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尚胥慕梵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

金粟寺位于浙江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由西域僧人康僧会创建于吴赤乌年间,是江南最早的佛寺。

在建寺至今1700余年中,高僧辈出,弘法东南,又远播蓉城,东渡扶桑,衣钵传灯,梵音语录,高僧史迹,奕世流传,为弘扬佛法贡献巨大。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

《中国佛学人名辞典》记载:“金粟寺,为三国孙吴古刹,南宋以降,为大禅窟,明清数百年尤为昌隆,密云、木陈、费隐等大德,先后主之。今存,浙江海盐。”

浙江省人民政府档案局的官方网站明确指出:“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末年由僧人、著名译经家安世高等人传入浙江。

三国孙吴僧人康僧会在海盐建金粟寺,这是浙江省有佛寺之始。”此乃“浙江第一古刹”之出处。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6)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7)

金粟寺,作为浙江(东南沿海)佛教史上的首座寺院,历史久远,影响甚广。其开山祖师康僧会,佛、道、儒三家会通,是江南佛教的开创者。

不仅在江南初建寺院,还翻译、注释大量佛教经典,在江南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和特殊的地位;在历史上,金粟寺高僧大德众多,以明朝为最甚。被尊为“临济宗中兴之祖”的密云圆悟,住寺六载(1624--1630),移请天童,嗣法弟子十二人,广传海內的“天童派”,多半出自金粟。

其中有“小释迦”之称的破山海明,是开法西南禅宗的领袖人物;被誉为“鉴真第二”的隐元隆琦,师从圆悟,修禅问答,道业大进,机锋显露,名闻金粟。住黄檗后,推动了闽台地区佛教的发展。后受请东渡,在日本创建万福寺,开创“黄檗宗”,形成“黄檗文化”,对日本近世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金粟寺的镇寺之宝,当推记载中的康师肉身像和独桑鼓。被书家视为纸中珍品的宋代“金粟笺”,可谓独树一帜,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珍藏,乾隆皇帝曾下令仿制。

金粟笺写下了金粟寺盛时历史的重要篇章。虽存世不多,仍有大量实物可考,尤为珍贵。在上海博物馆文房四宝展室,有金粟笺陈列,浙江省博物馆藏《敦煌莫高窟藏佛说佛名经卷》前引首纸,长94.5厘米,高23厘米,为仿金粟笺制成。《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附录所收《海盐金粟山广惠禅院大藏》四卷,提供了这部已经佚失的宋代大藏的精彩风貌,也为研究曾使乾隆倾心仿造的“金粟山藏经纸”提供了线索。

北宋手写[海盐]金粟山广惠禅院大藏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P8-9〉编号〈10〉], 于2007年6月,在国家图书馆主办,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国家图书馆文化教育培训部承办的《光明来自东方----中国造纸、印刷与书籍保护展》中展出,引起轰动。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8)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9)

适逢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海盐县人民政府以“盐政发[2004]138号”文正式批准修复金粟寺。

盛世建寺,金粟重现,相信不久的将来,千年古刹金粟寺必将重放异彩。

《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古碑原文、译文

陈鑫良

原文:

