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成画
——我在高粱杆画制作工艺上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闫玉虎
编者按:《郑大文化》今天推送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学生闫玉虎2018年写的毕业论文《秫秸画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这篇文章讲述了他对高粱杆画制作的心得和体会。文章有理论也有实践,有传承也有创新,是一篇难得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好文章。众所周知,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重在“材美、工巧”,一方面借助的是天然材料之美,另一方面是艺术家的匠心之美。“草木成画”,取法自然,又高于自然。淮阳高粱杆画制作体现了艺术家对于材料的运用和巧思,它是典型的艺术创作,每一幅画都倾注着艺术家的心血和劳动。闫玉虎从祖辈那里学到了基本的制作方法,又结合自己在学院学到的雕塑专业知识,对高粱杆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提出了高粱抽丝法、刮边法等新工艺,大大提升了高粱杆画的制作效率和表现效果。如今,闫玉虎已经毕业三年多,仍然在这一领域认真钻研,他将高粱杆画制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立志制作《百鸡图》(目前只是一部分,有这样的设想),挖掘弘扬传统乡土民俗文化,体现了一个年轻人的追求与志向。在今天全社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闫玉虎的探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他所奉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值得广大非遗传承人学习和借鉴。作为一位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大学生,有志于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倾注到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上,推动乡村振兴,为更多人的谋福利,从他身上,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及文化复兴的希望。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
汪振军
2022年2月9日
内容摘要:秫秸画顾名思义就是用高粱杆做的工艺画,产生于明末清初,它是我国众多民间工艺的一部分,它独特地运用高粱杆的天然颜色进行画面的色彩表现,使其在众多工艺画里显得别具一格,现已被我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秫秸画由于工艺流程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在社会上流传较少,所以知名度较低。高粱杆质地坚硬,这种材料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传统的秫秸画画面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索秫秸画的制作工艺,改进制作方法,提高画面效果是让这种古老手工艺在新时代能够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不断地进行探索,在此期间我发现了高粱抽丝法、刮边法等新工艺,让秫秸画的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运用新技术使秫秸画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使这项古老的手工艺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秫秸画;探索;创新;抽丝法;刮边法
前言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而河南又是中原地区的中心,几千年来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因此这里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且种类丰富,品格较高,各种民间手工艺又是这里非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河南民间手工艺众多,但其存在着多而不精的尴尬状况,使我们与其他沿海省份在手工艺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完全不符合我们文化大省的地位,秫秸画作为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在着制作技艺不精,画面效果粗糙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改进传统秫秸画的制作技艺,探索其制作新方法,提高其画面效果,让其适应新的时代,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我们保护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秫秸画概述
秫秸画是汉族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它和剪纸、布贴画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因使用高粱的秸秆作画而得名(秫即高粱)。秫秸画历史悠久,它是从古代高粱花席编织工艺演变而来,秫秸画依秫秸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具有“材美、工巧”的艺术特点。秫秸画大胆吸收中国画、版画、剪纸、雕刻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天趣合一,恰到妙处的意境。在画面风格上,以民间传统工艺为本,努力追求时代特色;在制作工艺上,制作精美,色泽明快,神态逼真,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享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在流行于河南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淮阳县的秫秸画。
