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郅支单于在康居被甘延寿和陈汤的部队攻杀而死的消息传到了匈奴王庭。

1、昭君出塞的背景

得知此事的呼韩邪单于在欣喜之外,心情也十分复杂。郅支单于跑到康居的时候,呼韩邪单于仍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毕竟康居虽远,但只要郅支单于手中拥有武力,他东归讨伐自己是早晚的事情。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1)

现在政敌被汉朝消灭,没有让自己损失一兵一卒,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通过此事以后,自己已经从匈奴五单于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单于,从此以后在匈奴的土地上再无后患,从此可以高枕无忧,这正是呼韩邪单于心中所喜的。

但他也不能不感到一丝忧虑和畏惧。

郅支单于虽然远在康居,就因为杀死了汉朝使者,竟被汉朝人率领西域联军攻杀,呼韩邪单于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后颈发凉。

毕竟汉朝使者谷吉死讯传出的时候,汉朝也曾派遣使者来找自己责问,后来又有传言,说谷吉死的地点在自己负责的瓯脱地区,汉朝也几次来人调查,假如今后有什么口实落在汉朝手中,只怕自己的下场跟郅支单于也差不了太多。

由于这种矛盾的心理,呼韩邪单于上书主动要求朝见天子,这封信的语气十分谦卑:

“我一直心存谒见汉朝天子的愿望,但实在是因为郅支单于在西方蠢蠢欲动,怕他联合乌孙前来攻打匈奴,所以这一愿望一直未能达成。既然郅支单于已经伏诛,希望天子能够满足我到长安朝见的愿望。”

果然,呼韩邪单于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第三次来到长安,觐见汉元帝。呼韩邪单于上两次来,还是宣帝在位的时候,元帝上次见到他的时候还是太子。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2)

事隔十余年再见,两人都已是各自国家名副其实的君主,元帝对呼韩邪单于十分优宠,赏赐的钱财礼物不但与从前的数额一样,而且衣物锦帛等等还比以前的要多一倍。

呼韩邪单于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向元帝请求两件大事。

首先一件事,就是请求汉朝撤去从上谷以西直至敦煌的边防军,以便休息民力,而由匈奴替西汉防守西北一线。

其次,呼韩邪单于希望汉朝能够给他指派一位阏氏,不敢再像前代单于那样,与汉朝结为兄弟之亲,而是再降一等,对汉朝称婿。

对第一个要求,元帝召集大臣们进行讨论商议,没有很快答复,至于第二个要求,元帝则是欣然接受,这便造就了后来在历史上广为传颂的昭君出塞。

2、王昭君故事的两个史书版本

班固对呼韩邪单于这次求娶阏氏的记载比较简单,《汉书·匈奴传》里面只是说元帝将后宫中的一名良家女子,名叫王嫱字昭君的,赐给了呼韩邪单于,而单于也非常喜欢。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3)

《元帝纪》里面也说当时后宫中有一名女子王嫱,待诏掖庭,元帝将她赐给了呼韩邪单于。

到了范晔撰写《后汉书》的时候,这个故事就讲得越发戏剧性了。

据说王嫱先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人掖庭,而一连几年也见不到汉元帝的面,内心非常悲苦。

呼韩邪单于来求娶汉女,元帝答应送给他5名宫女。宫女们都不想远赴大漠,盼着不要被选中。王嫱打听得知此事以后,主动找到掖庭令,请求将自己选为5名宫女之一。

掖庭令正为人选的事情发愁,既然有人主动要求,自然是求之不得。呼韩邪单于临行之际,元帝大宴群臣,召来5位宫女展示给单于。王嫱提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打扮得非常漂亮,就像一束光华照亮了整个宫殿,天子后宫中的皇后妃嫔都因她而失色,她那种高贵又略带幽怨的神情打动了全场的文武百官。

汉元帝大吃一惊,没想到后宫之中竟还有如此美女,当时就想反悔,将王嫱留下,但又不好向呼韩邪单于开这个口,生怕因此再惹出什么纠纷,只好忍痛割爱。

《后汉书·匈奴传》的这个故事情节太生动了,现在看来未必有多么可靠。

东汉人蔡邕的《琴操》里也写有一个昭君故事,大概是《后汉书》的史料来源之一。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4)

《琴操》这一段是这样写的(译文如下):

王昭君是齐国人王穰的女儿,从小就容貌秀丽,端庄守礼。王禳家有好女的事情人所周知,也有不少人上门求亲。王穰却觉得自己这个女儿与普通女孩不一样,日后必有她自己的造化,不论什么人来求亲,都是一概婉拒。到了王昭君十七岁那一年,王穰将王昭君献入官去。

但王昭君初入宫时身份低微,居住的地方在后宫边缘,元帝平时根本不到这里来,所以得不到元帝的临幸,这样在深官中一住就是五六年。这样的生活本来充满了压抑和愤懑,而王昭君又自负美貌,心比天高,皇帝既然没有注意到自己,她也不愿主动献媚,每天也不化妆打扮,所以元帝几次游宴后宫,压根没有注意到王昭君的存在。

后来听说呼韩邪单于派遣使者,来到长安朝贡,元帝预备设宴款待,届时后宫女子也会全部出席。王昭君在那天盛妆而至,艳冠全场。元帝在酒席宴前向匈奴使者许诺,要将一名宫女送给呼韩邪单于。

王昭君一听之下,自己越席而出,长叹一声道:

“小女子蒙上天宠幸,能够进入天子后宫,容貌丑陋,举动失礼,不合陛下的意。希望陛下允许我远赴匈奴联姻。”

元帝一见如此美女,却因为匈奴使者就在身旁,惊悔不及,只得让使者将王昭君带走。

3、哪个昭君出塞是真的?

