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分为情趣和志趣两大类,它不仅消极地反映一个人的个性,而且对主体的行为也发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人对其从事的活动的兴趣越浓厚,就会极大地增强事业心。兴趣的这种情绪色彩,对于青少年表现最为明显,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时:他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极大的提高,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当他们把学习当成精神负担时,他们的思想就会受到抑制,学习效果也必然降低。

因此,兴趣是一种最直接最活跃的学习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但是,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培养起来的。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学校等情况对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学校的影响更强些,可以说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园地。各科教师都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为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带有热烈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催化剂。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以保持他们最佳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以便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的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制性的教学,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马拉松式的复习,疲劳的题海战术,补不完课,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失掉学习的兴趣。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又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那就意味着教育的贫困和失败。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化学家,化学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对化学有强烈而持久的兴趣。同样,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大量资料表明,学生能否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有三个原因:

1、教师讲得好坏;

2、基础打得好坏;

3、所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初中化学是起始学科,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劣对学生能否产生兴趣,并推动他们积极学习,打好基础,从而防止分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学生的爱好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某门学科丝毫没有兴趣,可以想象,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不会理想的。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组织教学,按照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的特点和青少年的兴趣心理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产生兴趣

一般在下面情况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1.学生对某些化学现象,用旧知识解决不了,急于要想弄清这些现象,就会产生钻

研、探索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观察中发现了问题,急于想追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会产生兴趣·

3.学生不了解的问题,由于教师、教材描绘得如此重要,有急于要了解这个问题的内在要求,就会产生兴趣。

4.对某学科某种知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产生兴趣。

5.对某学科能钻进去,感到有意思,就会产生兴趣,越学越想学,从而养成内在的求知欲——动机。

三、怎样激发学习兴趣?

1.上好绪言课

绪言课是开场白,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能打开学生的眼界。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堂启蒙课是至关重要的。初三学生上第一堂化学课往往有极大的好奇心理,对授课的教师也想急于了解和认识,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讲清楚化学是什么?它研究什么?学习有何作用?怎样学好它?等等问题,把学生领进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在他们的脑海里对化学的第一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今后的化学教学工作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2.充分运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从许多化学家成长的历程来看,他们都非常热爱化学实验,而且无不是通过化学实验取得化学成就的。许多化学老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是特别感兴趣的,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并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把实验中激发的暂时兴趣转化为稳定兴趣,要注意将验证实验改为发现式实验,引导学生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上好每一次学生实验课,使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以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并努力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做到步骤简明,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害怕心理,降低学习兴趣。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是否得法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关系极大。教师是培养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园丁,负有发现学生特长和爱好与培养学习兴趣的责任;化学教师应成为该学科教学的专家,不仅具有深邃而广博的化学知识,而且通晓教育科学理论,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教学。一个教学方法好的老师,不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一个人终身的教益和影响也是很大的。

除了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概念、原理能用简明的语言和生动恰当的比喻表达外,还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而掌握新知识,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还应注意知识归类并训练学生掌握各类化学知识的归类方法,教会他们会看课本,会选重点,会听老师讲课,会记笔记和掌握化学基本技能,防止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兴趣下降。同时,还要创造条件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科教电影,化学实物和图片展览等,这些形象化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获得深刻的印象。

4.结合教材进行化学史教育

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舍勒、普列斯特里、拉瓦锡等十位化学家,可结合教材内容,介绍这些卓越化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在化学上的巨大贡献和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介绍我国在化学上的伟大成就,使他们看到化学研究成果对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舞他们为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并逐渐萌发亲自参加化学研究的愿望,激励他们在化学上力争成才,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就日益强烈,促使他们效法化学家,锲而不舍,刻苦攻读,百折不回,顽

强实践,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视死如归,奋不顾身的攻关精神,学习化学家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敢地向科学堡垒进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化学领域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借以激发学生树雄心,立大志,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踏踏实实地学好化学。

5.介绍生活中的化学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教学化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日常生活现象有学生经常接触而又不能理解的许多问题。通过恰当地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介绍,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正确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同时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必须学好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6.介绍化学新成就

结合教学适当介绍报刊、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化学新科技,化工新建设,新成果;使学生的学习和当前科技发展现状联系起来,从而意识到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也为在化学上许多问题还不能得以解决而产生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认识到学好化学在今后迅猛发展的建设中有用武之地,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7.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对化学有了初步兴趣并积累了一定基础知识后,就会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课外化学读物对他们将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学习兴趣,也可以开扩学生眼界,为更好地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认真地指导,除推荐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化学读物,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外,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好课外读物中的某些化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否则,学生可能因读物选择不当或遇到疑难无法解决,而降低兴趣。

8.开展多种形式的化学课外活动

应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课外活动的开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组织化学专题报告会和化学晚会,组织化学竞赛,组织化学课外小组,开展课外小实验,游园会、科幻电影,教具制作,学习园地和出墙报等形式的活动,或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及其化验室等。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增长他们的兴趣和才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9.注意学生兴趣的保持

初中学生的兴趣是不稳定的,他们对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化学变化是很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可能发生明显的分化。有的学生的暂时兴趣会转化为持久的稳定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自觉学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成绩将不断地提高。而有的学生把化学当成一门要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就会逐渐消逝,成绩自然会下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要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必须在深钻大纲、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用有趣的实验,生动的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包含着矛盾的课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lO.加强目的性教育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时,正面临着众多学科的学习和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对于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分子式,难懂难记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难免会产生一定畏难情绪,加上化学课文有“易读难记没兴趣” 的特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神圣使命,激发他们高度的责任感,以增强其为四个现代化而学习的自制力和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地认识化学知识和技能在我国四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自觉的兴趣是学习中的潜力,带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自觉性强,稳定性高,可发展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治学品质。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和一般号召,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寓目的性教育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之中,促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谈心等多种途径,既教书又育人,寓知识于趣味中,使难记的知识感性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这样学生记得牢,印象深,尤其是活生生的事实能够教育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学习的重要,既启发学生的觉悟,又激发学习兴趣。

11.因材施教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强求一律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把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对有创见的学生,经常表扬,对肯钻研,能动脑筋,爱提问题的学生,予以肯定。课堂上的表扬肯定,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对基础差的学生,要从“双基”上补课,从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经常对他们的作业当面批改,分析错误根源,讲解审题要领和解题技巧,并丁解他们思想上知识上的缺陷,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帮助他们逐渐产生学习兴趣。

12.把学生从分数的重压下解脱出来

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最大束缚就是“分数”的压力,如果为了使学生获得高分而选定一些习题让学生反来复去的练习,那就不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因为学生怕丢分,不敢越出教师的规定。只知道呆读死记,使聪明才智遭到压抑。

13.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能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开动脑筋,探讨问题。当学生在课堂上高高兴兴地吸取知识的时侯,他们要听、要记、要想,又要发表意见,难免有时伸头,有时侧身,有时还要争辩几句。这时教师不要片面强调课堂纪律,要求他们鸦雀无声,—动不动地呆座在凳子上。只要每个学生都能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维,课堂气氛治跃,学生心情舒畅,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不仅能学好知识,而且能发展智力,把“静”和“动”统一在积极思维上,就能保证讲授效果。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没有求知欲,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但是,兴趣又常常是短暂的和可以改变的,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乐趣,把乐趣转化为志趣。学生只有对化学产生了持久、稳定的兴趣,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才会活跃起来,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才有经久不衰的求知动力,才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攀登智力和能力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