淮阳属于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较多。在古代,农业相当发达,高粱曾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这里高粱又叫蜀黍,高粱杆叫做秫秸,所以用高粱杆做的画被称作秫秸画。古代这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高粱——“吃的高粱米,躺的高粱席,住的高粱篱”(箔篱子——一种用高粱杆做的屏风),这首民谣写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高粱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粱杆自古以来都被人们用来制作工艺品,如编织的花席、蛐蛐笼、斗笠等等。而我的祖辈们正是靠制作和出售高粱杆的工艺品来养家糊口的,他们在闲暇之余还利用高粱杆做画,在当地颇有名气,这就是秫秸画的雏形,它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到了清朝中期,我的先人闫平生改进了秫秸画的制作工艺,使秫秸画的画面效果变得绚丽多彩,一改以往的单调乏味。他创造性地利用高粱杆的天然颜色,摒弃了很多工艺画所采用的烙烫的方式,使秫秸画变得独具一格,他所创造的各种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我家具有确切记载的从闫平生起已有七代人从事秫秸画的制作,至今仍在坚持着祖传的手艺。秫秸画的制作流程大概可以分为:种植、阴干、分色截断、秫秸浸泡、压平、刮薄、绘底稿、底稿分解、拼贴成板,做成所需要的元素,最后拼贴组装。由于工艺流程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在社会上流传较少,所以知名度较低,在我的家乡那里泥泥狗早已被广大群众所了解,而秫秸画,就连当地人也所知甚少,所以保护秫秸画这一非遗手工艺,让它能够在当下得以传承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秫秸画制作工艺流程
(一)秫秸画原材料的概述
要了解制作秫秸画的工艺,我们首先要谈一下高粱杆的颜色,我们知道高粱杆的颜色主要分为白色和红色,而红色经过一些自然处理又可以变为黑色和灰色,白色的杆也可以变成黄色和深黄色,所以经过我的总结,高粱杆的颜色一共可以分为五个色系,(如图1各种颜色的高粱杆)它们分别是:白色系、红色系、灰-黑色系、绿色系(比较少)、黄色系五大色系。高粱杆在不同的时间收获会得到不同的颜色,但我们也不能根据高粱杆在生长时所显示的颜色就断定是我们所需要的颜色,因为高粱杆晾干之后的颜色和它刚收获时的颜色是会发生很大变化的,有时甚至会变成不同的色系,而有些颜色必须在高粱生长到特定的时期去收获它,如果错过了那短暂的几天时间,我们在这一茬高粱之中就错过了所需要的颜色,所以高粱杆的选色是一项极富经验的工作,而掌握这个经验所花费的时间十分漫长。
图 1 各种颜色的高粱杆
了解了高粱杆的颜色之后,我们便对高粱杆能制作的图案在心里大概有底了,因为其天然颜色的特性,不可能做到像天然矿物质颜料那样的多样性,这是其局限,但也就是这点造就了它的独特性,我认为材料本身的性质对其所表现的事物至关重要,材料既需要适合作品,反过来作品更需要材料的表现,如果材料和作品相互适合,我们在做作品时便能事半功倍。就高粱杆而言,我认为它适合做的主要是花鸟、动物题材,而表现山水、人物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其难度是不小的。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高粱杆的处理方法,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制作秫秸画要利用的是高粱杆的那层外皮,由于高粱杆的生长结构是圆柱形的,当我们把它劈开压平时便会容易出现劈裂现象,这时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热水浸泡,为的就是让它变得柔软,利于下一步的处理。把高粱杆劈开、浸泡、压平之后,我们就开始下一步工作——去瓤。在原始的制作过程中这一步是最耗时耗力的,以前人们只能拿着刮刀一点一点,慢慢地刮,但高粱杆质地坚硬,很难被刮薄,这就限制了用它做出的画面的精细程度。
(二)秫秸画的粘贴方法
我们处理好秫秸画的材料之后,下一步就要开始绘底稿再分解,然后再制作出画面各部分的素材,之后拼贴成板,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仰仗自然的恩赐和匠人的用心,所以那些关于草木成画的意味才如此难得。
一幅工艺较高的秫秸画需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所需的色泽选用相应的秫秸进行拼贴,这就要求制作者有足够的艺术功底去精确把握画面,并在保持秫秸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融工笔、版画、剪纸、浮雕等诸多门类的艺术手法,点点雕琢、层层过渡。让片片秫秸依画成形,所有接片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成,最终形成无比丰富的层次和色变。
三、秫秸画制作工艺的创新与应用
(一)抽丝法
由于秫秸画质地坚硬,在以前很难处理得很薄,我曾经看到从前流传下来的一幅有小麻雀的秫秸画,翅膀和腹部羽毛的叠压部分足有一厘米厚,这直接影响了秫秸画的画面效果,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传统的秫秸画没有办法做的又小又精致,流传下来的画作基本上都是很大幅的,画面也比较粗糙。所以怎样能更快、更省力的把高粱杆处理的更薄就成了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设计了专用的机器,并获得了成功。
