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势力。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历史人物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比如刘备、孙权、曹操、关羽、吕布、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来说,名字简单易记。不过,对于三国历史人物,也有一些人的名字不容易识记,并且容易被读错。在笔者看来,以下八个三国人物的名字最容易被读错,就算是资深三国迷也很难全部读对。

三国时期名字为什么都只有一个字(三国中最容易读错的八个名字)(1)

一、步骘

首先,就东吴一方的人物来说,对于步骘的“骘”字,其正确读音为(zhì)。 步骘最初避难江东,后在东吴出任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转交州刺史,被孙权封为征南中郎将。孙权称帝后,步骘晋升为骠骑将军。赤乌九年(246年),代陆逊为丞相。次年,步骘去世。

二、荀彧

其次,就曹魏一方的历史人物来说,对于荀彧的“彧”字,其正确读音为(yù)。作为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荀彧在官渡之战等战争中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最终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

说完了东吴和曹魏,再来看看蜀汉容易读错的人名,先从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刘谌说起。就刘谌的“谌”字,其正确读音为(chén)。刘谌是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

六、郤正

公元263年,刘禅决定向曹魏投降。彼时,刘谌劝阻无果,所以选择了自尽。而当时为刘禅拟写投降文书的,正是郤正。就郤正的“郤”字,可谓一读就错,其正确读音为(xì),郤的释义为姓氏,出自姬姓,在历史上以封地为姓。

七、费祎

对于蜀汉的灭亡,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才的凋零。而对于费祎这位人才来说,死于刺杀可谓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就费祎的“祎”字,正确读音为(yī)。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公元253年2月,为魏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

三国时期名字为什么都只有一个字(三国中最容易读错的八个名字)(2)

八、马谡

最后,为了避免蜀汉的灭亡,诸葛亮不仅培养了费祎等人才,还在生前多次率军北伐。而在第一次北伐快要取得大胜的时候,马谡的街亭之失让诸葛亮功败垂成,让后人为之感到十分遗憾。就马谡的“谡”字,其正确读音为(s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