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后来的命运如何,我再引用那位王磊老师的《莫言的饥饿、死亡与孤独》里面写的一段话: “他后来成了乡里一个供销社里的临时售货员,后又被招进高密县棉花加工厂做了一个当时最高贵最神气的工人,乃至竟在他21岁那年,赶上了当兵的末班车!”

那个年代,农村青年想当一个售货员难,想当一名工人更难,想参军也不易。我记得在我们村,想当兵都要找人说情走后门。指标有限,让大多数青年们失望。

莫言步步高升,他比一般同龄人要幸运得多,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他,在部队又被军队培养成了一名作家。应该对国家有感激之情,但是他没有。

莫言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我不明白,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穷,人民穷,国家有很多困难,还有美帝的制裁,自然灾害等。但是穷则思变,全国人民在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下,正在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为建设社会主义忙碌着。而莫言却在戴着放大镜搜索国家的缺点,苦思冥想编制假故事,进行抹黑。

我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我只知道那时就是很穷,大家都差不多,看不出当时那个社会有多么黑暗?有多不公正?人类心灵深处有多么阴暗?恶的成分有多大?是那个当官多吃多占?还是贪污了多少公款?我想,当官的就是想多吃多占,也没有呀!你就是想贪污也没有钱让你贪呀。。

我要问莫言,你把社会看得如此不公,黑暗,你揭发呀!这是好事,群众是欢迎的。

但是从莫言的作品里,没有看到他揭发出一件问题来。他写的大多是些猫猫狗狗的事情,要么就是饥饿,饿得皮包骨,孤独寂寞。要么就造谣,要么他妈拾麦穗被打了。地上能吃的都吃光了,村里的天天死人,狗吃人,人吃人。人吃观音土和煤。穷得没衣服穿,他自己一年三个季节光腚等等。他也编织了不少假故事,如:他把一个叫伊的女人为了偷粮食,写成了会反刍动物。要么说他妈借了多次借种,生了八个女儿,一个儿子。残疾人哑巴扒死人坟,割死人的肉,“挂着狗头卖人肉等等。要么就是对批判他的文章人,进行反击骂街。没有写出一件实质性的社会黑暗、不公的事例。

就是他写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除了他家乡人的辟谣,其余的也经不起推敲,证明都是假的。

我并不是否认当时粮食紧张,有饿死人的现象。我只是说莫言家乡的饥饿不存在。这里我再一次引用莫言村一位老支书的话:“平安庄(莫言村)、大栏村等四个村庄1958年被划入省;辖胶河农场,属于国营企业。所以,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四个村的口粮有保障。莫言父亲还是一个分场的主管会计,四个村没有发生饿死人的情况。”

老支书这几句话,就可以全盘否定莫言的说法。

如果莫言家是地主成分,国家分了他家的地或者其它财产,他心怀不满,发泄私愤,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家是中农成分,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我时常对莫言说的那种“偏见”很不理解,也很迷茫。他的人生是多么好的一个结局,前途无量呀!他应该用自己的笔歌颂国家的进步,鼓励国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但他非但没有,却对自己的国家有如此大的成见?我想这可能是一种报复心理在作祟吧!

莫言50字介绍(莫言的卖点七)(1)

莫言50字介绍(莫言的卖点七)(2)

莫言50字介绍(莫言的卖点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