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昆陵胡 濙撰文

奉议大夫兵部郎中东吴 沈为忠书丹

徵仕郎中书舍人南安 王叔安篆额

天下之禅刹往往专山水之胜然其能化蓁莽之区为金碧之宇易糜鹿之场为龙像之筵与胜境名於悠久者由有以啟於前而显於后也武原之南距城邑一舍余有山曰金玉有寺曰广慧枕麓面流树石岑欎禅寺之绝冠乎一邑原其所自岁在赤乌有神僧号康僧会自康居国而至江东显其灵异诚感舍利之祥塔启长干之号康僧既而遊方至海盐金粟山时值炎暑构亭施茶以济渴朝庭闻之赐名茶院已而建寺居焉宋祥符间赐名金粟广慧禅寺高宗有御书之赐稽之于昔康僧立化于天禧以漆固其像未几像忽腾空入海浮入海盐秦川缁素力请之皆莫能举惟金粟请之飘然肯就至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遣使降香舁其像还天禧合都聚观舆情允協由是僧徒弥众规制益弘殿则如来观音之争雄堂则舍晖正受之俪美傑阁之藏御书山门之标宝地则当时之伟观可知矣洪武戌寅道雍住持未几示寂后之继者曾不加意宣德三载正传应荐领众毅然以兴废为己任化殓莪粟盈帛积工善材良了像设殿宇復还旧观正统辛酉宗源继主床座克成师志藏殿钟楼摩切星辰山门以峙岩廊载新可谓完矣美矣噫兹刹之兴自禅院而跻禅寺住持之贤自文登而至传源其来非一代其传非一人始克无憾亦可谓难矣后之踵武者诚能心正传至心视其废者举之故者新之则兹刹之兴兹山可以並传之无穷矣因源师之徒惠钦求记其事因书此以授石工传师别号祖庵吴兴人尝师事天界

默庵云

大明正统十四年岁次己巳季春三月二十一日

前住持沙门正传住持宗源立本山比丘

译文:

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昆陵胡 濙撰文

奉议大夫兵部郎中东吴 沈为忠书丹

徵仕郎中书舍人南安 王叔安篆额

凡天下禅寺名刹往往占利山山水水天然美景,依其所建,顺势而筑,景中禅刹,禅刹景中,相得益彰。但禅刹之建辟蓁莽荒野之地为金碧辉煌殿宇,变野兽出没之区为神佛龙像聚筵堂厦,本来名胜之境悠久历史闻名遐迩而更能承启于前彰显其后以至胜境更胜也。

武原之南30余里,有山金粟,有寺广慧,座山麓,面清流,林木葱郁于山岭岗间,青茏碧翠掩神殿仙宇,禅寺之胜绝,一方称首冠。

原来这金粟宝刹,建造甚古。早在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有神僧康僧会从西域康居国来至江东,显现赤诚丹心神灵异法求得我佛舍利,孙权诚感舍利祥瑞,命于金陵城外造长干之塔以珍舍利,并建寺院,启江东奉佛之先(自后江南始兴佛教)。后康僧云游至海盐金粟山,正值盛夏炎暑,遂搭凉亭施茶,济渴百姓。朝庭闻之善赞不已,赐地名茶院。尔后,康僧于金粟山麓建寺居住下来。北宋祥符年间御赐寺名“金粟广慧禅寺”,后宋高宗尝有御书寺名以赐。

往昔尝有无稽之传说,言康僧立化圆寂于金陵天禧寺,用漆涂裹真身肉像。未过多时,其真身肉像忽然腾空飞入大海,浮于海盐秦山。邑中士绅僧众全力叩拜打捞请像,皆不成功,只有金粟僧侣恳请,肉像始飘然归于金粟寺中(足见康僧魂系灵怀金粟其创建初处也)。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遣使降香,命众抬其真身肉像恭迎还京天禧寺,京都会聚观瞻,皆大感慨赞叹,无不称奇。于是金粟寺盛名益播,僧徒弥集广众,规模更为宏大。如来殿、观音殿争显雄伟壮丽,舍晖堂、正受堂齐展华美光灿,杰雄之阁珍藏御书,巍伟山门彰显宝地。当时之恢宏壮观当可知也。

洪武戌寅时道雍禅师为住持,不久圆寂。后继者不甚好好维持,至寺院日渐衰微。至宣德三年,正传大师应荐主持,带领僧众,决心以兴废为己任,再度使禅寺辉煌,广出化缘,殓聚粮食积盈布帛,请能工巧匠,选上质良木,塑神佛宝像,建殿宇楼阁,恢复昔日状貌。正统辛酉宗源继主金粟,继续修缮扩建,终于完成师父大志。而今藏阁大殿钟楼切合星辰布局,山门雄峙,岩廊灿新,可说完美矣。

