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种植技术一、栽培条件1、 营养桑黄是一种木腐菌,其营养以碳源和氮源为主,适碳氮比为 20:1,同时辅以少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 栽培中桑黄菌原料来源广泛,大多数阔叶树及桑枝、杜仲枝木屑、中药材植物提取废渣,加适量的麸皮即可作为培养料2、温度桑黄菌属于高温型药用菌,菌丝在 15~32℃的温度条件下均可生长,适生长温度为23~25℃;出菇温度在 15~35℃,适出菇温度为 25~28℃,温度低于 15℃、高于 35℃均不利于桑黄子实体生长温度过高,子实体容易感染霉菌,产量低或生长停止;温度低于15℃时,子实体形成缓慢或不产生原基 3、水分及湿度袋料栽培菌袋培养基含水量应为60%~65%,子实体生长期空间相对湿度应为 80%~90%4、光照桑黄菌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照,强光照会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的生长需散射光(三分阳七分阴,透光度30%~50%),适合的光照强度为300lx5、空气桑黄菌菌丝生长对空气无特殊要求,但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空间氧气不足不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和发育 6、酸碱度袋料栽培菌袋培养基pH在 5.5~6.5 为宜二、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季节自然条件下桑黄子实体发生在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陕南在每年 8~10 月为集中盛产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陕南地区的气候特点,要求当年 2 月中下旬制袋,3~4 月栽培菌袋养菌管理,5~10 月出菇2、栽培方式目前,国内桑黄栽培方式是室外阴棚木段埋畦栽培、阴棚袋料立式栽培和室内层架式栽培等其中室内层架式栽培相对栽培环境条件易控,空间利用率高,不易造成污染,推荐使用3、室内出菇架规格出菇架长 2.5m、宽 1m,搭 3~4 层,层间距 40cm,底层距地面15~20cm,每个出菇架每层纵向隔30cm加横担,后架上搭木板或电镀丝网,架子间留走道1.0~1.2m,操作方便,室内悬挂干湿温度计三、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桑黄栽培袋移入培养室内进行发菌,温度控制在 25℃恒温培养为好,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70%以下一般在 3~5d菌丝定植萌发,这段时间不要翻动,接种 7d后检查杂菌污染和菌丝生长状况发菌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降温、避光,防止室温过高而烧菌在 25℃条件下培养 60d左右,桑黄栽培菌袋即可发满发好的桑黄菌袋菌丝呈乳黄色至深黄色,局部始出现突起的黄褐色瘤状桑黄子实体原基四、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桑黄人工栽培是否成功关键的环节将发好的桑黄在菌袋原基形成部位和菌丝扭结处划V字口,栽培袋移至出菇室出菇架上,菌袋与菌袋间隔 10cm,立式摆放同时出菇室要创造适合桑黄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良好的环境条件室内温度要控制在 25℃,夏季可采用空调控温,但要调整好空调送风角度,不能直吹菌袋空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 85%~95%范围,原基分化阶段,出菇室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当幼菇形成后,需小幅度提升菇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为95% 这里要注意子实体发育各个阶段,湿度切勿频繁大幅度变化,否则极易造成桑黄菌袋出现霉菌污染保持湿度相对稳定的办法就是加强管理,随时观察空间湿度的变化,定时向空间喷射雾化水,同时向地面洒水保持湿润状态如有条件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进行补水 ,按出菇室面积配置合理数量的加湿器,加湿器装有湿度感应探头,可根据空间湿度变化及时补水但不管采用哪种保湿方法,切忌把雾化水直接喷射到子实体上出菇室氧气充足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每天早、晚通风原基分化阶段,出菇室早晚各通风10分钟;幼菇形成生长阶段4),需加大出菇室通风量,出菇室早晚通风时间均增加到 20分钟一般情况下,50天桑黄子实体即可发育完全进行采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桑黄种植用什么营养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桑黄种植用什么营养液(桑黄种植技术资料和营养液的使用方法)

