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入大海青鸟归(承蒙您多年关照)(1)

1月5日的黎明前,在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仪式上,一把手铃摇响了筑地——延伸东京人心的鱼市——开年首次拍卖。明星是一条重达200公斤闪闪发亮的金枪鱼,以140万日元的价格(118000美金)卖给一家寿司连锁店。但这场贩售却带着几分伤怀甚至苦涩。明年此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批发市场将离开这里。

生存在隅田川和银座购物区夹缝间,筑地市场的处境岌岌可危。在这片屋漏的顶棚下讨生活的,是大约6万人,还有几百台叉车。疾驶在崎岖的地面上,搬运着从海胆到鲸鱼肉几乎海里所有的东西。现在,鱼市所有者、政府,要它从这里搬走。

但这并不受人欢迎。商贩们怨愤被拽到南部土地贫瘠的新据点,新市场建在码头上,土壤被之前一家煤气厂有毒排放物污染。清理工作和商谈使搬迁延期了十年。

给予筑地致命一击的是东京成功申办2020年奥运会。一条运载游客到体育场馆的新交通干道将穿过筑地,部分鱼市未来会成为临时赛事转播中心,主管筑地搬迁的Yutaka Maeyasui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他转头看了一圈破旧的办公室说,筑地鱼市太小,老旧,拥挤,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随时能让屋顶坍塌。

Maeyasui办公室下面一层的许多商贩,他们的家族自20世纪30年代市场开张就来到这里了。此前,1923的年关东大地震将这里夷为平地。“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搬迁支持者”大吉千惠子(Chieko Oyoshi),经营始于其祖父的金枪鱼生意,说。大型连锁超市和批发商直接和港口、渔场这些筑地供应商交易,吞食着她的地盘。搬迁将毁灭所有仅存的生意,她哀叹道。

作为了解这座城市商业历史的最后几个通道之一,筑地数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男人们用铅笔头蘸一蘸舌头在废纸上记账。一台新式电脑摆放在此的唯一结果,孤独终老。这里最现代的设备不过一只电子时钟,倒数着距离11月的天数,那是鱼市大部分活动沉寂之时,还有筑地那令人陶醉的嘈杂。

译者注:在关于86岁米其林三星厨师小野二郎的纪录片《二郎は鮨の夢を見る》(《寿司之神》)中,二郎和他大儿子小野帧一,现“数寄屋桥次郎”的掌门人,在筑地采购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下一篇放出Times吐槽当今牛排店的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