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2019年12月5日下午1点,著名表演艺术家、浙江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杨洪武突发心梗离世,年仅63岁当日噩耗传来,一声平地巨雷,炸得浙江话剧团的老同事们抑制不住地震惊,分外沉痛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杨洪武逝世原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杨洪武逝世原因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2019年12月5日下午1点,著名表演艺术家、浙江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杨洪武突发心梗离世,年仅63岁。当日噩耗传来,一声平地巨雷,炸得浙江话剧团的老同事们抑制不住地震惊,分外沉痛。
“以为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太年轻了,太突然了,上个月还见过面。”
一位老同志陷入悲怆难以自拔,到凌晨3点仍泪流不止;也有一直接受不了现实的同志,转天才缓过劲,痛哭了整整一上午。
杨洪武老师的离去,对于整个文艺界以及广大观众们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据悉,12月9日10点10分,将在杭州殡仪馆7号厅举行杨洪武老师遗体告别仪式。
杨洪武是大家都喜欢的老戏骨。
“他身材又高又壮颇为魁梧,声音很洪亮,抽着烟,就在走廊里潇洒地给我指点迷津。”这是浙江理工大学一位学生初见杨洪武老师的印象。
但在更多人眼中,对杨老师的初见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舞台或荧屏形象中,一张硬朗霸气的脸庞,却能自由转换角色诠释,轻松自如地游走在正反两派的形象气质之间。
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大家都喜欢的资深艺术家和老戏骨。
杨洪武,本名杨红武,出生于1957年2月19日,原籍山西屯留,生于北京,长于杭州。1976年从杭州前进中学毕业后,曾在下城区体校代课,1978年8月进入浙江大学校办工厂工作,1987年2月至1989年6月人事关系调到浙江省幻灯制片厂,1989年6月正式进入浙江话剧团担任演员工作,直到2010年5月因浙话改制而提前退休。
杨洪武非科班出身,但一直热爱表演事业,在浙江大学校办工厂工作期间就开始涉足话剧、影视。此后40多年始终活跃于戏剧、影视领域,广泛囊括话剧、儿童剧、课本剧、电影、电视剧、译制片等一百多部,凭借娴熟演技成功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经典如话剧《日蚀》中的左轮,《希望号欢迎你》中的教官艾瑞春,《丰碑》中的团长方星华,《梦断彼岸》中的刘志航,《第十一块浮雕》中的赵辉,《寻找男子汉》中的周强,课本剧《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等,多次获得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的裴炎,《隋唐英雄》中的李密、秦琼、狄仁杰,《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庞涓,《大宋少年志》中的赵王爷,赢得了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除了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话剧研究会会员,浙江省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杨洪武还是浙江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追溯起与浙江话剧团的渊源,还得从1985年说起。此前,杨洪武被借调至杭州话剧团,到1985年1月,又被借调进浙江话剧团。那会浙话正排演一部改编于“愚公移山”的话剧《山祭》,宋迎秋演女主角海姑娘,杨洪武就演愚公的小儿子,并“完满地雕塑了愚公小儿子这么一个有血有肉、会思考、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形象。”(《愚公和他的子孙们——话剧<山祭>的哲理思考》)
《山祭》巡演进校园激起强烈反响,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正是以《山祭》《屋外有热流》为代表的一批作品,推起了戏剧发展的波涌,并出现刘锦云《狗儿爷涅槃》这样穿透历史时空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力作。
这是杨洪武在浙江话剧团的第一部戏,此后浙话所有话剧他几乎一部不落地参演了,直至退休。这也是杨洪武和宋迎秋合作的第一部戏,此后他们陆续共同演出《我和你轻轻吻别》《丰碑》《比如女人》等一系列话剧,一步步磨练成著名表演艺术家。
人前的成就,都是人后的努力积累出来的。
杨洪武老师一家都从事演艺事业。太太朱静瑛是杭州话剧团的资深演员,获得过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表演奖。儿子杨晋自小在话剧团看着父母排演戏剧长大,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也走上了演艺之路。
“没有很具体地在教,但他在做,我就在看。”在父亲身体力行的教导下,杨晋凭科幻短片《理想家园》(魏波执导)男主Joe一角,荣获了2019悉尼(澳洲)科幻电影节短片最佳男演员。
杨晋坦言,他们平时的父子相处中,有着和千万家庭一样的正常温情,比如饭桌上聊天,会讨论时下播出的电视剧。而当因看待事物视角不同而产生矛盾时,父子俩的“严格”劲儿上来,这时候谁也不让谁,除非主动向父亲“道歉”,否则他会有点小傲娇,像孩童一样选择不理人。“其实就是老顽童心态。当我一直坚持,他也会改变想法,支持我。所以,他心里一直很宠我。”
