起”,唤醒天下的苍生。

从写法上来看,尽管这首词不离祝寿常见的三个话题:功名、富贵、神仙。但是全词的风格豪放,落脚忧念家国,正是“南渡”之后易安词的风格。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1)

不过,学术界这三十多年来,对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以及词中的寿星翁是什么人,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说,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前”,写给父执晁补之的。

也有人说,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写给南宋著名词人朱敦儒的;更有人指出,这首词是李清照在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写给出使金国的使臣韩肖胄的。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如何的呢?接下来,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词的内容,再来说一说这三个人中,谁才是“最有可能的那个人”。

《新荷叶·薄露初零》赏析

《新荷叶·薄露初零》——宋·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白话翻译:

在秋分的时节,露水沾湿了园中的植被。这个时候的黑夜,就和白天是一样漫长的。环绕着池塘耸立的楼台,仿佛是高达万丈的仙岛瀛洲和蓬莱。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2)

才华和灵芝、香兰一样的君子,正在此间举办寿宴。簪缨世家的红男绿女们,往来穿梭,交相辉映。在这当中,既有佩戴发簪的文士,也有手持笏板的官员。

宴席上奉酒的侍女容貌姣好。像花一样的柔美,玉一样的明净。寿星有着仙鹤般的风骨,像青松一样的挺拔。他的精力与神气,可以和天上的明月争辉。

他的道德、他的人品和他的文章,素来都是天下驰名的。他就像是东晋的谢安一样,高卧在东山上,过着隐居的生活。

纵然是朝中的公卿将相,在他的面前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不过此时此刻,他应该像东晋的谢安一样“东山再起”,唤起天下的苍生。

就是如此一首看似非常寻常的祝寿词,因为最后有着很明显的“劝世之意”,所以被人认为是李清照“爱国词”的延伸。

词中寿星显然是一位在宋代官场上比较有地位的达官贵人,所以李清照认为他不应该一直隐居,应该重新出山,为唤醒天下苍生而努力。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3)

关于这个人是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个人是苏轼的学生晁补之。此人和李清照的父亲同为苏轼弟子,他与李清照也可以算是忘年之交。

晁补之曾经在北宋的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因为“党争”离开仕途,效法陶渊明,过了两年隐居生活。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重新被朝廷起用,担任达州知州,后改泗州知州。

另外,晁补之的生辰,也恰好是在秋分。因为上述理由,有人认为李清照这首词就是写给他的。不过问题在于,晁补之出身比较低微,他并非词中描述的簪缨世家,高门贵人。

虽然晁补之曾经担任吏部的副职,但是他最后出任的官职,却不过是一名小小的知州。看上去,他似乎并不具备“唤醒”苍生的能力。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第二种说法,词中寿星可能是南宋的大文学家朱敦儒。朱敦儒外号“洛川先生”,他和晁补之一样,曾经有过一段隐居生涯。

论当时的名气和在文坛上的影响力,朱敦儒是足够的。不过,朱敦儒的出身和官职也与词中的描写不相称。他一生中担任过最大的官职,不过是掌管宫中仪仗的“鸿胪少卿”而已。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4)

于是词中寿星到底是谁,又有了第三种说法。不过,这个人有点特殊。首先,是他的名字比较特殊,他名叫韩肖胄,与南宋著名“铁血宰相”韩侂胄的名字,仅有一字之差。

事实上,韩肖胄也是南宋初年的宰相。而且他与韩侂胄还是远房堂兄弟关系,只不过他比韩侂胄早生了七十多年罢了。

其次,韩肖胄是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宋金和议时,宋朝派出的使臣。当时宋高宗赵构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与金人达成了合议,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提出向对方进行赔偿。

不过,因为双方还在交战,所以南宋派使臣前往金国,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事关兴国的安危,必须派一个既有担当,又有智慧的人才行。

朝中群臣就向宋高宗赵构举荐了韩肖胄,李清照还因此写了一首《上枢密韩公诗》,托人送到韩肖胄的手上。在诗中,李清照盛赞韩肖胄,说他是唐朝韩愈的后代。

事实上,韩肖胄的曾祖父是韩琦。韩琦曾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为相,而韩肖胄的祖父韩忠彦,也是宋徽宗朝的宰相,而韩肖胄自己则是宋高宗朝的宰相。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5)

李清照诗中夸他是“中朝第一人”,“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并且提到,他在嘉祐、建中年间,在地方上政绩名声卓著,就像上古掌管刑罚和礼乐的皋陶跟夔。

所以李清照希望韩肖胄在出使金国的时候,能奉天地之灵、奉宗庙之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为宋金缔结一个相对公平,不失汉家威仪的盟约。

由于李清照这首词最末有“唤醒”苍生的句子,再加上韩肖胄显贵的出身,以及他在南宋朝庭中的名望,这些完全与词里的描述相配,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词中寿星,很可能是他。

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说李清照这首词中有“唤醒”苍生的意愿呢?因为词里“要苏天下苍生”用了一个“苏”字,这个“苏”字在这里当“唤醒”来讲。

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唤醒”的。至少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作者如果不认为世道黑暗,是不可能发出“唤醒世人”的呼吁的。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6)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国家的人民需要有人去“唤醒”呢?答案就是在“国家危亡”的时刻。这也是李清照这首词在创作时间上,有“南渡”前后之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尽管韩肖胄的出身、官位与名望,都与词中寿星相符。但是他在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出使金国之前,其实是并未隐居的,这一点与词中描述不符合。

因为当时的韩肖胄,正担任着南宋的吏部侍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韩肖胄再次出使金国,回到南宋之后才选择了退隐,“寓居于越几十年”。

韩肖胄卒于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李清照去世的时间比他还晚了五年。所以,在韩肖胄选择退隐后,他们二人有没有可能发生交集,也就很难说了。

结语

李清照这首词是一首非常明显的“祝寿词”,因为词中有非常明显的祝寿词汇。同时,词中寿星显然是一位出身于贵族世家,并且声名卓著的名流。

李清照晚年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一首尘封了近千年的词现世(7)

假如这首“祝寿词”中所描述的内容,不存在任何夸张的成分的话,那么词中人看上去并非晁补之和朱敦儒,显然更像是南宋宰相韩肖胄。

韩肖胄两度出使金国,持节不辱,并不得宋高宗赵构的喜欢。韩肖胄第二次出使金国回到南宋之后,自行求去,终身隐居在越地,不再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