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核心提示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教育理念火出了圈。

无独有偶。在深圳宝安,在办学仅3年的清平实验学校,一直践行的“人文与责任”校本课程特色关键词与“诗意地生长”的课程理念,与其出奇一致!

为这样的有活力的学校点赞(厚植人文与责任)(1)

拓展课程之书法教学。

为这样的有活力的学校点赞(厚植人文与责任)(2)

校本课程之慈爱学堂。

为这样的有活力的学校点赞(厚植人文与责任)(3)

为培养有德、有才、有胆、有为、有爱、有趣的学生,该校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对应国家五育并举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开发一系列项目研究和活动体验型校本拓展课程,为每个学生打造专属的100分,尽情绽放生命精彩。

课程体系 汇融并蓄,五育并举

清平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2018年9月开始借址新桥小学招生办学。新校区于2019年8月启用,设计办学规模为72个班(小学48个、初中24个),今年秋季新学期将有小学1-4年级和初中7、8年级,共34个班。

短短3年时间,该校先后荣获宝安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年度家校共育典范学校”“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文明校园”等称号。今年,又被评为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清平实验学校取得瞩目成就,与它一直坚持、倡导的教学理念,以及由此建立的课程体系息息相关。

“中小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和学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理应保持人性精神层面的丰盈与纯真,实现诗意生长。”校长苏元庆昨日接受采访时介绍,“针对当下孩子比较突出的‘空心症’、‘妈宝症’,并对照教育部颁布的六大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两大素养,学校秉承‘汇融并蓄 择善求真’办学理念,开出两道药方——‘人文教育 责任教育’,全面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基于此,该校精心设定“生命的三感六维”课程目标。其中,“三感”即追求学生的质感、动感和美感,分别对应“六维”中的有德、有才,有胆、有为,有爱、有趣,且与“人文与责任”呼应,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详见下表)。

目前,清平实验学校已成功建立“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 个性课程”的课程结构,并分别对应学科传授型、项目研究型、活动体验型等3种主要课程类型,既相互交融,又各有侧重。

其中,学科传授型课程侧重于传承间接经验,在学中做;项目研究型课程侧重于通过项目式、问题式、研究式学习,生成直接经验,在做中学;活动体验型课程,主要通过音体美等个性课程,丰富学生的生命成长体验。

校本课程 自主学习,激活潜能

全班同学按照蚕宝宝生命周期分成8个组,每小组成员需搜集资料制作养蚕知识手抄报,过关的小组才能获得养蚕资格证书,继而亲手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详细观察并记录其进食、休眠、脱皮、羽化、繁殖等过程。

这样还没完,小组之间需要PK才能进入决赛,面向全班汇报各自学习成果。其中,有的小组在介绍幼虫蜕皮、休眠、吐丝结茧等现象时,配上诗朗诵和模仿蚕宝宝吐丝……决赛获胜者,获颁“养蚕小博士”荣誉称号。

上面这有趣一幕,只是清平实验学校创新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激活潜能的缩影。如今,这种项目研究型校本课程,已广泛运用于生物、地理、科学、语文等学科,成为该校一大课程特色。

此类校本课程,也都是该校在完成国家、地方设置必修课程之外,根据学校文化理念、地方历史和生源特点,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后设立的。具体工作中,学校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遴选并推出相应主题,比如面向三年级学生的“养蚕小博士”、面向七年级学生的“清平古墟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竞投”校本研究课程。

以上课程的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师也引导学生不唯书本知识,而是跳出教材走出课堂,通过调查、采访、汇编、展演,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验、探究反思、总结提高,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并高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表达、设计、动手等多项能力。

《论语》,也成该校特色校本课程。其不同于课本上的片段化学习,而是整体性思想体系的学习,同学们通过老师讲解、参与知识竞赛和戏剧展演等多种形式,领悟中华民族先贤的智慧,学习做人准则。基于此创作的作品《圣人之思 光耀千年》,2020年11月荣揽宝安区校园短剧大赛特等奖。

该校还坚持举办“校园四节”,即每学年上学期人文读书节、文化体育节,下学期科技艺术节、诗歌戏剧节,每个节一年一个主题,循序渐进,展示学生特长,挖掘学生天赋,树立学生自信。

拓展课程 走班授课,因材施教

今年3月,清平实验学校成为宝安区首批国际象棋特色学校。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席、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出席揭牌仪式时表示,该校将国际象棋作为拓展课程,不仅契合学校办学理念,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会优雅生活,享受美和感受美。

在拓展课程开发方面,该校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承认个性差异,平常心对待每个学生,通过各种拓展活动去发现学生的天赋,助力每个学生打造不同的100分,实现自信学习、快乐生活。

为此,该校开设了36门拓展课程,涵盖语言、体育、艺术等方面,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还开设了旨在培养特长的10门个性课程,其中包括诗歌、戏剧、生命教育、劳动、思想史,以及国际象棋、足球、围棋、国学和健美操。

拓展课程,均面向在校所有学生,采用走班制授课模式,分年级进行,学生自主进入相对应教室上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下午,其中每周二为一年级,周三为二年级,周四为三年级,周五为七年级,授课时长为40分钟。

上学年开设的拓展课程中,艺术类便包括西方油画艺术启蒙、绘本阅读与绘画、创意线描、儿童英文戏剧表演、古筝、小提琴、书法、油画,还涉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龙和醒狮。

拓展课程让教育回归本真,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宝安区第六届中小学校艺术节班级合唱、舞蹈专场展演中,该校学生合唱曲目《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和《春晓》,荣获小学组一等奖;戏剧队《狮子王》荣获2020年宝安区第七届云端艺术展演小学乙组一等奖第一名;舞蹈队《排排坐吃果果》参与了2020年全国影视广东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因课程建设成果突出,今年5月,清平实验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范大学与宝安区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实验学校,全区仅10所。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郭海旗 文/图)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