啊,这古刹之兴盛,从禅院跻身禅寺,与住持贤德不可分也,从文登而至正传、宗源,兴起非一代,传承非一人,始能大功克成,亦可问心无憾矣,亦可谓艰难备至也。后继者能以正传大师心愿作为自己心愿,看见破败荒废,立即修缮或重新创建,所以而今又新灿宏大也。这古刹之兴与这金粟山可以一并传之世世代代而无穷也。

因宗源大师徒弟惠钦请我记录此重建禅寺大事而写此文,并交予石匠巧手镌刻于碑。正传大师别号祖庵,吴兴人,曾以天界默庵云为师。

大明正统十四年岁次己巳季春三月二十一日

前住持沙门正传住持宗源立本山比丘

金粟寺

寺院区占地面积:39740平方米;

金粟广场区占地面积:12140平方米。

其主要建筑是

大悲阁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0)

大悲阁全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1)

大悲阁近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2)

大悲阁夜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3)

大悲阁侧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4)

夕阳大悲阁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5)

大悲阁广场

落成后的大悲阁建筑面积1600.69平方、含塔刹高度34.3米、含山基高度超过50米,三檐四层,外呈八边形,青砖黑瓦白墙,依唐宋风格而建,庄严端正、气势恢宏、精致典雅,是整个寺院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大悲阁自2008年11月4日奠基,2009年7月7日正式动工,2010年11月17日举行上梁仪式,2011年4月15日举行恭迎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圣像和大悲阁揭牌法会,2011年6月2日举行玉佛安座、韦驮登坛、宝刹升顶典礼,至2011年底竣工,前后历时三年。期间波折甚多,然每逢大事,或雨过天晴,或云开日出,或天呈瑞相,或佛光普照,无不出现灵异感应。所谓佛法无边,不可思议。

大悲阁内设楼梯直达顶层,登高而鸟瞰金粟全景,天气晴好时可远眺数十里外的海盐、海宁县城,可谓气象万千。一楼大悲阁供奉高9.9米的铜雕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大殿背景是气势恢宏的精制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全文;外檐廊镶嵌五座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化身雕像,登隔层可近距离顶礼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圣像;二楼千佛殿供奉1008尊木雕贴金佛像,供十方施主敬奉;三楼藏经楼是寺院专门收藏经藏、律藏、论藏及历代祖师画像等重要文献之所;塔刹由纯铜铸造,高6.75米、重3.6吨,置于大悲阁顶,画龙点睛、金碧辉煌。

选佛场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6)

选佛场全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7)

选佛场汉白玉卧佛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8)

选佛场木雕“八相成道图”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19)

选佛场木雕“七宝如来图”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0)

清顺治帝御笔“敬佛”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1)

明董其昌书匾“选佛场”

选佛场始建于2009年7月7日、竣工于2011年年底,建筑面积398.25平方,位于大悲阁广场平台下,因势而建为地宫格局,冬暖夏凉、别具一格,是金粟寺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选佛场主供长3.21米、高1.08米、宽0.9米的汉白玉卧佛一尊,由名家精雕而成,呈汉唐风格。佛像整体朴拙、脸相饱满、神态安详。佛龛背景为线雕涂金佛教图案、前装饰有木雕挂落。卧佛居西面东,是选佛场的最中心位置。

选佛场卧佛两侧的南北墙面用精美木雕装饰,内容为记录佛祖一生之化仪,其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迹,即所谓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轮、涅槃的佛祖八相成道图。选佛场中央四柱之间顶部为木雕七宝如来图,七宝及华盖贴真金。如来佛的七个法相、手印神态各异,背景流云藩草,可谓雕工精细、惟妙惟肖。

清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亲笔御赐金粟寺 “敬佛”二字。明大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的董其昌(公元1555年—1636年)为金粟寺法堂书匾“狮子吼”、禅堂书匾“选佛场”。现根据寺志记载和书者原迹集字恢复。其余匾额也采用历代书法名家原迹集字而成,全部楹联则礼请当代书法名家亲书而就。

