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在身边——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地点:玄武艺术馆(南京板仓街9号)

开幕时间:6月18日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6月18-25日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1)

本期推出的是书法家陈克年先生。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2)

陈克年,安徽含山人,现供职于南京市文联,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诗书画印作品千余幅(首)散见诸报刊,书法先后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首届沙孟海杯书法展全国奖,全军书法展一等奖,第二届江苏书法奖获奖,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最高奖,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提名奖,第六届南京市政府文艺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全国第五、六、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首届鉴古开今全军书法大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主题创作暨全国基层巡展,诗书画印入展“百年西泠湖山流韵一一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论文入选当代书法创作研究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等;有诗集《大明庐吟稿》《陈克年书画艺术》多种正式出版,曾为《扬子晚报》撰写专栏文章,艺术主张:敬畏传统、滋养文心、关照时代、图写自我。

真情真性陈克年

文|周继中

陈克年爱诗书画印,或许,应该说就是天生的。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3)

自作诗《登北固楼》.jpg

我们都是含山人,他出生在安徽含山县城南边的石门山麓,据说那里曾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隐居处,如果出生在那个年代估计也会和常建一起去找王昌龄玩,或许也有陈氏版的《宿王昌龄隐居》。克年和我同龄,皆为1971年,属猪,体型也差不多。我们都当过兵,他是空军,我是海军,我比他早当一年兵,应叫我班长,我战士四年退伍回来老家继续种地,他提干,后来升到团级干部,再后来他转业去了南京市文联,具体啥职务我就不知道了,不管咋的,一个农村娃子当兵后来能直接提干,当是很优秀了。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4)

溪声山色.jpg

多年前,他给我写过一篇文字《寂斋造像》,文中稍有夸大说我酒量不错,为了那份虚荣,害得我走南闯北没少喝过,直至把胆喝没了。他也喝酒,但不贪杯,每逢好兄弟一起,早些年你咋倒酒他也不拦,满上,一杯、两杯、三杯,八两后微醺,最佳状态就是在半琴阁反复唱小白杨。记得有一年我从上海辗转南京,他盛情留我喝酒,我们俩从中午喝到傍晚,服务员说要回家,他说你把我晚上的菜上了,我还在这吃,和中午一起结账。他还在《书法报》发过一篇《戒酒文》,文采风流,真情真性,慈悲柔肠,在朋友圈中也算是美谈。酒后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掼蛋,掼蛋是江苏淮安的一种扑克牌游戏,四人两组配合,他的经典名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估计是江苏战法和安徽不同,或者是水土不服之缘故,当他难得胜利一把时,乐得像个孩子似的。听说后来江苏出了一本掼蛋的教材,他画的书封面,我猜想人家是看上他的胖老头,不然那书卖给谁啊!对了,在此申明下,剧透他的酒量并不是为我胆复仇,而是他的真实写照,信不信由你,另外不服可以挑战下,最好用绿豆大曲。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5)

全员核酸检测.jpg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6)

配合检查苏健康码.jpg

克年书法由碑入帖,追汉隶,玩石鼓,临魏晋宋清手札,摹山间摩崖造像,每见其创作时,运笔轻快,气息酣畅淋漓,好似不经意之间,但又胸有成竹,巧思妙想,碑帖相容,灵气稚拙,结体左斜,横向拓展,制造险峻,字字之间,行行之间,矛盾层出不穷,又被瞬间一一化解。其作品楷中有行,行中有楷,楷中有碑,碑中有帖。似有王,有米,有颜,又不似。有古,有今,又有己。克年虽居闹市,心似大隐,常以静制动,字字如翩跹,而又透露安宁和幽邃,这是天命后的思索和开悟,每每落款“含山陈克年”,可见他内心深处对根的情怀!这也是书法的核心的东西,是家,是亲,是情,是念!他也擅画,曾经在《扬子晚报》写过一年多的专栏文章,配图都是胖老头,所以大家都喜欢他画的小胖老头,寥寥几笔勾勒,已成自家艺术符号,其形其神其景其情其意,皆为克年自己也!读他的画,简单!读懂他的画,不简单!读透他的人,难!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7)

青山一道同云雨.jpg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8)

美人不老岁月长安.jpg

如果当你读明白了他的人他的心,你再来看他的画,你会明白真正的书为心画!几根线条几点墨,一花一草一世界,无时不在透析生命和生活,不经意的调侃生活趣味时凸现是当下文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和世间镜像。四十岁时,他出过一本诗集,常国武、沈鹏等老先生都题字嘉勉,其诗词联句与其画连体共生,诗为画活,画生诗意。他也操刀,以刀代笔,刻画情怀,内容雅俗不计,印风从秦汉到民国,取其一点精神,得大自在,细腻工稳写意甚至宋体,甚至把生活的情趣和抽象的符号也搬进石头里,方寸间可以放马澄怀,可以扬鞭宣泄。克年的诗书画印,是一体的,是有血有肉不可分割的,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更是未来的。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9)

何时共泛春溪月.jpg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10)

白云苍狗.jpg

克年久居金陵,离退休养老还有些年,公务也繁杂,往来应酬也不少,虽有几顶不轻不重的帽子戴着,却没有过度沉迷和缥缈,而是更加的勤奋,他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更新,每天早上醒来看他的朋友圈,赏读佳作,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清茶一杯,必不可少,如果没见他发朋友圈,估计酒醉了或者是啥?不好说。克年重情义,也念家,只要是我们老家的书法活动或者公益他都支持。从九十年代我们书信来往到今天的微信交流,友谊的小船一直顺风顺水。克年和我是好朋友好兄弟,认识克年真好!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11)

观山图.jpg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12)

读书图.jpg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13)

晨练图.jpg

去南京,一定再与克年好好叙叙!

十佳大咖与新生代新锐(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14)

行书韦庄诗.jpg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