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曾学到什么,那就是:爱,让我们明白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但战争,让我们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样。——克莉斯汀·汉娜 《夜莺》

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其实,在现实的战争中,女性从来无法逃避,她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其中,经历战争残酷的洗礼,然后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最终成为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另一个人。

美国作家克莉丝汀·汉娜创作的女性题材小说《夜莺》,讲述了二战期间一对法国姐妹的成长故事。这部书凭借强大的洞察力和直抵人心的叙事风格,霸占《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长达52周,有140个版本,热销5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受到全球读者的热烈追捧。畅销书《大象的眼泪》的作者沙拉·格鲁恩,评论此书说:“这是一部文笔优美、内容丰富的作品,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爱情以及战争的残酷审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克莉丝汀·汉娜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

夜莺战役(夜莺战争让女性成长)(1)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让两姐妹之间产生无法弥合的裂痕

薇安和伊莎贝尔·罗西诺是一对亲姐妹,共同生活在法国的一个乡间小镇上,她们的父亲朱利安·罗西诺住在巴黎,开着一家小型书店。

曾经是诗人的朱利安参加了一战,战争带给他无法治愈的巨大心理创伤。在两姐妹的母亲因病离世后,朱利安一蹶不振,天天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无心打理两姐妹的生活,于是,他把尚未成人的两姐妹送到乡下的祖屋居住,并委托一个“恶”管家照料。

结果,姐姐薇安不到十六岁怀孕,十七岁就结了婚。婚后两个月,薇安不幸小产,失子的哀伤让她沉浸在无法自拔的低迷情绪中,完全不理会才四岁多、只会哭哭啼啼缠着姐姐的伊莎贝尔。随着时间的增长,两姐妹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情感裂痕,她们相互憎恨、相互埋怨,即使后来都长大成人,也几乎无法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之下。

父亲朱利安曾十数次将无人照看的伊莎贝尔送去寄宿学校或女修道院,但伊莎贝尔每次都因其任性粗鲁、自行其事又不服管教的强烈个性而被退学,伊莎贝尔被迫去巴黎找父亲,她渴望父爱,想与父亲一起生活,却又被父亲快速地打发到姐姐薇安身边。

父亲一直不肯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两姐妹无法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都对他充满了怨恨。

但姐姐薇安比较幸运,她遇到了深爱她的丈夫,慢慢从童年缺爱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变成了贤妻良母;而伊莎贝尔彼时尚年轻,未经世事,仍然保持着直率冲动和叛逆的性格。

此时,战争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天天争吵不休的两姐妹身边,薇安的丈夫被迫离开家乡,走上战场,家中只有两姐妹和薇安的女儿苏菲。前方,等待她们的将是什么呢?

战争改变了一切,性格迥异的姐妹俩对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法国军队不战而降,德国人占领了巴黎,紧接着又来到了姐妹俩所在的乡下。德国人把法国人民吃、穿、住、用所需的物资都劫掠一空,姐妹俩和其他法国人一样只能靠配给卡购买有限的食物,天天忍饥挨饿;到了冬天,没有足够的保暖衣物,只能将家中所有旧衣物被褥拼凑缝补之后勉强度日。

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姐姐薇安一直保持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她尽己所能地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同时被动地照料着征用自家卧室的德国军官贝克,贝克告诉薇安,她的丈夫做了战俘无法回家。虽然知道贝克是敌对的一方,但在贝克自律、温文尔雅又充满关心的行为中,薇安慢慢动摇了,她不仅接受了贝克的好意,还差一点爱上了他。

但伊莎贝尔的态度截然不同,一向叛逆不守规矩的她变得兴奋起来,她憎恨德国对法国的侵略,时不时想挑战德国人,并从中寻找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一个偶尔的机会,19岁的伊莎贝尔结识了立志反抗德国的贾约丹,伊莎贝尔对贾约丹一见钟情,爱上了他,并希望跟他一起从事抗争德国人的行动,但贾约丹认为伊莎贝尔太年轻,他抑制住自己的情感,悄悄地离开了伊莎贝尔。伊莎贝尔虽然伤心,却没有放弃抗争的念头,她找到机会,瞒着姐姐和其他人,帮助反抗组织秘密从事派发宣传单的活动。

