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1)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是一张白纸,没有是非观念,不懂社会规范,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需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初入“社会”,孩子会有很多不适应和冲突,但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路上必须要克服掉的,他将逐渐学习和按照社会规范来理性思考和做事,将自己融入到更大的社会中,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一种文化。

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会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适应社会的过程。

人格发展(或称个性发展)容易理解,而社会性发展,是国外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提出的概念,它是一个和人格发展互相交叉的概念。

“社会性”与“人格”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外延中,都会涉及到情绪、情感、自我概念、气质、动机、道德品质等内容,但是人格侧重从个体角度,考察每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稳定的特征,社会性则侧重从人际关系角度探讨每个人在与别人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2)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就是他长大成人的标志,关系到其个性化发展和生存能力。这个话题说起来好像很庞大,其实父母分解开来,从这七个方面入手,就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

1、 自我评价

2岁左右的孩子会进入一个自我意识爆棚期,5岁时大多数孩子都能进行自我评价了,7岁以前,孩子能对自己进行更多的评价了,但大部分都局限于对外部特征的描述,比如说“我很漂亮”“我爱唱歌”等等。对自己的性格等方面则没有更深的认识,不太可能说出“我很外向”这样的话,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对他的评价尤为重要。

应对:家长应对孩子采取客观的积极的评价,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对他的成长十分重要,尤其不要盲目比较。

2、 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绪体验从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屈、自尊、羞愧)不断深化。

表现比较明显的有三点:一是差不多在3岁左右就具备了自尊感,能从他人的评价和肢体语言、眼神中感到自己是否被喜爱;对他人情绪理解更敏感,比如看到别的孩子哭了会主动分享玩具等;3岁以上的幼儿还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或是躲避惩罚,或是暗中抵抗父母。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3)

应对:父母应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尊感,不当众训斥和嘲笑,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施以援手;在情感方面,教会孩子去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行为去应对;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不过度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3、 自我控制

孩子是否拥有自控能力,也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对他们忍耐力、韧性的一种考验。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能抵御住眼下不必要的诱惑,更好地为目标而奋斗。

但这种自控是有年龄限制的,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谈这些还为时过早,而5岁以上的孩子能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了,虽然很弱。

应对: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是分年龄的,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这点并不适用,家长还是要尽量满足宝宝的基本生理需求,5岁以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了,但也要求循序渐进。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4)

4、 性别认同

产生性别角色认同,并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去适应社会,这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儿童想要被社会所接纳和融合,就需要按照自己的性别特征去认知和生活。

2岁左右他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男女有别,等到5到7岁孩子才能更加理解性别的涵义。父母在此期间要做好辅助工作,很多性别认同障碍的发生,都是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应对:满足幼儿的性别偏爱,比如让男孩子玩小汽车,女孩子玩布娃娃等;不随意破坏孩子的性别意识,就像有的宝妈给小男孩穿裙子,而一直喊女儿为“儿子”,孩子小还不具备分辨能力,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性别认识偏差。父母细致耐心的教导,才不至于出现男孩子“娘娘腔”,而女孩“假小子”的现象。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5)

5、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会围绕着玩具展开抢夺大战,这时就会出现一些诸如推、搡、拍等攻击行为。等到孩子再大一些,攻击行为不再那么“幼稚”,而是升级迭代了,比如他们会拉帮结伙孤立小伙伴,或者在言语上攻击别人,给他人起绰号等等。

这一方面和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对于攻击行为特别强的孩子来说,他可能正在遭受家庭变故,或者父母对其漠不关心,都会加剧攻击行为。

应对:父母要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有所警觉,教会其分享和互助,对孩子的严重暴力倾向要及时喊停,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给孩子提供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不打骂孩子,夫妻之间和睦相处,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长大。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6)

6、 道德规范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他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是非观念,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更多是以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甚至只是凭感觉;他律道德阶段,孩子会严格遵守规范,比如在幼儿园接受所有的法则,绝对服从,非黑即白,不懂变通;自律阶段要等真正上了小学之后才逐渐完善,能具备较为完备的是非观念了,懂得道德规范。

应对:幼儿的道德规范是逐渐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在初始阶段家长不要太心急,不要总以大人的道德观念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贴标签”,而是引导孩子的行为走向,等到大一些了就需要向其灌输道德规范了,并要求孩子去严格遵守。

7、 同伴关系

在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中,同伴关系是在亲子关系外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第一种“外部关系”,十分重要。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孩子智慧化程度的提高,与同伴玩耍协作将成为必经的过程。他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大人,而开始从同伴中学习合作、责任、分享,并从中获取快乐。

应对:父母要留意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同伴关系变化,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友好互动模式,对同伴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及时解决,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7)

那么,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如何要怎样判断呢?来看一下这些指征,你家孩子都达到了吗?

美国心理学会儿童的“社会化”诊断标准

a.至少有一个同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b.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c.做了错事,并造成了坏的结果,但能在不被人发现时主动认错。

d.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e.对周围的人表示关心,分享自己与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一般来说,在上面的5条中,6岁以下的孩子应最少满足1条;7-12岁的孩子应最少满足2条;13-18岁的孩子最少应满足3条。如果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说明其社会化程度不足,家长可根据指征更有针对性地去指导。

不让孩子自成一座孤岛,是每个家长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里面涉及的教育层面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主要看家长到底有没有耐心进行指导,在这个人人都觉得孤单的世界,别让还孩子长大后真的变得那么孤单。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怎么改善 宝宝人格的社会化发展(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