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唱起丰收号子,打响丰收鼓乐。9月23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一块块“国”字号金字招牌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这里的与众不同。田野里,劳动能手正忙碌着采挖、搬运、分拣香荷芋;小南湖边,随着20多位村民弓弦划一,小提琴和声整齐,流畅而跃动;泰兴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里,200多名学生正在进行军训……

扬州乡镇乡村振兴经验(我省首次将省级主场活动设在苏中地区)(1)

当天,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正在这里举行。“这是我省首次将省级主场活动设在苏中地区。”祁巷村党委书记丁雪其欣喜地告诉记者,产业兴村,是祁巷村最显著的发展路径。10多年前,这个地处黄桥老区的经济薄弱村负债280多万元,贫困人口多、矛盾纠纷多。如今的祁巷,农旅融合美了乡村,富了百姓,趟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强村富民发展之路,“世界小姐大赛”办到村头,“中国规模最大野钓赛”引来全国各地垂钓爱好者,是泰兴乃至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缩影和代表。祁巷村党委第一书记丁晓晴说,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的好政策,让农民种粮有钱赚,生活更富足,日子越过越好。最近10年,祁巷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三倍。今后,该村将继续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争取5年内将村主要经济经济指标再翻一番、实现“同心共富”。

扬州乡镇乡村振兴经验(我省首次将省级主场活动设在苏中地区)(2)

记者了解到,泰兴市连续三年在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今年更是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三农’发展全省样板先行区”两个目标,积极争创农业产业提质、农村环境提升、农民增收提速三个方面样板,在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农村居住新形态、开拓共同富裕新路径、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四个方面争做示范。“进入新时代,我们始终践行为农初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兴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道路。”据泰兴市委书记张坤介绍,近年来,该市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特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产业“主引擎”,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三农”工作展现新图景、新风采。“农业强”的基础更加稳固,建成高标准农田60.49万亩,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6个、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7个,在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数、投资额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泰州第一位次。“农村美”的画卷更加靓丽,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成全国文明镇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美丽宜居乡村346个,全域河道基本实现畅流活水,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民富”的成效更加坚实,深化村企合作、村社融合,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7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年均增长超9%,共同富裕在全社会“求富、致富、创富”中迈出坚定步伐。

扬州乡镇乡村振兴经验(我省首次将省级主场活动设在苏中地区)(3)

泰兴是泰州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这份成绩单让泰州人感到很是自豪:粮食亩产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多项重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农民丰收节是农民自己的节日。今年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泰州举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泰州‘三农’事业的关心关怀,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说。近年来,该市坚持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接下来,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不断凝聚起聚力乡村振兴、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向荣表示,围绕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和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方面”任务,该市将精心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努力让泰州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建平 赵晓勇

通讯员 王永明 徐路 沈凯

编辑: 王舒婷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