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相关的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1)

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精彩内容及时看到!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环境 词汇》(HJ 1231-2022),规范了与土壤描述、土壤采样、土壤监测与评估、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和土壤生态毒理等土壤环境相关的词汇。

本标准以ISO11074:2015《Soilquality—Vocabulary》的框架结构为主线,非等效采用ISO11074:2015中的术语及定义,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在土壤环境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制。本标准与《土壤质量词汇》(GB/T18834—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由《土壤质量 词汇》修改为《土壤环境 词汇》;

——增加了土壤描述章节;

——增加了土壤监测与评估章节;

——增加了土壤生态毒理章节;

——增加了“风险管控”相关术语。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土壤质量 词汇》(GB/T 18834—2002)在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监督管 理工作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2年5月1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

如何理解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相关的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2)

现摘取与土壤采样、监测等有关的词汇分享给大家。(完整内容可阅读原文)

4 土壤采样

4.1采样 sampling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过程。

4.2调查单元 survey unit

调查区域按照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岩)类型、流域、行政区域或土地利用类型等划分的空间单元,同一调查单元,可能在空间上不连续分布。

4.3采样点布设方式 sampling pattern

监测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时,按研究要求所确定的采样点布设方式。例如:对角 线法、梅花法、棋盘式法和蛇形法等。

4.4系统布点采样法 systematic sampling

将地块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的中心位置或网格的交叉点处布设一个采样点进行采 样。

4.5专业判断布点采样法 judgemental sampling

根据已经掌握的地块污染分布信息及专家经验来判断和选择采样位点。

4.6分层布点采样法 stratified sampling

将地块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各区域的面积或污染特点分层次布点采样的方法。

4.7系统随机布点采样法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将采样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区,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布设一个采样点。

4.8采样点 sampling point

在采样区域内所确定的采样部位。

4.9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

由地表向下直至成土母质的土壤纵切面。由若干层次组成,以其不同的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松紧度以及新生体等而区分。

4.10剖面描述 profile description

按规定的专业术语和记录格式,对在土坑内观测到的土壤剖面特征及周围环境条件所进行的记录。

4.11地统计学 geostatistics

基于空间坐标能够进行模拟估算和预测的统计方法学。

4.12各向异性 anisotropy

土壤性质随不同的方向和距离产生变化的特性。

4.13各向同性 homogeneity

所有点位的物质特性不因方向和距离而有所变化的特性。

4.14克里格法 kriging

在地统计学中应用的插值方法,用于估计未采样点的未知值。

4.15空间变异函数 variogram

地统计学中研究土壤变异性的方程。

5 土壤监测与评估

5.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investigation on soil contamination

采用系统科学的调查方法,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5.2环境归趋分析 environmental fate analysis

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对其迁移、转化、积累等过程的分析。

5.3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sensitive target of soil environment

可能受人为活动影响的、与土壤环境相关的敏感区或对象。

5.4关注污染物 contaminant ofconcern

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地块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5.5源 source

某种物质或制剂的释放导致一种或多种受体(5.6)受到潜在暴露风险的区域。

5.6受体 receptor

一般指地块及其周边环境中可能受到污染物影响的人群或生物类群,也可泛指地块周边受影响的功能水体和自然及人文景观等。

5.7敏感受体 sensitive receptor

受地块污染物影响的潜在生物类群中,对污染物反应最敏感的受体。

5.8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对危害进行识别并确定其风险特征。

5.9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对污染区域人体和环境损害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一般包括损害的性质、程度、发生的概率等方面。

5.10污染物释放评估 contaminant release assessment

基于污染物特点和场地特征,对污染物释放的可能性及释放速率进行的评估。

5.11定量风险评估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利用现场调查的数据,借助数据库和污染物释放数值模型、环境风险分析、暴露评估(5.12)、环 境影响分析以及不确定性分析(5.21),对风险进行的评价。

