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意大利电影叫做《我去哪儿?》(Quo vado),用喜剧的手法,调侃了意大利体制内铁饭碗,把政府公职人员可算是黑出了天际。
男主凯科·扎罗内是一位38岁的小公务员,每天的工作轻松又毫无压力——负责颁发狩猎证。
电影截图——男主自小的理想就是“当公务员”
男主小时候就超爱盖章,练习当公务员的“手艺”
扎罗内上班晚(最早的一次是11点到单位),下班早,日常工作就是“吃拿卡要”和盖盖章。
因为自己手中拿着“铁饭碗”,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出,男主向来自带“莫名的傲娇”;跟女友也总是一副“直男癌”的表现,作为一名秃头的油腻中年大叔,却优越感十足...直到有一天,接到了上级的调令。
电影截图
男主对公务员的执念,来自于同样当了一辈子公务员的老爸
原来,近年来在欧债危机中沦为“欧猪四国”(PIGS)的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痛定思痛后,决定修正自己超出国民经济实力的福利制度,尤其是那过分慷慨的国家公务员福利,开始着手大裁员。
《我去哪儿?》中,反应意大利老龄化的场面
按照上级指示,扎罗内的部门也接到了裁员指标。权衡了很多人选后,领导盯上了身体健康,单身未婚,没家庭负担的男主,决定拿他下手。
可是,扎罗内作为“体制内”的公务员,单位是没法子干净利落的直接辞退他的,弄不好还容易惹上官司,非常麻烦。
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给男主尽量多地出“幺蛾子”,逼他辞职啦!
就这样,他的顶头上司“金发姐”,为了完成裁员指标,处处刻意去为难他~先是给扎罗内派下了多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竟被他歪打正着的“圆满”完成了;
然后,“金发姐”又开始不断地把扎罗内调往各种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工作和“考察学习”…
尽管辞职补偿很高,但“意志坚定”的男主,还是不愿放弃铁饭碗,无论被安排做什么,只要能保持公务员的“编制”,他都会坚持下去....
男主被派到北极
男主被派到非洲食人部落
当然,艺术高于生活,但也是源于生活的,男主扎罗内之所以为保住“铁饭碗”如此的“拼”,一方面,跟意大利公务员不好考有关;另外,更是源于意大利公务员相对轻松的工作任务和各方面的“超国民”福利待遇。
老实说,除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地区,法德这类的西欧国家,公务员待遇也普遍都相当不错,饭碗比咱们这里还要“铁”得多。
虽然在固定工资方面,他们看起来远算不上是大富大贵,但一年有13薪,工作强度不大,还享受着繁多的政府补贴,名目千奇百怪——什么自行车补贴啦,服装补贴啦,穿鞋补贴,配饰补贴,还有买内衣或物品丢失补贴等等。
另外,如果你在能源、财政、交通等部门任职的话,没准有机会捞到额外的油水;只要不犯下惊天的大错,这“铁饭碗”,就是一辈子的保障了。
怎么看,欧洲的公务员,都是“很香”的。
就拿法国为例,2018年,法国经济部与财政部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是税后2438欧元每月;同比的私企员工,税前才每月2424欧元(法国的税率是非常高的,按年薪扣除,但因人而异,有时候一扣完,三分之一的工资都没了)。
按照工作性质不同,法国公务员有固定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两种。
这个固定工作制,就不多赘述了,跟咱们的“坐班”要求差不多。
讽刺法国公务员的漫画
而“弹性工作制”,则显得特别“人性化”。
对于“弹性工作制”的法国公务员来说,他们上班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安排,但必须要保证每周35小时的“出勤”——上下班打卡,中午午休也打卡(大约只有45分钟的时间,没有南欧的午休习惯,但是下班早)。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加班的,按照时常累计成带薪假期,每四小时可以换半天的带薪假,月底积累时间不清零。
另外,除正常双休外,每月还附赠两天的带薪假期,一年累计为24天。再加上加班攒的带薪假和其他的休假福利,法国的公务员每年至少能腾出整整一个月来“带薪休假”,不用上班,尽情放飞自我....
这方面,那些跟西方政府部门打过交道的人,肯定深有体会——当你心急火燎的发邮件,发现没人回你,再打电话询问的时候,悲催的被告知,xxx休带薪假去了,这事儿得等一个月后,他/她回来才能继续....
