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有一条赚钱定律“七亏二平一赚”相对准确地描述了资本市场的残酷,但每个新入场的投资者几乎都认为自己将成为那些10%的幸运者。

正如“乌比冈湖效应”描写的一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比别人聪明,是不是像小学我们学习的成语“掩耳盗铃”里描写的那个人一样愚蠢。

但这种愚蠢或者说自以为是却在资本市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因为人性使然这也是资本市场在部分时候会失效的原因,这也是超级投资者能存在的原因。

超级投资者从资本市场诞生起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虽然我们能说出若干大名,比如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巴菲特、查理芒格、瑞达利欧、约翰伯格、戴维斯家族、霍华德马克斯、约翰邓普顿、约翰涅夫、彼得林奇、大卫史文森、马尔基尔、埃利斯等等。

成功投资者应具备的个性特征(超级投资者具备的素质)(1)

当然还有许多知名的超级投资者,但上述这些是本人拜读过其著作并在投资中有所实践予以认可的,如果从时间和数量的维度去看就会发现成为超级投资者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这里首先要承认一点就是“人分贵贱而不是众生平等”,请要开骂的人傻瓜们注意这里的贵贱之分不是芸芸众生的升斗小民所追求的身份地位、名誉权势、财富资源。

而是品行、修养、心性、认知能力的差异,当然因为系统中非对称性风险的存在,许多随机漫步的傻瓜获得了财富、地位和权势,但这也仅仅说明了非对称性的危害。

就如同一个因天降大雨而游到高位的鸭子从来不会认为这是系统性的力量,它一定会认为是因为自己高超的能力所致,如果感兴趣的读者可阅读塔勒布的《非对称风险》。

成功投资者应具备的个性特征(超级投资者具备的素质)(2)

那么从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中脱颖而出的超级投资者会不会也是无知的鸭子呢?根据其投资记录,尤其是长期的穿越牛熊的记录而言可能性几乎为零。

语言行为可以造假但记录和成绩是无法造假的,尤其是从长时间的维度并用年化收益率这个几何平均收益率来衡量,这里不但体现出集合概率更考虑了个人的时间概率。

同时投资还具有时间属性,其无法在当期对其决策进行预判,因此只能对其决策本身是否正确进行评价m而通过这些评价我们会发现这些超级投资者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素质。

虽然因为其时代不同、性格迥然相异,其在投资的标的和品类,投资的策略和方法上大不相同,但如果抛开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一些固有素质则是相同的。

成功投资者应具备的个性特征(超级投资者具备的素质)(3)

第一是品德,大部分人认为投资是一个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世界,能活下去无论是否道德都可以去做,其实追求金钱没错但用错误地方式去追求就是错,记住“君子爱钱财取之有道”。

第二是热情,热情更多是好奇心带来的求知欲,而不是因为金钱驱动下的逐利行为,而金钱只是在满足好奇心后带来的一种附带奖励而已。

第三是勤奋,勤奋会推动人们不断地接受、分析、判断有关信息,不断地进入新的领域,探索新的对象,乐此不疲地将这种枯燥的脑力劳动变成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

第四是智慧,信息数据的阅读和理解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分析这些信息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原则,并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它们而什么时候不运用它们。

第五是勇气,即使作出了正确预测也不会保证你一定取得成功,因为市场非理性往往足够长、足够强,必须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眼光和心胸。

第六是技能,这里更多是一些交易的技巧,比如长期持有、追求安全边际、追求买入价格和成本的最低等,虽然值得重视但如果做到其他五点则水到渠成。

成功投资者应具备的个性特征(超级投资者具备的素质)(4)

当然投资中具备这些素质的人可以说非常少,这些素质不是学历、智商、经验这些后天努力可以弥补的,有些是先天性格上所决定的因此不可强求。

同时投资并不一定是一个非要胜利才能获利的事情,跟随市场追求市场平均收益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对策,想要战胜市场很难但想要和它打平很容易。

用芒格的话来做一个总结“当你打了45分钟的牌还不知道谁是最大的傻瓜,那么你就是这里最大的傻瓜”,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对比这些素质真实地回答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如果具备那么恭喜你拥有成为超级投资者的潜力,但也仅仅是潜力想要真正实现还需要好的外部环境。

如果不具备那么也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你就已经不是资本市场中最大的傻瓜了,我是小贺,期待为你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