在解决了高粱杆厚度问题之后我又对高粱秆的处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进而又发现了一项更有意义的技术——高粱杆抽丝工艺。要知道为什么说这项技术更有意义,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另一种剪贴画——麦秆画,大家对麦秆画可能都比较熟悉,它与秫秸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画面颜色全部由烙烫和染色而成,由于麦秆处理起来相比于高粱杆要容易很多,因此麦秆画相比于原来的秫秸画的画面要精细、出彩很多,但麦秆画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画面的色彩方面秫秸画做的比它更出色,我们之中如果有深入了解过麦秆画的便会发现,麦秆画的题材基本以花鸟、植物为主,他们做动物也以平贴剪板烙烫的占大多数,而他们用剪成丝做的动物相对来说还是较少的,他们称这种工艺为“毛活”,我曾经去了解过一些做麦秆画的厂家,他们对这些用“毛活”做的画是很排斥的,因为画面里那些动物上的毛发确实是用剪刀一点一点剪的,这种工艺相当耗时。但用这种工艺做出的动物、鸟类要比平贴剪板烙烫做出来的精细很多,也非常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用这种工艺作画对工人的耐心和眼睛有着很大的考验,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麦秆画发展的瓶颈。其实传统的秫秸画的制作方法与之一模一样,只是不用在上面烫色而已,但高粱杆传统的处理方法做出来的材料在厚度上要比麦秆画厚两三倍,做出来的东西也就非常臃肿、呆板,画面效果较之麦秆画差很多,这也是秫秸画在历史上那么长时间内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原因。使得秫秸画在与麦秆画这种制作工艺基本相同的工艺品的长期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在这种形势下我真的为秫秸画没有消失而感到庆幸,我为先人的坚持和传承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也没有机会让这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再次焕发青春。
高粱杆的抽丝工艺简单来说就是从高粱杆中抽取像动物毛发一样的细丝,这种技术的发现成倍的提高了秫秸画的生产效率,这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秫秸画的画面效果更加细腻,更加精致。运用抽丝法做出来的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动物,再加上高粱杆本身的颜色,在画面效果的表现上更是锦上添花。
如图2,此幅画是用高粱杆的抽丝艺法制作而成,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出抽丝工艺在对动物的表现上能做到惟妙惟肖,而且再配合上高粱杆的天然颜色,以及粘贴时加上对颜色的过渡区分,使其画面效果和谐而又生动。
图 2《猫》
(二)刮边法
抽丝工艺的发现让我更加有兴趣、有信心地投入到了秫秸画工艺改进的深入探索中,在这期间我发现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
我从传统的秫秸画制作方法中发现,以前人们在做飞禽时,对翅膀的处理不尽人意,他们所做的翅膀没有过渡色,只是剪了一个形状贴上而已,看起来工艺十分简单,而且效果并不好;也有人用纹路粘贴法去做飞禽的翅膀,这种方法用在做个头比较大的飞禽且画面尺寸比较大的创作上,还是可以有很好的表现效果,但是像一些个头很小的飞禽,比如说麻雀等,如果再使用这种方法,它的弊端便会放大出来,因为这种方法毕竟是层层叠压,对于一个很小的麻雀而言,这样做会导致其翅膀堆的很厚,从而影响画面的和谐。(如图3)这幅秫秸画上的鸟是在进行工艺改进之前制作的,整个小鸟给人感觉制作工艺粗糙,比如小鸟的羽毛给人的视感硬而乱,颜色无章,翅膀叠压导致厚度增高,眼神呆滞。而秫秸画也不可能像麦秆画那样去烙烫,因为它用作做禽类翅膀选用的材料的颜色大都是黑色的,烙烫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起作用,所以这也是一个要解决的棘手问题,经过一番考虑,便选择了在高粱杆上做减法,通过多次试验最后终于成功,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刮边法。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剪好的飞禽翅膀上羽毛边上的颜色刮掉,从而让颜色在翅膀的羽毛上有了一层过渡,使其看上去更有质感。这种技艺的发现为秫秸画制作飞禽的小型化和精致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做花草和昆虫的边缘过渡。(如图4)这只知了就是运用了刮边法使头部背部和腹部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如图6)这幅图是运用了新的工艺制作的秫秸画,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此画中的麻雀要比上一幅画中麻雀的形象生动,这幅画中麻雀的羽毛运用了抽丝工艺,翅膀的处理运用了刮边法,由于新技艺的运用使得麻雀身上羽毛的颜色过渡自然,形象逼真,而刮边法的运用使麻雀的翅膀边缘分明,从而避免了像之前那样由于颜色分不开而导致其腻在一起的感觉。(如图7)这幅《寒雀图》是我在秫秸画的各种技艺都改进之后复制宋代著名画家崔白的一幅画,在这幅画中不但运用了各种新技艺,还在制作树干时吸收了烙烫技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麻雀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形象之一,而崔白的《寒雀图》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在我的这件作品中,我运用高粱杆的自然颜色,凭借其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经过多道程序的加工,力求做出麻雀身上每个部位的结构差异和颜色差异,让人们体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充分展示了麻雀自由和活泼的神韵。
图 3 《小鸟》
图 4《知了》
图 5《红船》
图 6《珍禽图》
图 7《寒雀图》