韦驮坛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2)

韦驮坛全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3)

韦驮坛近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4)

韦驮坛侧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5)

韦驮坛远景

韦驮菩萨像系遵金粟寺圆寂方丈上久下忍老和尚遗愿所建,由福建青石精雕而成,高6.9米、重55吨,宽、厚分别约在2.7米、1.7米,正面书匾额“韦驮护法”,两侧书楹联“宝杵镇魔军佛海三洲同感应,金刚护正法金粟四众共沾恩”,东北两面分别书匾额“真修必护”、“灵昭净刹”。

韦驮菩萨身披铠甲,手持金刚杵,威风凛凛地面向寺院,以守护伽蓝,保佑金粟四众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太极阴阳八卦台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6)

八卦台远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7)

八卦台近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8)

太极阴阳鱼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29)

八卦局部

太极阴阳八卦台位于金粟寺大悲阁的西南侧。由大悲阁穿过寺内南围墙,但见围墙门洞上方砖雕“同源”两字,似乎在告诉人们释道同源;由八卦台返回大悲阁,但见围墙门洞上方砖雕“归一”两字,又似乎在告诉人们九九归一。

从游步道前行约30多米,八边形的太极阴阳八卦台便呈现于眼前。八卦台由全石材铺装而成,面积近150平方,居中是一个直径达2.1米的石雕水钵,由整块印度黑石材精雕而成,浑然一体、精美绝伦;水钵上方是一个直径1.6米的黑白两色阴阳鱼,清澈的泉水从阴阳鱼的两个鱼眼冒出,再由阴阳鱼的四周缓缓地洒落于水钵之中,但闻泉水淅淅沥沥的声音,一种幽静、空旷的感觉油然而生。

阴阳鱼的四周用石材铺装成原始八卦图,不同的方位代表身体中不同的器脏。日出之初,环境幽静安宁,空气清新甘甜,万物生机盎然,如能在师父的指点下站于不同的方位,运用佛道相通的方法采气养身,真乃金粟一绝。

千佛殿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0)

千佛佛龛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1)

千佛殿

千佛殿佛龛呈八边形,每边供养126尊佛像,八边共计1008尊佛像。佛像由香樟木精雕而成,并贴金外饰,可谓栩栩如生、金碧辉煌。每尊佛像莲花座前设有铜质铭牌,以记载供养佛像者全家的功德芳名。千佛供养之善款将悉数用于大雄宝殿的修建,使供养者人人有积累大功德的善缘。

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2)

观音圣像全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3)

观音圣像侧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4)

观音圣像头部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5)

观音圣像远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6)

观音圣像局部

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圣像采用紫铜精细锻造,表面覆盖白色氟碳漆,高9.9米、重5.5吨。其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金粟寺更别出心裁,净瓶中的圣水源自净化水,经观世音菩萨佛法加持,再依附信众自身乐善好施的正能量助力,饮者圣水入口、清净身心,自可洗涤淤积在体内的无明病垢、红尘杂念。

大型仿古木雕《大悲神咒》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7)

大悲咒全景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8)

大悲咒局部

金粟寺大悲阁一楼背景墙面采用大型仿古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装饰。木雕高4.8米、宽18.36米,上下采用古代竹简方式,古朴庄严、气势恢宏。整件作品由中国木雕之乡东阳雕刻大师捉刀,雕工精美、刀法老练,字体朴拙、骨架劲挺。此又为金粟寺之一大特色艺术作品。

更难能可贵的是,大悲神咒书法由杭州陈发祥先生历时一月有余,集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之原迹而成,其中有十多个字无原迹可寻,系陈先生采用赵孟頫书法笔画原迹加工而成,浑如一体、弥足珍贵。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39)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0)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1)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2)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3)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4)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5)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6)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7)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8)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49)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0)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1)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2)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3)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4)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5)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6)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7)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8)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59)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60)

金堂县慈云古寺(金粟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61)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