但本质上,杨洪武老师是一个严格的人,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对于认真的演剧人来说,演戏之前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储备。因为只有时刻准备着,等机遇来临才能奋力一搏。对于杨洪武老师来说,因为热爱表演,所以一直在准备。虽然辛苦,也觉得应当,并为之坚持。
就像合作多年、同样热衷戏剧事业的宋迎秋老师所认可的,“阿武有着真正戏剧人的突出特质——爱戏,纯粹地爱戏。”即使那个年代电视兴起,话剧逐渐走下坡路,杨洪武老师仍坚持在剧团演戏;即使已经退休,他也想着趁还算年轻,要在表演这个领域多做一些事情。“担当过那么多角色,尤其是那么多任务很重的角色,我觉得除了他的个人魅力之外,还有要归于他的专业能力,他对专业的这种态度。他没有虚的东西,是确确实实将对戏剧的热爱落到细节,包括身材的控制,基本功的训练,还有平时的修养。”
储备需要严格的自我管理。作为一名专业演员,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杨洪武老师也时刻保持着高度自律,除了每天早上寒暑不断的练声、跑步,还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深入关注各类讯息时事,不时听取讲座,且通过聊天交流知识与信息。因此,在大家的评价中,杨洪武老师是个博学的人。
在杨洪武老师家中,书房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如若将表演视为一种信仰,那么书房就是他朝圣前的能量储备室。杨晋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一般会提早要上剧本,不光熟读剧本,还要背下来,然后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反复练,反复演。对于杨老师来说,书房自成他独处的一片神圣天地,供他自由释放对表演的热情。
杨洪武老师不仅向内刻苦钻研,时刻准备,还向外即同事、同行汲取优点,不断地丰富自己。一次活动中,他与北京人艺的一位演员住同个房间。这位演员有个很喜欢的角色,所以他一直在为这个角色做准备,有空时就阅读很多相关资料,出差时也随身携带。看到演员床头摆着一摞一摞的书,杨洪武老师当时受到特别深的触动,“只有时刻准备着,才不至于等到机遇来临,因为不能胜任而放弃。”
也只有时刻准备着,杨洪武老师才能胜任各种角色,即使有些是小小角色,也很有光彩,也乐此不疲。
杨洪武老师热爱戏剧,也热爱浙江话剧团,只要团里工作需要,他必定以剧团的工作为先,尽管不是儿童剧演员,他也曾顶替角色紧急救场,在《奥芝国历险记》中饰演铁皮人。退休后又因剧团需要,杨洪武老师毅然回来继续演戏。这次,他又和宋迎秋老师一起搭戏,同时还有浙江话剧团的青年演员们。
“两个人一起排戏那么多年,互相切磋、研究,从没在合作上产生过分歧,非常愉快。”谈及往事,宋迎秋老师眼含泪光,“阿武不世故、不计较,为人坦率,敢于直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对他人的关心,和团里老小都比较亲近。”在大家发生分歧争论不休的时候,他总是站出来调和。一句“干嘛呢?大家伙不都是为了吃演戏这一口饭吗?”至今让宋迎秋老师记忆犹新,“生活中、工作中碰到一些事,没啥大矛盾,我们就适可而止。
杨洪武老师除了对演戏有热情,对演戏事业的传承也很有热情。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对后辈的指导与关怀上。在剧组排练期间,杨洪武老师作为组里资深的老艺术家,以身作则,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过硬的业务能力暂且不说,每次排练完吃盒饭的时候,杨老师总是最后一个拿盒饭。如果排练场没地方坐,杨老师和丰明连老师就坐在外面楼梯上吃。”
为了让精力和体力保持在一种旺盛的状态,每次排演前,杨洪武老师总是早早候场,让自己安静下来,默默磨戏,准备完全进入情景。在排练场里认真钻研,在后台严肃对待演出的杨洪武老师,显然让吉京京受益匪浅,“他准备的角色最丰富,永远是第一个候场,永远静静磨戏。”在这样的状态下,杨洪武老师虽然外在很安静,但内心的戏剧热情却在澎湃不止。
杨洪武老师曾在片场偶遇团里的青年演员魏鹏,于是这股热情便奔涌出来了。对着这样一位有潜力的后辈,杨洪武老师滔滔不绝地分享了他对影视的看法,对镜头表演和舞台表演的看法,并加以鼓励:“好好干!选择了一个事业就坚持把他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浙江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书记李巧玲刚进浙江话剧团那会,正是《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热播的时候,杨洪武老师已经闻名全国。虽然是个“小粉丝”,但又怕这位“大明星”端着架子,总不敢上前去打招呼,却不想“大明星”主动过来,亲切地拍了拍“小粉丝”的肩膀,耐心询问近况如何。“出乎意料的亲和,非常平易近人、儒雅温和。人生不就一个情字?杨老师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今年8月,杨洪武老师担任全省大学生戏剧比赛评委,初赛整整138台戏,一连三天三夜,从上午9点到晚上10点,杨洪武老师认真观摩,做了详尽的记录,写了中肯的修改建议和评论。当时他是直接从横店赶回杭州的,车里装着一堆行李,脸盆碗筷一应俱全,属于常在剧组的状态。这个时候他本可在家安享晚年,却凭一腔热爱闯影视圈,想来有点心疼,却又由衷佩服。其实,车里还有一只他所钟爱的篮球。据说拍戏的间隙,杨洪武老师就喜欢找上一个神秘的地方,去打一场独属于他一个人的篮球,在艰苦的剧组生活中独享一份属于自己的乐趣。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敬兹念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