除了欧洲,加拿大、美国的公务员也普遍活得比较滋润。
与其他行业相比,美国公务员薪水不算高、加薪慢,但福利丰厚,几乎涉及了生老病死各个方面,而且职业稳定性高,实现形式也非常灵活。
薪水方面,地方公务员的工资跟其所在部门的性质(当然也有一些“清水衙门)和州县的财政收入多寡有关,同样的级别,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各地公务员们的周边福利项目,则是按照相关法律,保持了全国一致,这些福利待遇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牙科保险、残疾保险、人身保险、住房补贴和退休金福利等。
相对于私企,公务员保险的覆盖面更广,而且需要雇员自掏腰包的比例也非常低。
退休金方面,早在1920年,美国就通过了《文职公务员退休制度》,对联邦政府中的文职人员的养老、救助和残疾福利进行了规定,几经修订并沿用至今。
根据最新版的《文职公务员退休制度》,美国在职公务员的工资中要扣除8%(军人为7%)的养老摊派金(养老保险金)和1.45%的医疗保险。这样来保障其在退休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与很多国家不同的是,美国文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并非一刀切,而要根据为政府工作的年限和职业区分。
按照2012年,修订版的《文职公务员退休制度》,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和州县政府“编制内”雇员的工作年限为25年——也就是说,没有统一的退休年龄要求,你只要做满25年,就能退休在家养老了。
比如,某人如果25岁起,做了公务员的话,他50岁的时候就可以申请退休啦。退休金则按照普通联邦雇员的工资标准,依据工作年限和职位高低计算,最高不得超过在职时年薪的80%(普通美国人可能连50%的不好说),同时,还自带着各种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
所以,即便字面上看,美国公务员的薪水貌似平平无奇,但综合折算一下,公务员这份职业确实能让他们过上比较体面和有保障的生活。
因此,相对于其他“高薪”行业,美国公务员的“比较优势”,还是不容小觑的。
接着,咱们再转向东方,说说日本。
日本的公务员考试,难度相当大,但报考热情却特别高。
据日本一家公司对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显示,近三年,排名第一的,都是公务员。
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又受到疫情的冲击后,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更看重公务员旱涝保收的稳定性。
跟咱们这边的情况很像,为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很多学生从大三开始,就着手报辅导班,买材料苦读,做考试准备了。
日本的公务员考试,一通下来,是特别折磨人的。
一般来说,要成功“上岸”,得经历三步,大致跟咱们的操作类似:
1.通过宣讲会收集信息、参加考试、上门拜访,取得参加考试的报名资格。
2.统一笔试、面试全部合格后,应试者还要主动再前往各省厅拜访,介绍、宣传自己。录取的人数,拜访的时间段,都要自己通过人事院的网站收集信息。
3.接受各单位单独面试。有时候,面试内容五花八门,甚至让人瞠目结舌。
“拜访”面试单位
一般来说,在薪水方面,全日本的都道府县、政令市、市町村工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国家公务员要高于地方公务员;大城市的公务员挣得多,小地方,尤其是村镇的基层公务员,收入普遍偏低。
比如,2016年的时候,工资最高的东京公务员平均年收入为73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6万元);而最低的岩手县野田村公务员平均收入则为373万日元(约人民币22.6万元);
跟世界各国的公务员一样,日本公务员字面的薪水很一般,但福利好,补贴多,除了基本工资,一年冬夏两季还会发两次可观的奖金。
而且,日本的公务员和其它职业一样,也遵循着日本传统的“年功序列制度”,这就意味着,年龄越大收入就会越高——贵在坚持嘛。
尤其是在日本这个崇尚竞争和弱肉强食的社会,公务员这样一个稳定,且不受业绩影响的职业,其鲜明的优势,是大部分压力巨大的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不过,跟欧美国家的公务员比,日本公务员们加班的情况非常普遍。
历来,“超时间工作”在日本总被看成是个人努力的生动体现,即便有时候,手头上根本没啥特别需要紧急完成的任务。
当然,不排除是真的是活太多,忙不完,但一些时候,他们很可能也只是装装样子罢了——领导还没走,自己怎么能先下班?
而当领导的,又认为自己要以身作则努力工作,走得不能比部下早,否则何以服众?