这个故事与两《汉书》相比,有一些不同。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5)

比如两《汉书》都说王昭君是“良家子”,而在《琴操》中,就连王昭君的父亲名叫王穰这样的细节都披露出来了。

两《汉书》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长安朝见,请求汉女作为匈奴阏氏,而《琴操》里则说是在匈奴使者朝贡时,元帝将王昭君赏赐给呼韩邪单于的。

《后汉书》中记载王昭君是向掖庭令毛遂自荐,主动请求远嫁匈奴的,而《琴操》里却说王昭君是在元帝宴请匈奴使者时,自己当众请求前往匈奴的。

以今人对汉代历史情况的了解来看,两《汉书》毕竟是正史,似乎可信度更高一些,然而《后汉书》成书的时间较晚,难免吸收了前代的后汉史料,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琴操》的记载。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6)

其实自汉高祖以来,送到匈奴去和亲的汉朝女子至少要有十几个,绝大多数还是刘姓宗族中的女孩,可是其后世影响力却都难以与王昭君相比拟。这一点让今天的人看起来也有些不解,毕竟要说命运的可悲可泣,显然汉武帝之前的那些女孩子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

那时候汉朝的国力还不足以与匈奴相匹敌,这些和亲的姑娘在匈奴也未必受到优待。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时候,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的统治之下,正与汉朝进入到一个国家关系的蜜月期,所以不曾受到任何亏待。

4、魏晋时期的昭君出塞故事

可是相比之下,历代文人咏叹昭君的诗文却是最多的,昭君故事到后来愈出愈奇,不断有人向其中增益附会。

比如托名东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一书就写道(译文如下):

元帝后宫人数众多,没办法一一临幸。元帝想了个办法,让宫廷画师给每个后宫女子都画了肖像,通过肖像来看是否合自己的意,从而召来临幸。后宫女子大多贿赂画师,希望画师将自己画得尽量好看些,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贿赂金额多的达十万,少的也不低于五万。王昭君却自恃容貌艳丽无双,不愿意给画师行贿。

画师气她清高,就故意把她的肖像画得很丑,元帝看后也不在意,就没作临幸的打算。后来匈奴入朝,希望汉朝能够赏赐一名美女作为阏氏。于是元帝根据后宫肖像图册,决定让王昭君前往。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7)

等到临行之前,元帝召见王昭君,一下子就被她的容貌吸引住了,觉得这是后宫中最美丽的女子。不仅如此,发现问答之间,昭君应对得体,举止娴雅庄重,元帝颇为后悔。但是既然已经将王昭君的姓名籍贯报给了匈奴方面,要作到诚实守信,也就没有再变更人选。

元帝悔恨之余,命人查访经过,将当日委派的画师全部当众斩首。

被杀的画师中有毛延寿、樊育等人,都是一时名家,由此京城中的画师顿时变少了。

《西京杂记》所记载的故事越发有趣。

大概是作者觉得王昭君如此美丽动人,却始终未能得到元帝的临幸,有必要对这种反常的情况作一个解释,所以便把画师的因素拉扯在内。毛延寿自此也借昭君故事留名青史。

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过“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的诗句。

宋代的王安石则写就《明妃曲》为毛延寿悲叹道:“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唐人程晏又替毛延寿辩护,写了一篇叫做《设毛延寿自解语》的文章,说毛延寿丑化王昭君并非为贪赂不得,而是因为美人可以乱人之国,又历数古代倾国美女造下的冤业,所以用这种方式将祸水转向匈奴,正是为了汉家社稷着想。

5、元朝时昭君出塞的版本

等到了元人马致远撰写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就基本采用了这个故事,但王昭君的父亲又变成了王长者,而王昭君也并非不愿行贿,而是家境贫寒,无力行贿。呼韩邪单于前来求娶汉女,也带着点恃强逼娶的味道。毛延寿在其中就是个丑角,贪财献媚,欺上压下,简直无所不能。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8)

汉元帝则显得软弱可欺,也是一样的多愁善感。显然马致远的创作与元朝入主中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关系,所以它作为戏剧创作固然成功,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京剧中的《昭君出塞》等题材均取自马致远的《汉宫秋》,今天人们提及王昭君的故事,大多也是受了《汉宫秋》的影响,甚至还有人说汉元帝在王昭君远嫁的同年死去,是因为过度思念昭君所致,这完全是对历史进行的夸张的演绎。

历史与传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从昭君故事的流传也可以看到,单一的历史记载是如何被层层加工,逐渐演变为传说的。

6、后来的昭君

昭君出塞成了汉匈之间又一次恢复友好的重要标志。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很快就给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

两人婚后的第三年,即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死去,由他以前的阏氏所生的儿子继承单于位,是为复株絫(léi)若鞮单于。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历史(史书中昭君出塞)(9)

按照匈奴旧俗,复株絫若鞮单于打算收继王昭君为妻,王昭君难以接受,便给成帝写了一封信,请求返回汉朝。这与前面讲过的解忧公主和亲乌孙一样,在中原王朝接受教育的女子接受不了游牧民族的伦常观念,但皇帝怎会去为她们作打算?成帝当然拒绝,又下了一封敕令,要她顺从匈奴习俗,于是又做了复株絫若鞮单于的阏氏。这以后王昭君又给复株絫若鞮单于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须卜居次,小女儿名叫当于居次。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