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管理办法的通知。《广州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提到,乘车码也可享受票价优惠。并且,每轮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措施实施时间不低于3年。《管理办法》还新增加了低收入居民的特别优惠,确保普通人群可负担日常公共交通支出。

范围:不涵盖便民车、定制公交等特殊线路,乘车码可享优惠

《管理办法》包含哪些公共交通方式?记者了解到,《管理办法》涵盖市交通运输局统一监管的编码公交线路(属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属地管理的公交线路,由属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广州市域范围内地铁线路、有轨电车、APM线及广佛线路,和水巴线路。《管理办法》提到,常规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措施应涵盖上述全部线路。需要注意的是,便民车、定制公交等特殊线路不在涵盖范围内,城际铁路也不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范畴。

除整体性常规票价优惠措施外,广州地铁集团及各公交企业可根据客流情况自行制定本企业特定线路的临时性或阶段性票价优惠措施。

《管理办法》扩大了优惠覆盖面,乘车码也纳入可享优惠范围。《管理办法》提到,票价优惠应遵循普遍性原则。也就是说,除指定的特殊人群外,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措施对全体乘客适用,乘客可通过羊城通实体卡、NFC虚拟卡、乘车码等电子支付方式享受票价优惠,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

此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广州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管理办法》公开征求的意见中提到,目前广州市正在开发统一的“广州公共交通码”,可乘坐公交、地铁、水巴等不同公共交通方式,正在羊城通APP上测试运行,待稳定后再正式应用。同时,乘车码和实体卡在支付方面各有优势,使用群体也各有侧重,不适宜因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而对不同乘客采取差异化优惠。

广州公交车地铁绿码乘车(正式确定广州乘公交)(1)

人群:除特殊人群外的普通乘客,设“兜底”优惠

《管理办法》提到,除广州市内中小学生,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及优抚对象等人群,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含外埠老年人)、残疾人,广州市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特困供养人员),市政府明确的其他特殊人群外,其他乘坐公共交通的普通乘客可享受常规的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措施。

《管理办法》也为低收入人群设置“兜底”优惠,其中提到,经常性公共交通出行乘客平均支出占广州市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则上不超过4%。据2020年统计数据,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304元,经换算,经常性公共交通出行乘客的公共交通出行支出原则上不超过227.68元/月。

特殊人群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政策

广州市内中小学生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羊城通学生卡后,可半价乘坐公共交通;符合免票政策的儿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

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及优抚对象等人群,按照相关规定凭相关证件或羊城通特种卡,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含外埠老年人)、残疾人按照相关规定凭相关证件或羊城通特种卡,可免费或半价乘坐公共交通。

广州市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特困供养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可优惠乘坐公共交通。

市政府明确的其他特殊人群,可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公共交通票价优惠。

相关链接:为何将每月乘坐公共交通超过15次的定为经常性公共交通出行乘客

《管理办法》附则中提到,经常性公共交通出行乘客是指每月乘坐公共交通超过15次的乘客群体。为何规定为15次?

市交通运输部门此前回复,一次出行行为一般包含往返两个趟次,对于以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乘客来说,一周左右时间的出行次数就可以达到15次,以一个月30天来计算,日均出行仅仅0.5次,因此,将每月乘坐公共交通超过15次的乘客群体定义为经常性公共交通出行乘客是合适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卢梦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高鹤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马俊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