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理论知识点复习资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体育课运动项目大全 体育课程知识及项目介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体育课运动项目大全 体育课程知识及项目介绍

体育课运动项目大全 体育课程知识及项目介绍

体育课程理论知识点复习资料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点

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劳卫制》 、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一系列制度,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并于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1、《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1)、1954年,国务院批准并发布了《劳卫制》, “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

劳卫制是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对人民在体育锻炼上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劳卫制测试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掷、体操,田径等项目,这些项目贯穿着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劳卫制必须是在所有的项目上都达到规定的标准才可以算是达标。劳卫制有三个等级,少年级,一级和二级。如果你在劳卫制的达标项目中,某项成绩达到了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还可以颁发运动员等级证书,运动员等级分5个级别。

(2)、1975年,国家体委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替代了《劳卫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主要任务是激励广大青年、少年和儿童经常地、持久地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分组上,采用按年龄分组与按年级分组并行的办法,在学校实行按年级制订评分评级标准的办法,不但照顾锻炼者的年龄差异,也适合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关于学段、年级划分的实况。但无论那一级标准,各单项都必须达到45分。这种单项基础分和各项总分结合评级的做法,有利于促进青年、少年和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

(3)、2002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学生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一)、说明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10.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附表7),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二)单项指标与权重

测试对象

单项指标

权重(%)

小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

体重指数(BMI)

15

肺活量

15

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

50米跑

20

坐位体前屈

10

立定跳远

10

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坐(女)

10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20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三、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细则

学校体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测试方法、器材规格的通知》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浙江理工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细则。

(一)测试对象:在校本科生学生。

(二)测试时间和内容

1、测试时间:每年9-12月对所有在校生四个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测试,每个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五年制学生只参加前四年测试。

2、测试内容:

(1)室内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 坐位体前屈

(2)室外项目:50米、立定跳远、1000米(男)女生800米(女)、 引体向上(男)

1分钟仰卧起(女)

(三)测试方法:

1、系统登陆及信息完善。学生以学号登录进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系统(http://tzcs.zstu.edu.cn),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6位,首次进入管理系统后进行信息确认后提交。手机短信和邮箱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两种方式,请正确填写。如果信息不准确,特别是年级和性别,将影响测试成绩,最终会影响毕业成绩。

2、预约测试。学生注册成功后,需要完成两次预约测试,一次是室内项目的测试: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二是室外项目的测试:50米,立定跳远,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1分仰卧起坐(女)。

3、因故不能参加正常测试,请在系统里提交免测或缓测申请。如未正常办理申请,按未预约处理。

4、测试。测试室内项目时,需带校园一卡通和身份证;测试室外项目时,需带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作为参加测试的有效证件。为了保证测试公平,严肃,未带身份证者不得参加测试。如有作弊,将上报教务处,以考试作弊进行纪律处分。

(四)测试成绩管理办法:

1、《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2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89.9分为良好, 60分—79.9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2、《标准》成绩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

3、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的评选。《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及格。

(五)申请免测要求及方法

残疾或医学上规定不能参加体育运动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哮喘等或其他疾病手术后确实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可申请免测。一、二年级参加体育保健课和体育健康课的学生可申请免测,其他学生不能申请免测。

申请免测方法,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系统里提交免测申请后才能下载并打印免测申请表。医院检查结果必须由校医院签署意见并盖章(如有其他医院证明,也需到校医院核实并在申请表上盖校医院章),然后再到学院办公室盖章,最后将免测申请表交体育馆的体育教研部38号办公室。免测申请审批同意后,全部的测试项目都不需要参加。免测申请表与医院证明材料将存档于学生毕业档案中。

凡审批同意本年度免测的学生,该年度《标准》按“合格”记录,但学生有资格参加评优和奖学金等评定。

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一)身高体重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仪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仪器自动完成测试,并把成绩保存在测试仪器里,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肺活量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2.测试方法

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深吸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2-3次,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三)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

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测试方法

测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脱鞋),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3.注意事项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测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四)50米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测试方法

测试者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3.注意事项

(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不得穿皮鞋、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五)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测试方法

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3.注意事项

(1)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2)不得穿钉鞋、皮鞋、凉鞋参加测试。

(六)引体向上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测试方法

测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在做下一次引体前,两臂须伸直,记录引体次数。

3.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七)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测试方法

测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3.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八) 800米或100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耐力素质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2.测试方法

测试者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