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裴晓锋

中国古代诗人的诗作中都蕴含着最淳朴的自然法则。梅、兰、竹、菊、松、柏、莲等自有品格的植物,便闯入不同品质诗人的眼中,大放异彩。

而诗人自古多以雅士自居,雅就要雅到极致。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1)

"独爱菊"的陶渊明便是爱菊的象征,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后人奉为圭臬,被后人冠之为:菊花花神。而菊花被人们称为"花中隐士"。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2)

菊文化中的菊花之"美"

从古至今,文人雅士都特别钟爱咏菊、画菊。

或娇艳,或冷峻,或野逸,或清高,寄寓着文人雅士不慕名利、独具风骨的人格理想。

雅士咏菊,始于屈原,到陶渊明、钟会,一直都受历代文人追爱。

文人画菊,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唐宋时期重写实,明清时期重写意。

在唐宋之前,我国已有源远流长的种菊、赏菊、咏菊的传统,形成了独有的菊文化。

01 菊花之美的雏形

菊,在古文献里作"蘜""鞠"。

《礼记·月令》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尔雅·释草》曰:"蘜,治蘠也。"晋郭璞注:"今之秋华菊。"宋陆佃《埤雅》云:"菊,本作蘜,从鞠。蘜,穷也。"

最早赋予菊花之美含义的是屈原,不仅最早以菊入诗,写菊花可以食用,还以菊花寄托理想。表明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与朝中奸侫同流合污的节操。

《楚辞》:"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陶渊明诗丰富了菊花的文化,菊花的特别之处是在众花凋谢后,独自在寒霜中开放,这种傲霜精神,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

陶渊明《和郭主簿》诗:"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从此,菊花有了"霜下杰"的美名。被后世定位为"花中隐逸者",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

02 菊花的"五德"之美

《菊花赋》:"故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钟会从菊花的形状、颜色、花期、气候、利养生等方面赋予菊花五种美德。

"圆花高悬,准天极也"是君临天下的气势。

黄巢、朱元璋都用此意抒发过王者之志。

黄巢《题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元璋的咏菊诗霸气丝毫不亚于黄巢: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骇煞。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是黄菊花为菊中之尊。

黄色是土的代表色,也是帝王之色,又兼具"中和"之美。

所以无论菊花的花形和花色,都具有王者风范。

"早植晚登"是菊花有"君子之德"。

菊花与其他花一起种植,百花凋谢之后才开放,不与百花争艳,义让群芳。

"冒霜吐颖"是菊花迎寒霜而绽放的"劲直"品性。

"神仙食也"是菊花可延年益寿。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3)

从战国至汉魏,一直有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的习俗。

屈原《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西京杂记》载:"汉武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所由。"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也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陶渊明明白"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03 文人画家笔下的菊花之美

唐宋时期擅长画菊花的名家有黄荃、赵昌、徐熙、滕昌佑、朱绍宗等。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4)

宋末元初的郑思肖,以擅长画兰花闻名,但他自号"菊山后人",这是缘于他的父亲号"菊山"。

郑思肖虽然没有菊画传世,但他题画的菊诗却将菊花的傲霜精神表现到极致。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元代以后,文人画家多用写意技法取代唐宋时期的工笔技法画菊,"笔不周而意周",着重表现的是菊花的文化内涵。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5)

工笔技法的菊花

明代徐渭,擅长大写意画菊,画面的干湿浓淡变化出神入化,把菊花的冷峻和野逸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6)

明末清初的恽寿平画菊兼工带写,开创了"色晕水染"法,淡雅中见绚丽,精致中见自然。

清代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等更善用笔用墨,以墨勾勒,或点或染,画面的神韵颇为清高。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7)

近代画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也有许多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使菊花傲霜凌寒之气跃然纸上。

至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更几乎是所有钟爱菊花的文人雅士避不开的题材。

纵观菊花之美,既有儒家所崇尚的君子之德,又有道家所推崇的隐逸之风,还有普通人所追求的健康长寿。

在文人画家笔下,菊花不仅仅是自然之花,更是君子之花、隐逸之花、长寿之花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8)

出仕与隐世隐藏着"独爱菊"的陶渊明无限的壮怀与雄心,也隐藏着无尽的不舍与遗憾

菊花作为"花之隐逸者",与陶渊明交相辉映。

陶渊明是"性本爱丘山"的山野村夫,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气书生,他在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年少时热爱自然的陶渊明"不争"的恬然自适;"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是心怀济世之志的陶渊明"争"的豪情壮志