(三)秫秸画制作工艺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以秫秸画的代表性作品——雄鸡为例来介绍一下在制作秫秸画时对其工艺的创新和应用,雄鸡在中国代表了一种文化,我们各种传统作品与我们祖先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雄鸡自古以来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是一个重要的吉祥物,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鸟类,鸡的吉祥寓意,主要是借用鸡的谐音“吉”,然后再通过与其他吉祥图案的叠加产生更大的效应,比如公鸡牡丹的图案含义是“吉祥富贵”;雄鸡立于石头之上,乃是以“石”谐音“室”,也就是“室上大吉”;还有“大吉大利”等等。而西汉初期,韩婴在《朝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正是因为鸡是可信赖的五德之禽,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由于鸡的这些特征和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所以秫秸画对于鸡的创作是其重要的一部分。秫秸画无论从色彩、质感还是表现手法上,对公鸡、母鸡以及小鸡的表现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我们就以制作公鸡为例介绍一下对秫秸画技艺方面的进一步探索。
首先就高粱杆的颜色而言它与公鸡的各部分的色彩如此相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天优势,它是上天赐予的,这种天工造物的色彩和质感有时用我们的技术是难以企及的,就如谢赫六法里所说的应物象形,放到这里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对所要表现的形式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在做一件写实的作品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对象,而且要尽可能的深入,要做一件关于公鸡的作品,我们肯定要对它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构造和特点要有深入的了解,这类知识我们可以从书上或网上得到很多信息,在这我就不多说了,我要提的是在我们了解了公鸡的身体构造之后我们所要表现的公鸡身上的最重要的东西——羽毛。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羽毛的用处,我估计一提到羽毛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轻便、保暖,这就是羽毛最大的特点,要不是这个特性羽绒服也不会那么畅销。但羽毛的保暖原理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些物理常识,这个原理的大致内容就是说某物体在单位体积内所固定的空气的体积的大小是一个物体保暖性的主要标准,在单位体积内固定的空气体积越大保暖效果越好,反之越差。这就说明羽毛在单位体积内固定的空气体积是相当可观的,而决定这个特性的本质肯定是羽毛的构造造成的,即羽毛是非常蓬松的。上面啰嗦了一大堆我们只为了得到一个结论即——羽毛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它能固定一定量的空气,所以我们在表现它时一定要把它做的能固定空气,不单单只是占有空间那么简单。这就需要我们在制作秫秸画时对其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要突破自身的藩篱,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
由于鸡身上各个部位的羽毛都略有差异,所以我们要对它进行归纳、分类。我个人习惯将它们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鸡脖子和背部的羽毛,它们呈长条形;第二类是鸡腹部的羽毛,它们相对来说比较蓬松;第三类是翅膀,它们看上去比较硬朗;第四类是鸡尾巴,它们一般都长的比较长而且很大。我们在了解了鸡身上各个部位羽毛的特点之后就要开始下一步的制作了,由于传统的秫秸画在制作像公鸡这种羽毛比较多的鸟类时,所采用的都是平贴法,在处理材料时并没有注意到所表现的对象具有自然弯曲的这个特点,只是简单地剪出他们的形状就直接贴在画面上,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画面的呆板,不透气。所以想要把用高粱杆做出的羽毛看起来更逼真,就需要在材料的处理手法和粘贴手法上都做出相应的改进。经过反复的探索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制作方法,下面我就分别介绍一下鸡身上各个部位羽毛的做法。
我就先来介绍一下制作鸡的脖子上的羽毛和背部羽毛的做法,首先我们要先按照它们的形状剪下来,然后把它刮薄,在刮的时候注意羽毛头部的厚度一定要比根部的薄,而且还要把它刮到自然弯曲,这样做出的羽毛向内就形成了一定的弧度,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高粱杆处理弯曲然后再按羽毛的形状剪下来,这样就可以把刮——剪——刮简化为刮——剪,我认为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如果剪完之后不再刮一遍,剪下羽毛形状的高粱杆的边缘是非常锋利的,视觉上没有羽毛的那种轻柔感,所以这一步骤一定不能省,我们不但要再刮一遍,而且还要把边缘刮的很薄,这样才能把其边缘硬朗的线条打破,不但在视感上舒服,我还要再加一感,当我们用手去触摸它时,也会变得柔软,这即是手感,它同样也很重要。当我们下一步往画面上贴羽毛时,我们只需要把其根部着胶就行。由于之前我们对其处理使之具有了弧度,把它粘上去后就会出现一种像桥拱一样的形象,我们按这种方法层层叠加起来,最后的效果就会如我们所愿,它们不仅仅占有了空间,还仿佛固定了空气,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来平贴法所给画面带来的死板透气性差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介绍另外两种羽毛的做法——翅膀上的羽毛和尾巴,因为这两种羽毛虽然在形状上略有差异,但其制作方法却大致相同,所以就放在一起来介绍,这种方法就是分半纹理粘贴法。我们就拿翅膀上的羽毛来说,它的形状就如半个扁而长的椭圆形,我们在制作时就沿着这半个椭圆形的对称线把它剪开一分为二,羽毛的绒是从根部向上向外扩散着生长的,所以我们在粘贴时只需要从梢部向下向内收着粘,就符合其生长的纹理规律,由于我们是把一片羽毛一分为二进行粘贴的,所以我们在处理材料时也是分两种,我们把高粱杆剪成长方形,然后在短边上以一长边的端点为起点向另一边剪成圆弧形,另一种的则与之对称,材料的处理手法依然遵循着刮——剪——刮的步骤,使其处理的具有一定的弧度,在粘贴时着胶部位依然是根部,最后我们把两半组合成一个羽毛,中间粘上羽杆,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做出的羽毛的形象就像半个反着的勺子那样中间高两边低,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形象吗,尾部羽毛的做法与之一样,只不过有时需要在根部加上一些具有过渡颜色的高粱丝(如图8)。
