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

“苦恼人”的笑

1月20日,大寒。

春节临近了,重庆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市长寿区云台镇的街道两旁已摆满年货,大红的春联、灯笼映红了整条街。而拱桥村村民杨杰成却没急着去“赶场”,他刚刚悠闲地喂完了二十几只鸡,脸上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打开冰箱,冷冻室里塞得满满当当,年货食品早已备好。“在主城打工的儿子这两天就要回来了!”他和记者聊着家常。

可谁曾想,两年前,老杨还是一个“苦恼人”呢?

拱桥村是市级贫困村,也是长寿区十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7年,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杨杰成还住在土墙房里,身体状况不佳,思想包袱更重。就在那一年,长寿区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3)政协机关结对帮扶云台镇,区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4)政协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5)主席张华挑起联系拱桥村的担子,并成为杨杰成的“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协调引进扶贫项目、带动扶贫消费、组织委员参与精准帮扶……随着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6)政协帮扶的扎实推进,拱桥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老杨的生活也变了样。

杨杰成说,2019年,张华带领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7)政协一班人不仅帮助村里解决了20多万斤“胭脂红薯”的销售问题,让村民们都增了收,还在他家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他申请扶贫贷款3万元用于发展生猪。“审批手续年后就可以办下来”,老杨乐滋滋地请记者参观他刚建好的猪圈:“今年计划养10头猪!”

如今的杨杰成,和90岁的老父亲一起住在经过D级危房改造的新房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幸福路”通到家门口

辞别杨杰成,记者前往五华山上海拔近千米的贫困户周贵华家。三个月前,张华在赴拱桥村蹲点督导脱贫工作时,上山的路还是凹凸不平的机耕道。现在,刚刚硬化完工的一条5米宽的“四好”路一直通到了周贵华家门口。

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8)政协的帮扶,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军介绍,除了抓这条路的整修进度,张华还多次现场办公,研究将山坪塘整修作为拱桥村7组的饮用水源地,解决了170户人之前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路通了,水有了,周贵华一家也脱了贫。周贵华和他72岁的母亲邀请记者参观他们新建的厨房和厕所。“散养在林子里的5头牛、刚买回来的两只猪仔,还有20只鸭12只鸡……”驻村干部说,周贵华现在靠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和务工、家庭养殖,一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一家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临别时,驻村干部们再次为周贵华加油鼓劲。

春草池塘处处蛙

脱贫攻坚中的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政协力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各行各业的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0)政协委员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长寿区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1)政协委员王正伟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双龙镇红岩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王正伟正沉浸在春节前的忙碌工作中。他说,2019年红岩村脱贫4户7人,实现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对于去年5月主动请缨驻村扶贫的王正伟来说,这也是最令他自豪的一份“委员作业”。

虽然驻村时间不长,但王正伟的工作日志里却已写满沾满泥土芬芳的扶贫故事。

站在返乡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2)创业青年张宏波家的养蛙池旁,王正伟忆起往事,历历在目:去年,张宏波准备养殖虎纹蛙,却在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等问题上卡了壳,经王正伟积极“穿针引线”,该项目得以顺利启动,占地20余亩的养蛙场,当年产值约10万元,还吸纳了3名贫困村民务工,张宏波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下一步有扩大规模的打算”,张宏波的妻子告诉记者。青草覆盖的蛙池里,虽然青蛙正在安静地冬眠,但在场的每一个人却分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充满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憧憬。

在希望的田野上

曾经荒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已完成平场,地里的第一季卷心菜正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是王正伟和驻村工作队协助返乡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3)创业青年李洪新建的占地60亩的蔬菜基地,预计今年年产值能达到35万元。

在全心全意发展扶贫产业、培育致富带头人过程中,王正伟他们还参与了全区最大的扶贫项目——红岩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走进这片占地700亩的蔬菜基地,养眼的绿色一望无际,宛如春色无边。迎面走来一位村民,正拉着两大筐刚采摘的白萝卜,笑意盈盈。他是9队的队长老张,他告诉记者,地里还有好多蔬菜等着收获呢:豌豆尖、白菜、花菜……“快过年了,都能卖个好价钱!”蔬菜基地负责人刘燕接过话头说,平日里,他们的蔬菜主要供给学校食堂,放寒假了,这几天大伙儿正忙着把新鲜蔬菜销售给超市。她告诉记者,基地去年收益80余万元,以目前规模看,今年还要进一步扩大供货量。

查看着地里的蔬菜长势,王正伟信心十足,他说,下一步还要继续完善水利灌溉、大棚等配套设施,扩种蔬菜,保证每季出产时令蔬菜,不断提高基地产值,“巩固红岩村脱贫成果,带动全村村民共同致富!”

记者:凌云

编辑:魏芯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