29岁的陶渊明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能忍受官职的拘束,辞官回乡。州府又召他做主簿,他不接受,两次半途而废。

此时的陶渊明虽然心有不甘,无奈选择了过田园生活,靠耕种自给自足,这是他的"不争";却又因劳累病倒,让妻儿都挨饿,让他不得不"争"。

退隐田园多少有点不舍,但不与百花争春的境界,陶渊明傲然不群、不从流俗。

陶渊明的名士之名,终究是受当朝权贵青睐的,再次拾起年轻时的青云之志,陶渊明又走上了仕途。此时的陶渊明多少是有无限的壮怀与雄心的,想要为国家做点事。

权臣桓玄和刘裕代晋的野心渐渐暴露,争权夺利拉帮结派的斗争此起彼伏,陶渊明彻底感受到了官场的污浊与黑暗。

如果说之前的出仕是因为陶渊明县官职太小的话,这一次陶渊明是有升迁的契机的,可家国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守,让他无反顾地选择了再一次离开。

象征性地当了八十天彭泽令,留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和一首《归去来》,作为他出仕的终结和隐世的开始,从此终生不仕。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9)

再次归隐田园,陶渊明真的实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理想,"我醉欲眠,卿可去"是他的纯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田园生活。

苏轼《题陶渊明饮酒诗后》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菊花成了陶渊明的最爱,种菊、咏菊是他精神上的代表和寄托。不仅体现着他的"不争",其实也暗喻着他内心深处的"争"。

满腹经纶的陶渊明,难道真的甘心当一个隐士吗?

答案是:不。

陶渊明曾踏入仕途,也曾想报效祖国,匡扶天下,有他无限的壮志与雄心。

只是,彼时的官场是个污秽之地,清高自洁的陶渊明选择离开,但离开的背影中有他无尽的不舍与遗憾。

菊花里不仅有陶渊明的隐世情怀,也有那怒而不显的君子风范。

在陶渊明的菊花中,藏着壮怀,藏着不舍,藏着雄心,藏着遗憾,更藏着一切。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10)

陶渊明出仕与隐世背后的成因

出仕的壮志,隐世的高洁,都是隐士情怀。

出仕与隐世,是两种人生最求。有人说这是矛盾的,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其背后都是陶渊明的情怀,出仕是家国情怀,隐世是人生情怀。

陶渊明真的不愿意出仕入世吗?并非如此。

他说"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时候岂不是正身在官场?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理解陶渊明这样的名仕对于出仕和隐世的选择呢?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11)

01 才学抱负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

以才学品行而言,陶渊明绝不是山村野夫。

才学鞭策着陶渊明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官场的黑暗,让他对朝廷失去信心,官员们之间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让他身心俱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宁可选择隐居也不入朝为官,但并非在本质上就讨厌入朝为官。   

儒家学说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入仕。重要途径就是:入朝为官。

提倡文人学子通过才学为社会创造利益;通过权利去造福百姓。

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陶渊明对于入朝为官这件事本身是不会反对的。

但是陶渊明本命的清高,让他对朝廷的政治氛围有着极高的苛求。

也就是说,在政治清正廉明的时候,心甘情愿的入朝为官,但是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又会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

出仕是理想,但在抱负和政治之间的矛盾,让本心不许自己与世俗同流合污,隐世就成为一种必然

02 生存的影响

陶渊明的出仕受生存的影响极大。

魏晋时期的官场浮华而黑暗,陶渊明对这样的黑暗是不屑一顾的,很多时候宁愿面对着五柳写诗作赋,也不愿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当中费尽心思地寻找出路。

但是生存问题是困扰陶渊明的一大主要问题,所以很多时候,陶渊明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面前,不得不选择进入官场。

一而再地出仕隐世就是他面对生存不得不做的妥协,也曾经去适应官场的尔虞我诈,但作为文人雅士本命里的清高却不允许他向世俗低头。

早期在反反复复的出仕隐世中纠结,或囿于报国无门,或囿于生活清贫,除了其洁身自豪的品格,生存问题无疑是最大的困扰。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12)

结语

菊花还在,陶渊明靠着南窗,赏菊寄情怀。

他"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也"鸟倦而知还"。

"草盛豆苗稀",他仍"带月荷锄归。"

"世与我而相违",他也"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皆以菊言志。

也许正是仕途的不如意,他的视线转向学问,中国文学史多了一颗耀眼的星辰,也照亮了我们的归去来兮路。

陶渊明哪些是描写菊花的(田园诗里的菊花)(13)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