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以义致利,经纬天下。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洪商传奇,展现湘商家国情怀的电视剧,《一代洪商》正在央视八套热播。剧中洪江城刘、杨两家百年油号三代人的恩怨传奇,以及一代洪商在历史巨变中的家国情怀和商贾理念,演活了洪商底蕴,令人感怀,更是大开眼界。

大开眼界的还有该剧编剧王少华。为了创作这部剧作,他三下洪江,实地采风,不仅被神奇的湘西文化吸引,被洪油占比世界桐油市场30%的份额惊叹,更被洪商老宅30名家丁一起抬门栓才能关上的后门,打开了历史想象空间。走进斑驳的历史深处,这里是中国当时最开放的古商城,这里桐油飘香,矗立着世界轻工业史上的里程碑。王少华说,历史和文化铸就了故事的“墙壁”。

旅行日志书签售会王少华(编剧王少华谈创作)(1)

旅行日志书签售会王少华(编剧王少华谈创作)(2)

旅行日志书签售会王少华(编剧王少华谈创作)(3)

编剧要做这个时代的手艺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一代洪商》是以商人为主体,讲述商业传奇,展现商业之道的电视剧。您觉得这部剧传递的商道是什么?对当下的商业发展有什么启示?

王少华:每个历史阶段都不一样。我个人觉得现在的商人跟刘云湘那个时候的商人在某些方面已经有点变异。中国文化在当下商人身上体现得比较少,而刘云湘那一代商人大多出自名门,接受的是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下一代都有一个传承。这种传承既是商业精神上的,也是文化思想上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家国情怀。虽然刘云湘那个年代是动荡的战乱年代,跟我们当下和平、安宁的年代所处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也不一样。但我觉得当代商人应该的这种家国情怀还是要有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创作过很多主旋律题材的影视剧,也获得过“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肯定。在您看来,主旋律剧作未来创作的突破方向在哪里?

王少华:《一代洪商》在央视播出以后,是我在央视播出的第六部片子了。把握好主旋律创作这是要下真功夫的。好的主旋律剧一定是上下都接受、都喜欢,主题很高,但又很平民化,这个是最难的。编剧是一门手艺,我们是手艺人。在我看来,手艺人是没有朝代的,但是手艺人必须有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手艺,需要我们亮出什么样的手艺,我们要跟上这个时代,否则你就会被时代淘汰,这个大方向是不会随时间改变的。

另外,不管写什么题材,编剧都要掌握一点,你怎么能写入人的心?这是最关键的。人有七情六欲,你只有把他当个人来写,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东西。现实题材是最不好写的,因为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它却最能入观众的心,所以我认为文学艺术最终还是要走现实主义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