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奇艺热播的民谣音乐竞技综艺《我们民谣2022》中,张亚东以“民谣朋友圈好友”身份加盟。日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张亚东表示,能以民谣好友的身份参加《我们民谣2022》是自己去年最开心的事情。“来节目的初衷就是去当一个好听众,为民谣音乐助力,没想到收获最大的其实是我,民谣把我带回到了最初喜欢音乐时的那个状态。”

张亚东歌曲20首精选(民谣带我回到最初喜欢音乐时的状态)(1)

张亚东以“民谣好友”的身份加盟了《我们民谣2022》。 受访者供图

请忽略我对全新听感的大惊小怪

新京报:这次来参加《我们民谣2022》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张亚东:之前我不太追民谣,和节目里的音乐人都不熟悉,缺少那种一起陪伴一起成长的经历,如果节目中我有大惊小怪的表现,正是因为他们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听感。跟他们私下聊天仿佛是在另一个时代,没有音乐术语,没有商业逻辑,不被表象迷惑,不为欲望贴金,太有意思,不知不觉间切换了我的频道,让我看见了另一种创作和生活的方式。

新京报:我们也看到节目中你经常听歌的时候很感动,录制中,有没有哪一幕或一首歌让你最有触动?

张亚东:最触动我的一幕是周云蓬演唱《九月》,我感觉到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像是站在一个黑洞的边缘想抗拒却被紧紧的吸附着,大概也只有在死亡气息漫开之时才能感受到那种壮美。还有张玮玮的《米店》,这是一首经典的三拍歌曲,优美的旋律伴着吉他的波动,缓缓而过,令人心驰神往。“我会洗干净头发,爬上桅杆,撑起我们葡萄枝嫩叶般的家。”飘摇脆弱的家园,在不能稍息的生命之河流淌,而身处世界乱象之中小心翼翼支撑着家园的我们是如此相像,如此的贴近。如果说民谣是最初,也是最后,我不怀疑,因为它剔除掉了那些在出生、死亡之间本以为很重要的东西。我想,这可能也是一些民谣作品不能大热的原因之一,因为人们总是习惯逃避重大问题。

新京报:节目汇集了不同年代的很多民谣音乐人,就你个人而言,你最期待看到谁的作品演绎?

张亚东:我对每一首歌都是认真听、认真感受,没有预设立场。年轻民谣音乐人的作品和演绎路径清晰,易于理解。就舞台表演来说,我很期待看钟立风的表演,看他略显笨拙的步子,听他一惊一乍的嗓音,再看着台下无所适从的年轻观众,有种莫名的兴奋和鼓舞。

刚接触民谣时,生命好像突然有了意义

新京报:你还记得自己最早接触民谣时的情景吗?

张亚东:就是第一次看见吉他的时候,第一次有强烈的表达欲,生命好像突然有了意义。

新京报:在你个人的成长中,有没有一首或者几首民谣带给你的影响最大?

张亚东:听过太多好民谣,比如小时候学会的《兰花草》,那时候对歌词和调式完全没有任何见解,随便拨弄几个简单的和弦,唱几个浪漫的句子,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大背景下简直就像天籁一样悦耳。影响是一定的,它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新京报:在你成长的阶段,民谣的状态是怎样的?

张亚东:只知道当时自己是那种初学者的状态,行动多于思考。

新京报:如今再听到当年一些有记忆的民谣歌曲,会和当年的心境有何不同吗?

张亚东:会有很大不同,像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的《Suzanne(苏珊妮)》,我认为现在才算真正理解了这首歌的内涵,这是纯个人的体验,从耳朵愉悦到心灵共鸣的转变。

张亚东歌曲20首精选(民谣带我回到最初喜欢音乐时的状态)(2)

在张亚东看来,这些年民谣的内核一直没有变,始终在捕捉那些触手可及的闪亮。 受访者供图

我眼中的民谣是“多愁善感”的

新京报:当下的民谣,你认为和当年的民谣有何不同?

张亚东:仅对国内民谣而言,现在的歌词比当年更深刻、更有层次,而旋律则随着听觉习惯的改变变得更流行化,个性不足。最初的好多歌都很清纯简单,现在不同,比如万晓利,他的歌会在温暖优美中夹杂着丝丝寒意,让我们面对不完美的现实仍然有宽慰的能力。节目中万晓利有一首原创作品《南庭时光》,我特别喜欢,民谣的内核一直都没有变,它始终在捕捉那些触手可及的闪亮。

新京报:回顾我们的民谣发展,你认为民谣和时代的关联性是怎样的?

张亚东:过度追求商业价值让如今的主流音乐风格狭窄,标准单一,而职业音乐人多数都会不知不觉的去往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崇尚难度、技术、新奇。民谣作为一种更加贴近生命、情感的创作,与其他形式的融合度都不高,你不能强行给他配上一个华丽编曲,一个非常漂亮的乐器技巧用在一个平凡动人的歌曲里会显得突兀,情感上难以接受。如何在重视作品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接纳“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是民谣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想和时代融合更恰当,关联更紧密,需要大家更多的努力。

新京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理解的民谣,是什么?

张亚东:特别难回答,只用一个词概括的话我觉得民谣是“多愁善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民谣究竟是什么而争论不休,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民谣是什么只有民谣自己能回答。

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