图8 秫秸画制作的各种羽毛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鸡腹部的羽毛的做法,为了与翅膀上的羽毛有所区分,我就另寻了一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就如我们写生时一样,看似鸡身上的羽毛大都一样,但我们必须对其各个部位加以区分,用不同的手法去处理,所以做秫秸画与之有着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鸡的腹部和翅膀上的羽毛都按同一种方法去做,这样做出来的作品就会显得拉不开层次,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理想效果。所以艺术不只是单纯的写实照抄,而是需要我们归纳、总结、再组合,这样的作品才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经过反复推敲,我最后决定用单片折弯法来做鸡的腹部羽毛,简单来说就是把单片高粱杆处理成类似拉长了的“s”的形状,把其中一端剪成半圆形,依然遵循刮——剪——刮的程序把圆头那里刮薄,然后我们在另一端着胶,贴到画面上,最后层层叠加,这样做出来的画面更加生动。(如图9)这两幅画是用秫秸画传统的技艺制作的作品,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其效果还算差强人意,但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比如公鸡的羽毛显得僵硬而没有活力,鸡身上的整体色彩不够鲜亮,整个画面的透气性不够,在这里虽然在有些羽毛的边缘比如说尾巴和翅膀上,他们也做了一些刮边处理,但效果感觉并不如意。(如图10)这几幅图是改进了秫秸画的技艺之后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与之前传统做法的画面的差距,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羽毛的处理变得生动起来,整个画面的颜色鲜艳,色彩和谐,透气性强。让我们看到了新技艺的运用对传统秫秸画画面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9 传统秫秸画制作的公鸡
图10 改进工艺后秫秸画制作的公鸡
四、秫秸画未来的发展展望
秫秸画能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这说明它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的问题和发展瓶颈,特别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变革,以及工业化对手工产品的冲击,使相当多的非遗手工业遭到重创,如果我们不在这时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它还是会走向消亡。一个东西的存在价值是它必定能满足人们的一些精神或物质需求,进而它才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传统手工艺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制造成本偏高,产量有限等问题,让它在与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在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秫秸画亦存人工成本过高,销售价格昂贵,销量有限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敢于变革,敢于突破自己。借助新模式、新思维让秫秸画再一次繁荣,这是我一直的一个梦想,为了这个目标我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始终有一个想法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就是我们来提供各种处理好的材料,让每个人都可以很随意的做出一幅秫秸画,这样既能让这项非遗项目得到有效的传承,又能让人们花很少的钱去体会到手工的乐趣,这样秫秸画就能为广大普通群众所接受,就能为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保障。因此怎样能让每个人都很容易很快的学会做秫秸画就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材料方面都还好说,我们已经有了能大量生产的基本条件。如果我能再找到一种粘贴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仅能让专业人员,而且能让普通人都能做出美丽的画面,这个目标我就一定能够实现。
秫秸画在粘贴丝毛时由于后面的根部会遮挡住画面,所以在颜色过渡时需要制作者有很强的美术功底,而普通人光凭眼睛是无法做到的,如果想要把秫秸画以材料的形式推广出去,这个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在创作时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总结发现了一种很实用,而且很简单的粘贴方法,并且我已经用这种方法做了调查,证明它是有效可行的,我把这个方法叫做双层叠加去形粘贴法。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两层图形叠加在一起的,具体的方法是我们先把两幅一模一样的图案的其中一幅用剪刀沿它的边缘剪下,而后在其最外处着胶,把它粘到另一幅图上,使他们完全重合,使上面的那层图就像书纸一样可以随意翻动,这时我们只需要将上面一层图所画的颜色范围剪下,然后在下一层图上粘上相应颜色的高粱丝,就这样,上面剪一块,下面粘一块,直到最后完成画面。这种方法解决了高粱丝在粘贴过程中遮盖后面颜色分界线的问题,让普通大众能随意制作秫秸画成为了可能。这样就使我们从以前只出售成品秫秸画转化成了出售秫秸画和制作材料两种途径,给消费者们又多了一种选择,从而拓宽了销售途径。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便可能让秫秸画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使其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五、秫秸画对个人毕业创作的影响
