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了趟昆山,走访了苏州的几个建材商场以及当地知名的做工程代理为主的朋友,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瓷片的彻底出局,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房子是自去年底开始装修,因为是学区房缘故,原本计划是要在四五月份就要装修完毕的,然后晾上几个月,正好在九月份赶过去上学。然而因为疫情的缘故,完工进度比预期拖了近三个月,直到这个月才进行家电、洁具、家具等项目进场。

品牌瓷砖便宜质量好吗(大品牌瓷砖质量也不可靠)(1)

之前说过这个房子仅使用了有限的瓷砖,主要用在卫生间和厨房以及阳台这三个场合,客厅用的是实木地板。瓷砖用的是华东某台资品牌,为避嫌就不提品牌名字了。我选了800×800mm和300×600mm两个规格共三款产品,其中800×800mm的是两款大理石产品,分别切成400×800mm用于卫生间墙面,切成400×400mm用于卫生间地面和阳台地面,厨房和水吧台地面用的是800×800mm整片,这两款皆是非通体的全抛釉,品质和效果也是没得说。

我踩到的坑,恰是出在另一个规格300×600mm瓷片上,瓷片也是我比较推崇的内墙砖首选品类,我把它用在了厨房的墙面以及阳台的墙面。上次回去我也有看到这款300×600mm产品铺贴完工的效果,当时觉得还不错。

这次因为装修完毕深度保洁过后,所以再看到这个砖时,我彻底的傻眼了:每一片砖都有两位数以上的釉面缺陷,包括沙眼、针孔、干洞、黑点等等我能叫出名的所有术语,这些缺陷完美的集中在每一片瓷砖的表面,这是第一个坑。

品牌瓷砖便宜质量好吗(大品牌瓷砖质量也不可靠)(2)

另外在部分墙面,尤其靠近电梯房的三面墙体,每一片砖都在同样位置出现三道交合或单道闪电状的龟裂纹,这是第二个坑。

发现这些问题后,我的第一判断就是这个产品是等外品。虽然这个砖出自我的前东家,但我也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仰和情愫,并且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花钱购买的产品。思来想去我还是无法忍受这件事情,于是当即就打了几通电话过去给我的前同事,他们分别负责技术、研发、品保和销售。

品牌瓷砖便宜质量好吗(大品牌瓷砖质量也不可靠)(3)

第一个电话,我打给了生产这个砖的基地技术部负责人。电话里我反映了我看到的产品问题,听完了我的描述以后,他断定我可能是买到了一级品或者经销商私自贴牌的产品。

第二个电话,我打到了卖砖给我的经销商,一位很有资历的行业老江湖。电话里我单刀直入的问他,是不是卖了一级品给我?他说绝无可能,他可以调售发货清单给我看,也可以让我去问品保和研发。是不是私自贴牌的,我没有问他,因为最后有了答案。

第三个电话,我打给了生产基地的品保部负责人。他像个老中医一样问了我很多情况,嗯嗯哈哈,顾左右而言他,最后也没回答出个所以然。至此,我依然不肯罢休,决定打第四个电话。

第四个电话,这个电话打给了该品牌的产品研发负责人。刚巧晚上我们要一起去参加一个饭局,他说过来看看我房子的装修效果,我说你正好顺便来看看瓷砖问题。来了现场看到砖以后,我感觉场面就有些尴尬了…至此,经过这么多位“专家会诊”以后,可以确定的是我买的不是假货,也不是一级品或等外品。

釉面缺陷的问题肯定是工厂的问题,这么明显有缺陷的产品居然一路畅行无阻最终以优级品出售?而且卖的绝对是行业天价!技术、研发、生产、品保甚至销售部门显然难辞其咎。那么龟裂的问题,到底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墙体或是施工不当的问题呢?我看至少也是一半一半。关于这个问题小弟才疏学浅,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专家能够指点迷津,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件事情几乎打破了我对陶质砖的信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始终认为在厨房或卫生间这些家庭场合,尤其是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墙面使用瓷片更能出效果,尤其是小规格,不仅没有功能缺失或过剩的问题,还有分割空间以及相对更自然的装饰效果。但是刚才说到的釉面缺陷、空鼓、崩边、龟裂等也的确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还有下一次装修的机会,我肯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仔细考虑一下还要不要用瓷片了。

第二件事情,800×800mm势弱,600×1200mm和750×1500mm要火。

品牌瓷砖便宜质量好吗(大品牌瓷砖质量也不可靠)(4)

有人说,你自己家装修都没用到这两个规格。我的确是没有用这两个产品,原因正应了那句俗语——卖盐的老婆喝淡汤。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小时候听大人们讲的,意思是卖盐的家里吃不起盐,自己老婆喝汤都舍不得放一点。现在看来未必是卖盐的老婆吃不起盐,也可能是吃多吃腻了,喝汤只想喝的清淡点。我自己装修不愿意用瓷砖,正是因为对瓷砖审美疲劳,总觉得基本功能够用就行,什么花色工艺质感的早已麻木了,性价比放在第一位。

品牌瓷砖便宜质量好吗(大品牌瓷砖质量也不可靠)(5)

另外,整天跟瓷砖打交道,不希望回到家中还跟是在公司展厅一样,到处全都是瓷砖。不过这次回去跟几个卖砖的朋友聊天,他们都很看好600×1200mm和750×1500mm这两个规格,普遍都反映800×800mm的瓷砖销量在逐步的下滑尤其是在零售的部分,而600×1200mm、750×1500mm的规格销量正在逐渐上涨,他们都有计划加大这两个规格的库存量。 750×1500mm规格受欢迎,因为既可贴地又可上墙或做背景,既属于消费者认知的大板范畴又相对900×1800mm甚至1200×2400mm最适合于家装,尤其提货、搬运、上楼、施工等成本跟800×800mm没有两样。600×1200mm规格自不必说,无论是在客厅的地面还是卫生间、厨房的墙地面,更为适中的尺寸和比例,更加丰富的产品工艺和应用效果,是替代800×800mm以及替代瓷片上墙的不二产品。另外做工程代理的朋友说瓷片在工装渠道现在也很难推了,主要因为瓷片太过脆弱太过廉价,现在工装渠道主推的也都是大理石类产品以及厚砖、薄板等新型材料。

这回,我算是深刻的体验了一把瓷片没落的道理!

作者|石荣波

协进企业市场总监、资深陶瓷产品人

原标题:《讲个笑话,我被瓷片给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