5.12暴露评估 exposure assessment

确定受体如何暴露于污染源以及暴露程度的过程。

5.13致癌风险 carcinogenic risk

人群每日暴露于单位剂量的致癌效应污染物,诱发致癌性疾病或危害的概率。

5.14非致癌风险 non-carcinogenic risk

污染物每日摄入剂量与参考剂量的比值,用来表征人体经单一途径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而受到危害的水平,通常用危害商值来表示。

5.15危害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获取的资料,结合地块土地(规划)利用方式,确定地块的关注污染物、地 块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生态系统、地下水体等。

5.16毒性评估 toxicity assessment

在危害识别的工作基础上,分析关注污染物对敏感受体的危害效应,确定与关注污染物相关的毒性参数。

5.17风险表征 risk character ization

综合暴露评估与毒性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和空间表征,并讨论评估中所使用的假设、参数与模型的不确定性的过程。

5.18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预测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性的过程。

5.19生态风险评估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应用定量的方法评估、预测各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系统可能产生的风险及评估该风险可接受程度的 模式或方法。

5.20可接受风险水平 acceptable risk level

对敏感受体不会产生不良或有害健康效应的风险水平。

5.21不确定性分析 uncertainty analysis

对风险评估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称为不确定性分析。地块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是对地块风险评估过程中由输入参数误差和模型本身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模型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风险贡献率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等。

5.22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soil contamination risk of agriculturalland

因土壤污染导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受到不利影响。

5.23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risk screening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 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原则上应当采取安全利用措施。

5.24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riskintervention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agricultural land

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 原则上应当采取严格管控措施。

5.2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soil contamination risk of land forconstruction

建设用地上居住、工作人群长期暴露于土壤中污染物,因慢性毒性效应或致癌效应而对健康产生的 不利影响。

5.26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risk screening values for soilcontamination of landfor construction

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具体污染范围和风险水平。

5.2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risk intervention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6 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

6.1 一般术语和定义

6.1.1土壤污染 soil pollution

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 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6.1.2土壤保护 soil protection

为长期维持或恢复土壤原有功能而采取的措施。

6.1.3土壤恢复 soilrestoration

改善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壤,以恢复目标功能的措施。

6.1.4土壤修复 soil 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地块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 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6.1.5自然衰减 natural attenuation

利用污染区域自然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如吸附、挥发、稀释、扩散、化学反应、生物 降解、生物固定和生物分解等,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数量、体积、毒性和移动性。

6.1.6原位修复 in-situ remediation

不移动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直接在地块发生污染的位置对其进行原地修复或处理。

6.1.7异位修复 ex-situ remediation

将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从地块发生污染的原来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他场所或位 置进行治理修复。

6.1.8修复方案 remediation plan

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原则,在综合考虑地块条件、污染介质、污染物属性、污染浓度与范围、修复目标、修复技术可行性,以及资源需求、时间要求、成本效益、法律法规要求和环境管理需求等因素基础上,经修复策略选择、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技术方案编制等过程确定的适用于修复特定地块的可行方案。

6.2 基于工程过程的修复与风险管控方法

6.2.1阻隔 isolation

阻止气体、液体或固体污染物质从其产生地点向周围迁移扩散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如添加覆盖物、修建垂直或水平屏障。

6.2.2隔离层 break layer

为阻止可溶解污染物向上的毛细移动,而向覆盖体系内加一层高渗透性的粗颗粒物质。

6.2.3注射物屏障 injected barrier

经加压注射使某种物质进入地下封闭天然迁移通道所形成的屏障,如注射化学物质或灰浆。

6.2.4反应性屏障 reactive barrier

在地下修建的具渗透性的屏障,用于吸附、降解或通过反应去除通过该屏障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6.2.5垂直屏障 vertical barrier

用于阻隔污染物的地下垂直结构。

6.2.6水力措施 hydraulic measures

应用渗滤方法和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控制地下水的水位和流向。

6.2.7地下水抽取 groundwater extraction

利用泵抽取地下水的过程。

6.2.8抽出处理系统 pump and treat system

将地下水抽出至地上进行处理处置的系统。

6.2.9制度控制 institutional control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条例、准则、规章或制度,防止或减少人群对地块污染物的暴露,从制度上杜 绝和防范地块污染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从而达到利用管理手段对地块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的目的。