我们从秫秸画公鸡的制作方法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对一些工艺的改进中都会加入一些个人的思想和偏好的,因为我本身在大学读的是雕塑专业,当我在改进制作秫秸画的各种技艺时遵循的理念一直都是想把它变成一种立体的、占有空间的艺术形式,因为这些理念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是我每一次探索提供创意的源泉。就像之前的一些艺人在制作鸡嘴、鸡冠和鸡爪时,都是用烙烫的方法画出来的,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喜欢这样做的,我感觉这样做就是在画而已,那样还不如直接画在纸上来的更为生动,我则更加倾向于把它们实实在在地做出来,我感觉那样做出的东西更有分量,视觉冲击力更强,也更具有制作感。因此,我在制作各种昆虫时就选用更为直接的镶嵌法。(如图12)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我就采用了镶嵌法,我们可以看出蝴蝶上每一个部位都不是直接粘上去,而是通过利用各种工具使它们完好地嵌合在一起。正是因为这样,在我的创作中需要借助的工具非常多,各种各样的雕刻刀、冲子、剪刀,有时还必须自己设计制作工具,它们在我的创作中为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我在实现自己的想法时得心应手。这也得益于我在大学时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在我们上泥塑课时,老师总是对我们讲工具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保持工具的整洁、多样性,爱护并保管好自己的工具,当时我不以为然,所做的样子也是为了应付一下老师的要求而已,没想到这种习惯对我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让我对我大学的老师们充满感激之情。我想在大学的学习期间,我们不单单只是掌握了自己本专业的各种技能,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好习惯会影响你整个人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我今年的毕业创作《夹缝的生存》(如图11),就是我和孟老师的经过多次探讨才定下的方案,在这件作品上我不仅仅要展现的是秫秸画的美,还要考虑作品在空间各个角度的视觉感受,我想表现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挤压,所以我就选了非常常见的麻雀作为主体物进行创作,用木块、铁笼进行空间压缩,用秫秸画来表现麻雀,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图11《夹缝的生存》
图12《蝴蝶》
结 语
文化是一种更新,更是一种传承,秫秸画究竟改变了多少,留存了多少,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了,许多手工艺都在历史的兴衰跌宕中模糊的没了细节,它们是在不断地变化中流传下来的,我们也不难看出唯有“变”才能让其自身更有生命力,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去突破传统,创造新思路,我也希望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能投入到秫秸画的传承和创新之中,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便会加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散发出新光彩。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工艺美术的复兴》.装饰,2014.
[2].关松立,林淑伟.《视觉传达对工艺美术产业品牌价值提升的证实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6.
[3].张学渝.《技艺社会史:传统工艺研究的另一种视角》.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李涛.《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艺术科学,2015.
[5].陆金.《对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思考》.新西部,2014.
[6].毕曦文.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关路径》.美术界,2017.
[7].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上海工艺美术,2016.
[8].方晓风.《生产是工艺美术审美的基础》.装饰,2014.
[9].方李莉.《论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民族艺术,2002.
[10].李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装饰,2007.
2018年5月
闫玉虎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闫玉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粱画第七代传承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