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上一边文章讲过,伯牙子期二人偶遇相谈甚欢,遂结拜为兄弟,他二人谈论正酣时,东方发白。

船上的水手们准备开船,子期准备告辞,伯牙说:兄弟啊,咱兄弟二人相见恨晚,你陪我去晋国吧,到时候引荐你认识晋国国君。

子期:“家中还有两位老人呢,他们年纪都大了,恐怕是不能和哥哥随行 啊”

伯牙说:“既然这样,兄弟你回去禀告二位高堂,然后直接去晋阳找我去吧”

子期:“哥哥哎,我真不敢应允,假如我回到家中,父母不许,哥哥岂不是在千里之外每日等我,我的罪过不就更大了吗”

伯牙:“兄弟真是至诚之人啊,哥哥我实在感动,明年中秋节前后五六天,还是我去看兄弟你吧,顺便拜访一下二位高堂,”

子期:“好,来年中秋节前后几天,我每日在这里等哥哥您”

就这样兄弟二人在船头洒泪分别。

伯牙为什么喜欢弹琴(伯牙因琴声结交挚友)(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了秋冬,不觉来年春夏已来,伯牙心中想念子期,想着中秋节将近,于是乎奏明晋王,准假还乡,晋王应允。

于是乎,伯牙驾船水路而行,一路之上颇为盼望,这日,正是八月十五,说来也巧,大船慢悠悠地转过一道弯,伯牙便看见了去年与子期相会的那道山崖,停好船后,伯牙立在船头,心中思绪万千,想着去年知己相逢,甚是感动,现在又来到这个地方,更是思绪万千,但是子期为何没有踪影,难道他爽信不成?

伯牙转念又一想: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这么多,我又不是开着去年的船,他怎么会认得呢,去年我是因为弹琴才见到知音的,今年我也弹奏一曲吧,子期听到琴音必来相会。

于是,伯牙将琴摆在船头,才拨动琴弦一下,便觉得商弦有哀怨之声,伯牙停下来,说:子期必定有事,去年他说父母年高,想来不是父丧,便是母亡,他为人至孝,所以才不来的,来日天明,我亲自去一趟吧。

次日天明,伯牙登崖而上,登上崖后,才看到道路阡陌纵横,却不知道走哪条路了,正在慌乱之时,来了一位老者,伯牙连忙上去问说:“老先生,我有一个朋友住在此处,今天来访友,登上崖来,才知这么多岔路,我一时着急,特来询问”

伯牙为什么喜欢弹琴(伯牙因琴声结交挚友)(2)

老人回答:“大人不知往何处去无大碍,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这些庄户们不是亲朋就是我的好友,大人只需说出朋友的名姓,我便知道是哪一家了,”

伯牙说:“我寻访的朋友姓钟,名子期”

老人一听,不知道为何眼泪掉了下来,说:“大人要是去别家到是能去,要去钟家,便不要去了”

伯牙忙问:“为什么呢?”

伯牙为什么喜欢弹琴(伯牙因琴声结交挚友)(3)

老人说:“你找的钟子期,是我的儿子,去年八月十五晚上遇到了晋国大夫俞伯牙大人,二人非常情投意合,临走的时候,还给了我儿子两个大金元宝,我的儿子子期便用这钱买书攻读,我也没有阻止,他白天辛苦砍柴,晚上通宵苦读,把心力耗尽,三个多月前,已经亡故了”

伯牙听言,顿时泪如雨下,大叫一声,一头栽倒在地下,钟老先生用手搀扶,问旁边随从,此人是谁?

随从说:是俞伯牙大人。

钟老先生:“原来是我儿的好友”

过了一会伯牙苏醒了,与钟老先生施礼,称呼为大伯。

伯牙问:“大伯,子期现在葬在何处”

钟老先生说:“子期临终之前说,我与晋国大夫有约,人不能失言爽信,我死后把我葬在崖头之上吧,刚才大人来的路上,有一丘新土,便是我儿的新家”说罢又掉起了泪。

伯牙为什么喜欢弹琴(伯牙因琴声结交挚友)(4)

随后伯牙与钟老先生到了子期的坟前祭奠,伯牙掏出琴来演奏了一曲自己现编写的曲子:

忆昔去年秋,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随即,伯牙把琴举起来,重重地摔在祭台上,摔得粉碎。

钟老先生问:“贤侄为何摔琴”

伯牙哭着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又道:“子期就是我,我就是子期,现在子期已逝,大伯和伯母随我走吧,去晋国颐养天年,”

钟老先生拜谢。

伯牙为什么喜欢弹琴(伯牙因琴声结交挚友)(5)

人这一生中,总会交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希望大家都能交到俞伯牙钟子期这样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