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周易》之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卦偏于理,解释不难。从蹇字看,塞和足,足不利行;从卦体看,水涨山阻;从蹇义看,难,易经一般会正反义合用,故蹇又作克蹇(名词转动词);从卦德看,当同心克难(多难兴邦),但孔子说反身修德,又含戒慎之意。

天地之象:水隔山阻 水堰山塌 大雪封山 山高谷深

人文之象:王困臣逐 大难当头

用三分法可以发现,蹇卦只是地位之天失位,所以为时卦,失天时则须尽人力,六爻皆有往来之彖,即是难来往济。但爻辞之象却难断,再推衍一下,艮身坎心,所以卦之象是一种身心之差别,表现出来的是不同层次的士人对大难当头的言行思虑。

内卦,身心不匹。

初六:往蹇,来誉。(才力弱,贸然行动容易被指沽名钓誉。初六,身之足,阴爻,弱,可来;二到四为坎,耳,誉。所以初六之往是假往,虚行)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王之蹇即臣之蹇,同心相应,但是也无能为力,乃天时也。六二,艮之中,心,与上卦坎心九五相应;躬即身,其为九三所止,九三阳,为天为首,而且九三到九五为离)

九三:往蹇,来反。(欲往,而招徕初六六二,暂未往。九三阳,往,并应上九之来。下卦为止,故反。九三又在六二与六四的坎中)

外卦,身心相得。

六四:往蹇,来连。(身心相应,真心往蹇。六四居两坎之中,心相连,位正而虚,来下卦之身)

九五:大蹇,朋来。(坚定克蹇,虽大无畏。九五,阳健而中,德才兼备,身强心智。言朋来,以其尊;又在两坎相连,故朋;九三到九五为离,丽,附丽,朋也;居离之终,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上六阴,虚,往外何为?故往内而来九三,比九五。硕,九三,艮之果,乾大)

易经蹇卦诠释(简读周易之蹇解)(1)

简读《周易》之解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天地之象:雷雨交作 冬去春来 冰雪消融 月出东方 云散 春水(冰、雪)苇草出水

人文之象:雷厉出险 强力辑盗

从天地之象看,解卦的意义重在缓解缓和,孔子说赦过宥罪就在于此。此处之坎水非兑泽,不平不悦,以孚以通为准的。补充一下:无所往,指冬寒闭关,姑待春来,不动不解为吉。有所往,春来何往不吉,夙吉本吉,以动以解为吉。但是,爻辞之复杂,堪比睽卦,圣人取象可谓肆而隐,大体不出文王故事。我们视下坎为寇盗,上震为公侯,取公侯辑寇之事象。

初六:无咎。(尚未出兵。初六阴爻,虚,不行)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边走边练兵,小有所获。田,田猎,还有黄矢,九二到九四为离之义,矢指离之初;狐,田,初六到六三为坎之义;获得,九二为阳之义,并位中但不正,小得。三狐,坎三爻,或变为田)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看到他们小有所得便显摆,盗寇以为有机可乘。负且乘,六三为阴,占阳位,不中不正,悖。初六六三之坎为弓为轮,负乘之象。三五之坎为寇盗。阴虚,招,来,致)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捕获盗寇,枷足示众,引来同类。解即除去捆绑,震之反,巽,绳。震为足,九四为拇,阳止。朋至,两坎相接。至,孚,取阳实之义,亦是九二至九四为离,明之义,此也可视为解离,离成之象。切莫解释为同类来了一起俘虏)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以德服人,寇盗降服。六五,离之中,五为尊,解离之维系。离,明,有孚。小人,坎阴之谓。此处若不以孚论,六五与寇又有以寇致寇之义,所谓以暴制暴。维,绳,震之反,恰如六五阴虚而孚)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盗亦有术,双方比武,有获即赏。此说由解而和,威武不如柔德。公,震,长子,利建侯;射,隼,皆离之义;高墉,本指城墙,在此指行足到高远处。因为公用,就是改变,震变坤,城墉之义。获之,还用绳之意。阴爻,无,不利。整个上卦都有为解而变的意思在,所以我们说解卦的本质在缓在和)

易经蹇卦诠释(简读周易之蹇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