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普本毕业约10年,2020年考取一建机电,2021年参加研究生统考,报的某985高校工程管理专硕,目前已过复试,接下来用亲身经历总结一些经验,有准备考一建或考研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一建和考研哪个好(一建和考研哪个难)(1)

一建和考研哪个好(一建和考研哪个难)(2)


一、关于难度

此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一建不同专业难度不同,考研全日制和非全难度不同,个人背景经历不同,难度感受不同。

就我个人而言,一建难度★★★★,考研难度★★,毕竟一建专业知识太过庞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而考研的内容都是以前学过的,只需要重新捡起来。

但我想说的是,一建是绝对的公平,考研是相对的公平。如果你初高中知识基础较好,大学也是本科,那么考研会比考一建简单的多。但如果你初高中知识基础一般或很差,大学也是专科以下,那么考研难度会大于考一建。

在一建的考试领域里,你会经常看到逆袭的现象,专科生比本科生考的好,考试结果几乎完全取决于花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考研的领域,专科生几乎很难逆袭,基础知识的差距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弥补,并且在复试中也可能受到区别对待。

二、一建如何备考

一建的备考方法网上众说纷纭,有些备考方法我认为很不科学,比如辞职备考或制定一年的学习计划——每天几点干什么,视频课刷N遍,笔记做N本等等,先不论你是否适应这种学习习惯、有没有那么多时间,就这种付出而言,考一建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我前年107分过的机电实务,去年本打算增项市政,但因疫情取消考试,我建议4-6个月备考比较合适,战线不要拉的太长,后期容易疲惫懈怠。

学习迈出第一步非常艰难,如果打算从5月份开始备考,那么从5月1号开始就要跟过去告别,以往的习惯逐渐摒弃,手机里该删的删,心狠才能成事。每天1-4小时学习即可,前提是每天都学,一天不漏,哪怕今天陪家人旅游了,晚上也要硬挤出时间打卡学满1小时,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前期一定要养成,后期受益无穷。

机电专业实务我建议先听苏婷,她讲课轻松幽默善抓重点,很容易让你提起兴趣,无论学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之后建议听董美英或唐琼,二选一即可,时间充裕的话都听也行。市政专业没考没什么发言权,个人觉得李四德的课不错。至于三门公共课,我认为不需要什么技巧和方法,主要多刷题就行,毕竟都是选择题,题海战术很适用,随便听哪个老师都行,没影响。

无论哪门科目,我都建议用一些口诀记忆,自己总结的最好,老师总结的也行,这个必须要做笔记的,可以省去大量的背诵时间,而且不容易出错。

三、考研如何备考

既然打算考研,首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哪怕你大学里一天课都没上过,也完全不影响考研,考试内容跟大学知识没有关系,主要考察你的学习能力和初高中基础知识。

作为工作党,考研多数会选难度不高的管理类联考,比如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等,这些考试内容完全一样,只考管综和英语两门,而管综包括数学、逻辑和语文写作三个部分。

我大概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考研科目,某宝买的视频课约500大洋,每天学1-5小时不等,一些数学和逻辑的常用公式要做好笔记,内容不多,但含金量高,最好能熟烂于心,语文和英语的作文几乎可以不用管,最后一个月找几个模板背下来就行了,花点时间练习几篇,几乎都是套模板的。某一科目很差没关系,把自己拿手的考好就行,不要因小失大,比如我英语很菜,考了59在班里倒数第二,复试英语又是倒数第一,但总成绩却在中游。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管综考试时间虽然3小时,但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做不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先做了数学和写作,最后逻辑大概有8道题全蒙了A(因为其他题选A的很少)。日常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尤其是逻辑题,很多题目看起来都不难,但是如果花的时间太多,那也等于不会。

另外提一下,考研俨然已变成一种趋势,人数每年在猛增,费用也逐年上涨,想上车要抓紧了,宜早不宜晚。今年MEM的国家线很诡异,34所自划线学校比如清华、北大或上海交大这些名校,复试线也大多直接按国家线的189,而往年都会在国家线上加十几或几十分,所以想报考MEM的不要被今年国家线吓到了。

码字不易,觉得有帮助的可以关注支持一下,以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