反抗德国人的行动越来越深入,伊莎贝尔终于再次见到了贾约丹,他们一起策划营救英国和其盟军飞行员的行动,行动的代号叫“夜莺”,伊莎贝尔的姓叫“罗西诺”,其法语的意思就是夜莺,夜莺是一种鸟,专门在夜间发出动听悦耳的鸣唱。伊莎贝尔夜行晓宿,她不畏严寒,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带着飞行员们,穿越横亘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比利牛斯山,到达西班牙境内的英国领事馆。夜莺开始唱歌了。

殊途同归,发自内心的爱让亲情、友情、爱情都得到和解

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德国人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他们解除了投降的维希政权,全面占领法国,把居住在法国的犹太人强行带离家中,将他们驱逐到各地的集中营,但在法国出生的犹太儿童暂时不在此列。薇安的儿时伙伴蕾秋是犹太人,她离开前,请求薇安帮忙照顾自己唯一幸存的儿子艾瑞尔,虽然知道这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但同为母亲的薇安无法拒绝好友的托付,她想尽一切办法将艾瑞尔留在家中。

伊莎贝尔回到家乡,在一次解救行动中,无奈将受伤的盟军飞行员带到了姐姐家的地窖里,他们的行踪被住在家中的德国军官贝克发现,薇安情急之下,和伊莎贝尔同时动手杀死了贝克,但贝克死前也开枪打伤了伊莎贝尔。薇安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妹妹,悔恨自责不已,她亲自动手缝合了妹妹的伤口,并嘱托带走妹妹的人要细心照顾好她。姐妹俩之间曾经存在的巨大裂痕在此刻开始一点点弥合。

同时,伊莎贝尔在从事“夜莺”的行动中,发现了父亲的真实身份和动机,原来他表面上为德国人工作,实际上暗中参加抗争组织的活动,伊莎贝尔之前派发的宣传单上的内容就是父亲所写,为飞行员们编造的假身份证也出自父亲之手。战争开始后,他执意要将伊莎贝尔赶离自己身边,是为了保护女儿,不让女儿陷入危险的境地。伊莎贝尔终于与父亲达成了和解。

但没多久,伊莎贝尔被德国人抓住了,经历了自己从未预料过的严刑拷打。父亲为了解救伊莎贝尔,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德国人一直想抓的“夜莺”,父亲被德国人枪决,伊莎贝尔被关入了集中营。

此时,居住在乡下的薇安,从德国人驱离犹太人的行动中看到了他们的残忍和冷血,她的母性、她的同情心被激发出来,除了艾瑞尔之外,她开始主动拯救社区中的其他犹太儿童,并将他们妥善安置在修道院中,还兼职教师一职,教孩子们学习,薇安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夜莺”。

但恶运还未远离,另一个德国军官住进了薇安的家中,他既冷酷无情又残暴,他以遣送艾瑞尔去集中营作威胁,强迫薇安献身自己。为了自己的女儿苏菲和好友的儿子艾瑞尔能生存下来,薇安不得已选择了屈从,她怀上了德国军官的孩子。

终于,盟军取得了胜利,解放了集中营,伊莎贝尔拖着残破不堪的病身回到了姐姐家,在这里,她见到了自己的心爱之人贾约丹,他尽情地说出了自己对伊莎贝尔的爱。薇安的丈夫也回到了家乡,他心知肚明薇安腹中的孩子是谁的,但战争中生存艰难的事实和对薇安深沉的爱,让他决定将一切真相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写在最后:

读完结局,泪眼婆娑,长吁一口气。

战争是生与死的较量,残酷又带血腥的场面似乎与女子柔弱的本性格格不入,但女子在无可回避的情况下不得不勇于面对,并迫使自己艰难成长,同时,女性的独立意识与母性的光芒也开始交相辉映,给绝境中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

夜莺,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象征着自由歌唱!

战争很残酷,但人性的美好从未消失;心中的伤痛会愈合,而爱持久不衰。

爱,就是人类的最终希望,不管它是具体哪一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