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治愈情感的现实家庭题材剧《老闺蜜》,春节期间在CCTV—8温暖播出。该剧播出期间不但收视表现亮眼,在新媒体端播放热度、话题同样名列前茅。
《老闺蜜》如何刷新观众对老年题材的认知?电视剧《老闺蜜》研讨会今日在京召开,挖掘出现实题材创作的另一种思路。
虽以老年人为主角,却在破圈传播
“老年阶段虽然是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却是最为成熟、最为有收获、最为优雅的一个阶段,漫漫的生活经历以及人生智慧将在这个阶段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在会上提到,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道课题。
他表示:电视《老闺蜜》凭借着年轻态的老年生活,欢快的轻喜剧的叙事,温暖的情感治愈,刷新了观众对老年题材的认知。
“如一幅现实主义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当代的初退休女性在历经家庭生活、喜怒哀乐之外,仍然有权利拥有精彩纷呈的老年生活。”
“我想给我妈拍一部戏,我妈没戏看了。”
导演乔梁在会上透露了该剧的创作缘起时提到,当时制片人找到自己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朴素的话,自己感到很有共鸣,所以决定接下这部戏。
“也是真的想告诉大家,其实年龄大了没有那么可怕,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精彩,每个年龄段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同样表示:在进入老年社会我们需要更多老年美感创新,这部戏走出了一条很有意思的路。
温暖的现实主义力作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指出,当下的现实主义作品经常走两个极端:一种是把现实给遮掩的伪现实主义,另一种是把批判现实主义走向绝境,过度发掘生活黑暗面的批判现实主义。
而《老闺蜜》正面社会生活现实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是每个人都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现实问题,且没有沿着这些问题走向灰暗,而是引向了光明,发掘了人性当中最深层的正能量,是温暖的现实主义力作。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主任提到,五个老闺蜜来自不同的圈层,但有都着向阳而生的生活态度,她们所做的一切是不为名不为利的,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让这部作品以人以向善、向上,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轻喜剧为主,喜悲正三感融汇
“该剧没有走卖惨的路线,而是着力叙述五位老闺蜜团结应对自身和家庭难题,并且最终取胜的透出正剧感的故事。”
王一川教授认为,该剧创新地呈现出从喜剧感到悲剧感,再转出正剧感的“喜悲正”之间三感融通的美学风格。
悲剧靠生生死死的情感感动和剧情,偶像剧靠外型,伦理剧靠各种情感纠结,都有卖点,唯有轻喜剧特别难。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也指出,该剧在艺术创作上选了轻喜剧为主导,杂糅了偶像剧、都市剧和家庭伦理剧的各种元素,使得创新类型杂糅获得了其他元素的支撑。
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成为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
《老闺蜜》中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正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也是我们即将面对的故事,她们每个人的经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虽然截然不同,却个个鲜活、现实。
青春不老、与梦同行
《老闺蜜》这种对老年人生活
正中带喜的表现风格
你喜欢吗?
监 制丨张雪梅 杨春果
主 编丨王彩臻
责 编丨黄倩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