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猪场是楼房式猪舍(被26层楼房猪场刷屏)(1)

楼房养猪

最近,被26层楼房猪场刷屏了。

据悉,该猪场隶属于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开维”),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每栋猪舍均可实现最大年出栏量生猪60万头,是迄今为止全球单体面积最大、单栋出栏规模最大、楼层最高的楼房猪场。

哪个猪场是楼房式猪舍(被26层楼房猪场刷屏)(2)

26层楼养猪

作为从业20多年的老畜牧人,想就楼房养猪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1、楼房养猪在中国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普及。2008年前后,由于耕地保护,在福建等沿海土地资源匮乏的城市率先兴起了规模化楼房养猪,但仍处于探索和争议中。2019年非瘟疫情后,生猪业全面恢复生产,楼房养猪才得到爆发式发展。

从目前楼房养猪项目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可以看出,相比传统的平层养殖,节约土地资源是楼房养猪最大的优势。但楼房猪场的建造成本、建设要求、施工质量要求却远高于传统的平层猪场,尤其是猪舍地面,不仅要求不渗漏,还应耐酸、耐碱、耐湿;在通风系统、饲料输送系统、供水系统、排污系统的设计上与平层养殖也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基于整个生产体系的综合思维、平衡设计、高质施工与安装。最重要的是,要懂猪!能造楼房的人很多,会建猪场的人却很少,认为猪场就是圈舍 设备,一定会吃大亏。

2、楼房高度集中的空间有利于资源高度整合,利于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但同时,猪只高度集中,阻断病毒的传播措施难,猪群健康风险大。这几年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不用言说,生物安全也被提至“猪场生命线”的高度。楼房养猪模式有利于外部生物安全管理,但内部生物安全存在两大风险点:一是空气交叉风险,即如何保证猪舍内空气单向流动,不交叉;猪舍外附属地区,尤其是转猪电梯、无害化处理管理等避免交叉污染。第二是人员、猪只、污物道路存在交叉风险,如何保证猪只循环流动、废物转运、人的活动路线不交叉,以及保证各条线的引入和转出共用电梯不造成交叉。生物安全的目的是有效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当单点养殖规模越大,则越不利于生物安全。

3、建造成本高是楼房猪场绕不开的痛点。据资料显示楼房猪场单位建设造价可达1200~1510元/m2,固定资产投入比传统猪舍高20%~30%,且智能化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投入,总体投资是传统猪舍的两倍。据了解,中新开维楼房猪场总投资40亿,单位建设造价达5000元/m2,是普通楼房猪场的3.3倍;按满负荷生产年出栏60万头生猪计算,每头母猪固定投资13.3万元,是行业平均水平(2万元/头)的6.5倍。对于经营者来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建设成本与使用年限,二是生产效益。不管投资多少,养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在高回报的行情过去之后,早期投资沦为“烫手的山芋”。

4、对于“70度烘人“的梗,不想再赘述了。当下,业内楼房养猪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模式,有的建4层、5层,有的建8层、10层,中新开维更是建了26层,普遍反应是相同规模量的猪群,楼层建的越低土建成本越高,而楼层越高,总体土建成本反而偏低。但要强调的是,养猪需要的水压同高层住宅的水压是不一样的,一是要冲圈清洗,而且用水量很大;二是猪只饮水,饮水器是通过压力将水喷出来的,如果压力小猪就喝不上水。不管是采用链条、绞龙还是中转塔、斗式提升机来输送饲料,干料输送都存在颗粒破碎率高的问题,且对高于3层的楼房猪场,楼层越高对送料系统的要求越高,当然成本也越高。

楼房养猪密度集中,单位面积产生的废气浓度较大,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导致部分空气重新通过进气口输入猪舍内,影响猪只健康。因此,楼房猪场废气处理除了环保外,更大的意义在于确保猪舍周边良好的空气质量。

哪个猪场是楼房式猪舍(被26层楼房猪场刷屏)(3)

高楼养猪

楼房养猪作为近两年刚刚热起来的新兴事物,建设、工艺的设计还不成熟,单点大规模可以尝试但切忌追求过大,一年能赚多少钱才是养猪的最终目的,不能因噎废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