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的火山”、“鲨鱼周”和“红袜队主场”……

新的研究揭示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女性描述她们生理期时所使用的千奇百怪的术语。

日本女性称之为“红熊猫”,而法国人——不太善意地——会用短语“Les Anglais ont debarqué”来形容她们的生理期,直译过来就是“英国人登陆了”。

近日,一项由《国际妇女健康联盟》(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Health Coalitio)和女性健康应用程序“线索”所开展的研究,调查了来自190个不同国家的90000名女性,结果发现有5000多种形容生理期的方式。

女生为什么要记住自己的生理期(女生都会用哪些稀奇古怪的方式来描述生理期)(1)

英国人会采用很多种术语来描述生理期,有些词语很古怪,比如“弗洛姨妈来了”(是的,她们也叫“姨妈”,而弗洛则是玩了个文字游戏,暗指“flow”)、“画家在家”和“血玛丽”。

在英国流行的其他说法包括“斑点”、“撒旦的火山”和“女孩流感”。

在中欧和北欧国家,女性都流行使用当地水果的名字来描述她们的生理期,像德国女人就会使用“erdbeerwoche”这个词,字面意思就是“草莓周”,而瑞典人通常说“lingonveckan”(红豆周)。

当询问一个女人是否处于生理期时,挪威人会问“火山喷发了吗?”而乌克兰人则会称之为“狼周”。

在美国,也有多种多样形容生理期的叫法,比如“汤姆大叔”、“鬼子来了”、“心情不好”和“红袜队主场”。

谈起生理期时,加拿大女人可能会称它为 “拿破仑战争”,而澳洲人可能称之为“鲨鱼周”。

葡萄牙、丹麦、新加坡、伊朗和香港女性经常会使用以颜色为主题的短语,她们会用各自的母语说“我的番茄酱”。

还有一些常规性的短语,比如 “每个月那几天”(即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缩略语TOM)、“我每月的访客”、“红色诅咒”和“女性问题”等,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

也有一些没有注明具体国籍的女性想出了更具创意的术语,包括“红色瀑布”、“代号红色”、“红色恐慌”、“红色仙女”和“马戏团在镇上”。

据调查,近四分之三的英国女性表示,她们曾接触过描述生理期的俚语和术语。

调查还发现,85%的英国女性表示,与女同事讨论她们生理期时,她们觉得还很自在;但是与男性同事谈论时却不那么自在,只有32%的人表示她们会向男性提起她们生理期的事。

早前,布里斯托尔社会团体“和平共处”宣布,其正在引入一个“生理期政策”,让长期遭受生理期困扰的女性可以享有生理假,不需要上班。

这一新计划旨在让女性顺应“自然规律”,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该公司主管贝克斯・巴克斯特(Bex Baxter)现有31名员工,其中只有7名为男性员工,她说她想为 “女人的小麻烦”做点什么。

她谈到这一决策时说:“我管理许多女性员工已经很多年了,我看到过很多女员工因为生理期而痛苦不堪却还在工作。

“尽管如此,她们依然觉得自己不能请假回家,只因她们认为这并不是生病。

“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公司不管怎样,只要身体不舒服就应该回家休息。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想要制定一个政策,承认并允许女性放假来调节她们身体的自然周期,而不是以生病为由换来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