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于江湖

刘伯承元帅出生于1892年,在十大元帅中,年龄仅次于朱老总。

一提到刘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会联想到一些闪亮的标签,诸如“川中名将”、“军神”、“刘邓大军”、“军校之父”、“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五虎上将”,等等。

刘帅在抗战时期的50大寿时,被叶剑英元帅盛赞“遍体弹痕余只眼”。1973年,伤病缠身的刘帅因病失去了良好的思维能力,两年后又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代名帅,全靠夫人汪荣华悉心照料。

1976年,这位老帅却在非常时期发挥特殊作用,力助搭档强势复出。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1)

刘帅在南京军事学院

一、刘帅的眼睛

在十大元帅十大将中,刘帅的军事生涯堪称是最长的。

1911年,年仅19岁的刘帅由于家庭贫困,毅然摈弃“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观念,放下锄头参加了川军,一直到1962年以“编外参谋”身份指导对印反击战,军事寿命长达半个世纪。

但是,强如“军神”刘帅尽管很长寿,却也不是百病不生的金刚不坏之身。

在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中,身临一线时间最长的刘帅也是十大元帅中负伤最多的,9次负伤留下10余处创伤其中3次伤情严重:第一次是攻打“鬼城”丰都失去右眼,被德国医生割了72刀;第二次伤及右大腿动脉,险些丧命;第三次左腿受伤损及神经,差点成了瘸子。

两次腿伤刘帅都凭借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而失去右眼对一名指挥官影响更大。

但是,正像击败拿破仑的名将库图佐夫一样,刘帅也靠着一只左眼指挥了无数经典战役,建国后又急流勇退主动向主席要求创建军事学院。然而,长期的征战和多处创伤,还是让刘帅苦不堪言。

1962年10月,70岁的刘帅指导了对印反击战,军事生涯完美收官。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2)

年轻时的刘伯承

二、东北边防之行

此时刘帅年事已高,在战争年代超负荷运转的身体也大不如前。

但是,由于中苏关系从1957年以后逐渐走向紧张,身为“战略小组组长”的刘帅,对中苏边境的关注自然比常人更加敏感。1964年7月,刘帅带着几名参谋人员,轻车简从踏上了巡视东北边防的旅程。

东北巡察的第一站,就是抗战和解放时期老部下陈锡联的沈阳军区所在地。

一行人从沈阳出发,经延边自治州一路北上千余公里到达牡丹江。72岁的刘帅一路勘察地形、了解交通、屯垦和边防情况,还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边境冲突提出了反侵略作战建议。在边境城市绥芬河,34年前刘帅和左权就是从这里留苏归来,踏上南下上海的旅程。

故地重游已经物是人非,左权已牺牲22年,刘帅流露出不胜今昔之感。

随后,一行北上齐齐哈尔、海拉尔,观摩了日本关东军的防御工事。此番长途旅行让刘帅眼压升高眼疾复发,确诊青光眼急性发作,左眼几近失明。尽管经过紧急治疗,唯一的左眼视力还是下降很多。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3)

刘帅晚年

三、挚友陈毅的去世

1967年7月,75岁的刘帅眼疾加重,经总理批准到济南治疗。

北京那么多大医院,为什么还要到济南去治疗呢?当时,刘帅夫人汪荣华听说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一个姓陈的眼科主任,有一手祖传的治疗眼病绝活儿,于是才千里迢迢跑到山东去就医。

但是,刘帅的眼病早已经几十年,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疗起来不是一朝一夕。这位陈主任给刘帅断续治疗了一段时间,但效果却不明显。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建议刘帅去医疗条件好一些的南京、上海治疗。

1972年1月6日,刘伯承最亲密的战友陈毅去世,这对80岁的刘帅是一个沉重打击。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4)

刘帅和陈毅

刘帅和陈毅相识于1926年的泸顺起义,有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并肩战斗在江西苏区。

抗战时期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两人惺惺相惜。1942年10月,刘帅50寿辰时远在华中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发电祝贺“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把刘帅比作古代的名将孙武、吴起、范仲淹和韩琦,可见两人相知甚深。到了解放战争,陈毅还曾经几次给刘帅担任副手。

在陈毅元帅的追悼会现场,几近失明的刘帅一声:“陈老总,我离不开你这根拐杖!”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陈毅逝世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年,失明的刘帅又失去了思维能力。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5)

陈毅、朱老总、刘伯承在延安

四、力助老搭档出山

1976年5月,很多媒体都不约而同发布了同一条消息:

一位首长探望刘帅时,刘帅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在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邓来主持我的追悼会,否则我决不进八宝山,尸体就让孩子们扔进荒郊野外算了。

国内诸多媒体言之凿凿,引用的是日本作家竹内实等人的话,一时朝野皆知。

刘帅和邓公1931年相识在苏区,抗战时期129师政委张浩因病回延安休养,主席于是给129师师长刘伯承派来了新的搭档: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公,两人由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黄金搭档。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12万大军横渡黄河,被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六卅事件”。

“刘邓大军”激战鲁西南、挺近大别山,拉开了埋葬蒋家王朝的序幕。三大战役以后,主席又命刘邓席卷大西南、把红旗插到世界屋脊。新中国成立后刘帅请缨筹建军事学院,“刘邓”才分开。

在一段时期邓公被打倒,失明又失去思维的刘帅却一直屹立不倒,留给世人一个带着墨镜坐在轮椅上的神秘形象。主席启用邓公时给出三条理由,其中一条就是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得力,有战功。

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刘帅的“遗言”又神奇地帮助搭档扭转了局势。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6)

刘邓两家在太行

五、三位将帅离世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桥段。

诸葛亮是否有这样的本事,罗贯中《三国演义》还是陈寿《三国志》都无法还原历史。但是一个卧病在床84岁的刘伯承元帅,却实实在在用一句“遗言”就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980年8月,德高望重的刘帅辞去副委员长一职,安享晚年。

1986年10月,“战将”韩先楚上将、“当世孙武”刘伯承元帅和“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叶剑英元帅先后辞世。按照刘帅遗愿,骨灰分别洒在太行山、淮海大地、南京、重庆和开县赵家场的黄桷树林。

或许,生前“神机妙算”的刘帅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离世还引发了一次地震。

在18天时间连续送走3位老战友,也让和刘帅搭档13年的邓公陷入了沉思。

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晚年刘伯承伤病缠身)(7)

贺龙、刘伯承、邓公在重庆

就在叶帅追悼会不久,邓公、陈云和李先念召开了时长约80分钟的碰头会,秘书们没人知道这次碰头会的内容,只是在会后发现唯一抽烟的邓公面前烟灰缸里,留下了6个过滤嘴烟头。

第二天临时会议上,邓公等三人同时提出了辞职,开始了领导人的年轻化。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