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今天,我们一起走在温暖的回家路上, “春运LOG”即日上线。在春运期间,我们每日推出一篇温暖故事,陪伴团圆路!
春运LOG来了,看看老乡们回家带了啥?
春运第一天的广州火车站虽还未到客流高峰,但已经比平日热闹了许多。下午2点记者来到火车站东广场发现,已经有不少返乡的人提着大小包裹在等待了。在栏杆分隔开的临时候车点里,候车的人三三两两地聚拢在一起,或是打牌,或是聊天,有的还铺开了地铺小憩……尽管乡音不同、目的地不同,但每个人神情所传达的喜悦是共通的——回家了。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共通的记忆,回家的行囊则是记忆中烙印深刻的一笔。鼓鼓囊囊的包裹里,是过去一年的收获,也寄托着给遥远亲人的想念,在候车的广场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囊故事”。
广场上,河南三门峡人老薛坐在6小时候车区一角和工友聊天,和他一起的还有占地三个平方米的大大小小18件行李,其中最大的是棉被,最小的是他和工友的“干粮桶”。 他们今天刚刚从vivo产业园做完年前最后一次完工,大家坐大巴到火车站,等待开往郑州方向的列车。
在一旁倚着栏杆的何叔,默默地抽着烟。何叔告诉记者,这次回家的行囊他带了一箱的杨桃,“平时很少买这种水果,这次是女儿想吃才买的。”何叔的女儿今年27岁,如今已在湖南张家界结婚、生子,在家乡的山城里,很少能吃到这种酸酸甜甜的热带水果。
同样去往湖南的还有王姐,体形挺瘦弱的她却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塔吊工人。今年她为在常德老家的姐姐买了一双高跟女士鞋,姐妹俩一年没见,过年有很多的家常要唠。“我老公劝我,过年了也给自己买一双新鞋,我说我平时工作也穿不上,还是算了吧。”王姐笑了笑。
家乡在四川的小龚并没有带多少行李,唯独把自己的钓竿给带上了,“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去钓鱼,过年回家可得好好过把瘾。”身为垂钓发烧友的小龚已经约好了自己儿时的好友一起去家门口的池塘钓鱼,身为80后的他在广州已经度过了近20个年头。
出生于潮汕的赵女士则带了两个潮汕工艺制作的红灯笼,这是带给在湖南的公公婆婆的礼物,“在潮汕传统里,春节一定要在门口挂灯笼,象征着一年的好兆头。”赵女士希望这份来自南国家乡的温暖,能给自己的大家庭带来安康、幸福。
【记者】吴扬 徐勉
【校对】吴荆子
【作者】 吴扬;徐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深度~南方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