这就是日本版的,领导和部下之间的“囚徒困境”。
说了日本,咱们再简单讲讲韩国。
在韩国民间,公务员被称作“神的职业”,也是相亲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职业。
要说公务员在韩国,为啥成了“神”,自然还在于那诱人的“铁饭碗”——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让韩国人对考公务员抱有强烈的热情。
2020年,受疫情影响,韩国报考公务员创下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当年录取比例为1100:1。
而能跟韩国这个比例相媲美的,全球来看,也只有印度的公务员考试了——堪称世界最难“国考”。
2021年10月,印度全国大约有97万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原本是每年6月举行,后因疫情推迟),而实际招录的职位只有712个,算下来,招录比大约是1362:1。
而且,即便考上以后,也不能直接上任,还得再被送去全印行政学院培训两年,顺利毕业后才能算正式录用,成为“公务员”。
在印度,政府公职人员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办事员”,另一种才是“公务员”。
印度沿用的是英国爸爸留下的“文官制”,在其庞大的政府雇员总数多达1700万之众,但其中的政府公务员,只有5000来人,类似于英国的“高级文官”。
剩下的这些政府雇员,只能算作“办事员”,薪水低,晋升途径几乎没有,薪水福利也比较凑合。
印度人心中真正的“金饭碗”,还当属“公务员”。
这位小伙子放弃了谷歌的高薪职位,努力了7年,考上了印度税务局
首先,印度公务员工资待遇相当诱人,刚入职的头五年,工资从每个月12万卢比(人民币约1万元)到25万(人民币2万多元)不等,上来就是正科级的待遇,不用从基层科员做起。
此外,还有免费医疗,各类交通补贴、子女补贴、住房补贴、粮食补贴、通信补贴或困难地区补贴等名目繁多的福利项目,退休后更能拿到相当丰厚的退休金,继续享受免费医疗。
而同期,印度的技术工人,平均工资也就折合人民币两千多。
还有那些看起来很体面的私企“白领们”,薪水也远比不上神气的公务员。
比如下图这位,是班加罗尔某大型商场的服装部经理,有自己单间的办公室,手下管着100多人。硕士学历,每周单休,上班时间是12:00 AM - 23:00 PM,月薪3.5万到4万卢比左右(3000-3400人民币)。
跟普通上班族比,印度公务员不但工资高,福利好,工资稳定,还能享受到和自己等级相符的住宅、配车。甚至到了一定级别,会有公派的驻家保姆、厨师等政府提供的“免费生活福利”。
同时,印度国家公务员还有名目繁多的休假,除了正常双休日,更有各种探亲假、身心放松假、医疗假以及各类令人目不暇接的传统宗教节庆假等,折算下来,几乎平均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休假,爽到不行。
印度近30年来唯一的奥运金牌得主阿比纳夫也考了公务员,他老爹是印度最大的射击产品出口商,并不差钱
更何况,一旦做了印度的公务员,你自动就成了高人一级的“人上人”,不但处处受到优待和尊重,在婚恋市场上,更是能享受到皇帝一般的待遇。
在印度,一个中产家庭要想嫁出女儿,差不多需要准备至少460万卢比(大约40万元人民币)的高额嫁妆。如果男方是公务员的话,这笔嫁妆起码还得再翻一倍。
比如,印度2018年申奥电影《倔强的牛顿》(Newton),就讽刺了这一印度社会的普遍现象。
《倔强的牛顿》海报
在电影中,学霸出身的男主牛顿,考上公务员后,即便被分配到了一个不发达而且还有反政府武装搞事情的偏远地区,来他家说媒的,还是挤到了大街上。女方的家长,不断提高嫁妆的额度,来“竞拍”这个公务员小伙...
显然,如此优厚的待遇也并不是白给的。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印度的“国考”,录取比率低得惊人,能考上的,确实都有两把刷子,算是精英中的精英。
新入职的年轻公务员们还能得到莫迪总理的亲切接见
印度“国考”的步骤,大致跟咱们类似,但比较坑的是,他们的公务员考试不指定具体教材,也没有历年的考试大纲...
初试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有国内和国际时政,更离不开历史,地理,印度经济,心理学,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语言、宗教、植物学等等。
魔人的初试过后,多一半的考生会被刷掉。
剩下的,还有九场考试等着你,每场足足三个小时。
接下来是面试环境,内容相对具体和专业,有时候你还会面临一些尖锐和敏感议题的发问,这时,就特别考验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了。
长期以来,对于印度的低种姓群体来说,考公务员属于实现阶级跨越的最现实的通道。
而且,自印度独立以来,也一直在公务员招考方面推行着“平权配额制度”,对低种姓群体有相关的政策倾斜,各部门每年都要招收一定比例的低种姓考生。
类似的“平权配额制度”,还主要应用在了升学、就业、贷款审批发放和税收减免方面。
这导致了如今印度的两种不一样的“画风”——少部分成功“逆袭”的低种姓纷纷把自己“低贱”的姓氏改成了“高贵姓氏”。
而另一部分祖上曾经属于低种姓,花钱“晋级”成了中等种姓群体们,又要尝试恢复自己的“原本身份”。
比如,印度北方的贾特人,曾经因为随意通婚,不服从领导,被从刹帝利降级为首陀罗。到了英属印度时代,因为战斗力很强悍,再次被提升为了刹帝利。
没成想,风水轮流转,为了争取当代印度政府的“平权配额制度”,他们又开始闹腾,要以首陀罗身份享受优惠政策....
贾特人打起标语,要求享受面向低种姓的“平权配额制度”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出来了,实际上,努力进入“体制内”,算是一种不分种族、制度文化和肤色,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铁饭碗,放在哪里,总有很多人觉得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