6.2.10工程控制 engineering control

采用阻隔、堵截、覆盖等工程措施,控制污染物迁移或阻断污染物暴露途径,降低和消除地块污染 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6.3 基于工艺过程的修复方法

6.3.1生物处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运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自然活动转化、降解、固定污染物或降低其活性的方法。

6.3.2好氧生物处理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

6.3.3厌氧生物处理 an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在无氧或溶解氧的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

6.3.4生物通风 bioventing

通过加压对污染土壤进行曝气,使土壤中的氧气浓度增加,从而促进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 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6.3.5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

以活细胞或酶制剂作为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外进行生化反应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装备和技术。

6.3.6生物修复 biological remediation

一切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土壤或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固定或稳定,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

6.3.7植物修复 phytoremediation

根据植物可耐受或超积累某些特定化合物的特性,利用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从而达到移除、削减或稳定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等目的。

6.3.8物理处理 physical treatment

主要基于脱水、颗粒分离、磁分离、浮选、洗脱、溶剂萃取、热处理(6.3.9)、蒸汽萃取等物理过 程的处理方法。

6.3.9热处理 thermal treatment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150 ℃~540℃), 使污染物发生裂解或氧化降解,或使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中挥发分离的过程。

6.3.10热解吸 thermal desorption

通过热处理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挥发去除的方法。

6.3.11直接热解吸 direct thermal desorption

用直接加热的方法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挥发。

6.3.12间接热解吸 indirect thermal desorption

用间接加热的方法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挥发。

6.3.13玻璃化作用 vitrification

将待处理的污染土壤高温加热,使其熔化生成玻璃状的物质。

6.3.14焚烧 incineration

在高温和有氧条件下,依靠污染土壤自身的热值或辅助燃料,使其焚化燃烧并将其中的污染物分解转化为灰烬、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污染物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6.3.15化学处理 chemical treatment

通过一种或几种化学反应,使受污染的土壤、沉积物、水或其他介质中的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对环境危害较小的形态的过程。

6.3.16物理化学处理 chemico-physical treatment

物理和化学过程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6.3.17电动修复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利用电动过程去除土壤或其他固体中污染物的方法。

6.3.18土壤气相抽提 soil vapor extraction

通过专门的地下抽提系统,利用抽真空或注入空气产生的压力迫使非饱和区土壤中的气体发生流动,从而将其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脱除的方法。

6.3.19溶剂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

根据土壤溶液或地下水中某些物质在水和有机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利用有机溶剂将土壤或/和地 下水污染物选择性地转移到有机相进行物质分离或富集的过程。

6.3.20土壤冲洗 soil flushing

将可促进土壤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溶剂原位注入受污染土壤中,从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溶解、 分离出来并进行处理的技术。

6.3.21土壤淋洗 soil washing

用清水或溶剂对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进行洗涤,将附着在土壤颗粒表面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转移至 水溶液中,从而达到洗涤和清洁污染土壤的目的。

6.3.22稳定化 stabilization

向污染物质中添加化学物质使产生化学性更稳定的产物。

6.3.23固化 solidification

向污染物质中加入固化剂以降低其流动性,使污染物固定于固体产物中。

完整内容请阅读原文

(来源:生态环境部)

很实用!重点单位自动监测老旧设备升级改造要求(含明细表)

赶快收藏!45项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完整发布

【打包下载】2021年度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参考试题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频次是怎样规定的?

注意啦!!《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新修订发布

【技术分享】建设用地土壤调查、风险评估、管控和修复等活动的监测点位如何布设

【免费下载】《环评管理中各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文件汇编(2015-2020)》

【免费下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文件资料汇编)》2022年4月版

【监测技术】低浓度颗粒物(烟尘)手工测试方法

重磅来袭!《“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发布,涉及30万从业者的未来发展

这个《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要求》很有用,排污单位可参照自查

——————————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部分文章内容收集于网络,目的在于分享传递信息给读者,如有侵犯原作者权利情形,烦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自公众号(cnemcc)

如何理解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相关的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