桑黄种植用什么营养液

桑黄种植技术一、栽培条件1、 营养桑黄是一种木腐菌,其营养以碳源和氮源为主,适碳氮比为 20:1,同时辅以少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 。栽培中桑黄菌原料来源广泛,大多数阔叶树及桑枝、杜仲枝木屑、中药材植物提取废渣,加适量的麸皮即可作为培养料。2、温度桑黄菌属于高温型药用菌,菌丝在 15~32℃的温度条件下均可生长,适生长温度为23~25℃;出菇温度在 15~35℃,适出菇温度为 25~28℃,温度低于 15℃、高于 35℃均不利于桑黄子实体生长。温度过高,子实体容易感染霉菌,产量低或生长停止;温度低于15℃时,子实体形成缓慢或不产生原基 。3、水分及湿度袋料栽培菌袋培养基含水量应为60%~65%,子实体生长期空间相对湿度应为 80%~90%。4、光照桑黄菌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照,强光照会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的生长需散射光(三分阳七分阴,透光度30%~50%),适合的光照强度为300lx。5、空气桑黄菌菌丝生长对空气无特殊要求,但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空间氧气不足不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和发育 。6、酸碱度袋料栽培菌袋培养基pH在 5.5~6.5 为宜。二、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季节自然条件下桑黄子实体发生在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陕南在每年 8~10 月为集中盛产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陕南地区的气候特点,要求当年 2 月中下旬制袋,3~4 月栽培菌袋养菌管理,5~10 月出菇。2、栽培方式目前,国内桑黄栽培方式是室外阴棚木段埋畦栽培、阴棚袋料立式栽培和室内层架式栽培等。其中室内层架式栽培相对栽培环境条件易控,空间利用率高,不易造成污染,推荐使用。3、室内出菇架规格出菇架长 2.5m、宽 1m,搭 3~4 层,层间距 40cm,底层距地面15~20cm,每个出菇架每层纵向隔30cm加横担,后架上搭木板或电镀丝网,架子间留走道1.0~1.2m,操作方便,室内悬挂干湿温度计。三、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桑黄栽培袋移入培养室内进行发菌,温度控制在 25℃恒温培养为好,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70%以下。一般在 3~5d菌丝定植萌发,这段时间不要翻动,接种 7d后检查杂菌污染和菌丝生长状况。发菌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降温、避光,防止室温过高而烧菌。在 25℃条件下培养 60d左右,桑黄栽培菌袋即可发满。发好的桑黄菌袋菌丝呈乳黄色至深黄色,局部始出现突起的黄褐色瘤状桑黄子实体原基。四、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桑黄人工栽培是否成功关键的环节。将发好的桑黄在菌袋原基形成部位和菌丝扭结处划V字口,栽培袋移至出菇室出菇架上,菌袋与菌袋间隔 10cm,立式摆放。同时出菇室要创造适合桑黄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良好的环境条件。室内温度要控制在 25℃,夏季可采用空调控温,但要调整好空调送风角度,不能直吹菌袋。空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 85%~95%范围,原基分化阶段,出菇室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当幼菇形成后,需小幅度提升菇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为95% 。这里要注意子实体发育各个阶段,湿度切勿频繁大幅度变化,否则极易造成桑黄菌袋出现霉菌污染。保持湿度相对稳定的办法就是加强管理,随时观察空间湿度的变化,定时向空间喷射雾化水,同时向地面洒水保持湿润状态。如有条件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进行补水 ,按出菇室面积配置合理数量的加湿器,加湿器装有湿度感应探头,可根据空间湿度变化及时补水。但不管采用哪种保湿方法,切忌把雾化水直接喷射到子实体上。出菇室氧气充足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每天早、晚通风。原基分化阶段,出菇室早晚各通风10分钟;幼菇形成生长阶段4),需加大出菇室通风量,出菇室早晚通风时间均增加到 20分钟。一般情况下,50天桑黄子实体即可发育完全进行采收。

五、营养液使用方法水培:将产品按照稀释30倍的比例加入泡沫箱水中(例:如泡沫箱中水有3斤,也就是1500毫升水,稀释30倍就是加入50毫升产品,以此类推,或直接按比例稀释兑好之后直接将泡沫箱中水全部换掉)土培:将产品按照稀释15-20倍的比例加入水中,然后喷洒土壤,不可直接喷在桑黄上,桑黄出黄后不宜直接喷水,会出黑点导致品质降低,或者按照比例加入加湿器中使用。具体操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联系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