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号所刊文章,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

重温《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魁地奇球场、有求必应屋、霍格茨沃礼堂等场景,唤醒或惊喜或忧虑的阶段性成长记忆之外,更看明白了魔法学校与现实世界的紧密关系。

原著作者J.K.罗琳笔下,哈利与赫敏、罗恩等伙伴在霍格茨沃的成长历险记,并非只是发生在平行时空,只供同龄读者臆想沉迷的青少年升级打怪游戏,相反,它融入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涉及个体的自我认知、家庭与学校教育,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冲突与斗争。

哈利·波特互动记录(回看哈利波特他曾经让我们相信以及坚信)(1)

将这些问题相对如实呈现的系列影片,也跟着突破青少年成长电影的范畴,带来了关于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多数与少数、群众与权力等的辩证探讨,直面人性的复杂。它们是观众短暂逃脱生活困境的避风港,亦是让观众看清现实难题,并找到解决方法的宝物箱——爱和勇气,是化解困难的魔法。

首部曲《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场不久,哈利便现身说法,道出普通家庭看待正常与反常儿童的态度分别。11岁的哈利尽管一直乖巧听话、任劳任怨,但在收养他的姨夫姨母眼里,仍是个继承巫师父母血统的可恶小魔鬼,他们完全不在意出生不久便失去双亲的哈利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求,全心全意溺爱着胖儿子达利。耳濡目染下,达利也时常借衣食住行方面的高人一等,耀武耀威。

哈利·波特互动记录(回看哈利波特他曾经让我们相信以及坚信)(2)

故事发展衍变的角度,显然属于罗琳的有意设置,是在为哈利进入魔法学校作铺垫,但此种情况却绝非个案。第二部《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中姨夫一家视为上宾的生意伙伴、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姨夫的姐姐等角色,与姨夫姨母一起构成了打压另类儿童,试图抑制他们自在成长的群体。而后续的影片交代,伏地魔小时候也因具备特殊能力,加上性情孤僻,成为众人避之不及的对象。

性格、能力甚至家庭出身无论好坏,只要与众不同,便有可能让一个人打小就饱尝心酸,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现实层面的“麻瓜”世界,魔幻空间亦是如此,并触及权力的不公。巫师界的“富二代”马尔福,不但效仿他的父母,瞧不上家境贫寒的罗恩一家,还拉拢了和他一样,有着所谓纯正巫师血统的小恶棍结成团体,将欺负“天选之子”哈利与类似赫敏般出生在“麻瓜”或半“麻瓜”家庭的同学,视为日常乐趣之一。而在魔法部、伏地魔先后掌控霍格茨沃期间,没有纯正巫师血统的教师,或者被剥夺教书资格,或者因此丧失生命,让人直观联想到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历史。

哈利·波特互动记录(回看哈利波特他曾经让我们相信以及坚信)(3)

《哈利·波特》故事的开端,霍格茨沃似乎是一所理想学校。邓不列多校长、麦格教授、混血巨人海格以及众多学长学姐,用他们的学识、信念与品行,为哈利、赫敏等新生竖立起未来可期的榜样,更让他们尤其是哈利把学校当作精神家园。但分院帽的存在,点明了这所学校也是社会的缩影,四个学院中的格兰芬多与斯莱特林,指向一直在校园内部角逐的善恶两股势力。等到毕业于斯莱特林学院的伏地魔及他麾下众将逐渐登场,暗黑力量便慢慢占据上风,霍格茨沃沦为社会现实甚或人类命运的镜像。不愿像响应权势的大多数恶势力般成为傀儡的哈利等人,只能正面迎战。

人生关头如何择道,正是贯穿《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主题。哈利妈妈面对强大的伏地魔,临死之际拼尽全力用母爱守护住了哈利的性命;小天狼星的堂姐为了向伏地魔表忠心,用夺命咒将他亲手杀死。

哈利·波特互动记录(回看哈利波特他曾经让我们相信以及坚信)(4)

“好人与坏人并不是界限分明,每个人内心都有光明与黑暗的方面,这就是真实的我们,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做哪一种人。”正如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对他所讲,选择的困境看似由外力造就,但何去何从却全凭自己决定。哈利和小时候的伏地魔处境近似,可是人生走向却像天平的两端,而拥有相同魔杖的他们,使用魔杖的方式也迥然有别:一个是想挽救更多生命;一个要将不听话的叛逆者赶尽杀绝。

怎样选择,更关联个体的自我认知。原本只是装腔作势,不能算作恶少的马尔福,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不可能逃过伏地魔的黑手,听命父母安排成为伏地魔的奴仆之一。将哈利母亲视为毕生挚爱的斯内普教授,心怀保护哈利和巫师基业的使命,全程把自己装扮成恶人。赫敏知道后来变成她男友的罗恩,不会真的丢下她和哈利,在他无理取闹与哈利发生矛盾时,总会站在哈利身边。罗恩的父亲在意的是家庭和睦幸福,任由别人嘲笑他在魔法部地位低等,也不愿意攀附富贵。

被伏地魔部分灵魂附体的哈利,虽然常被梦靥折磨,仍然坚信大爱与情谊能够战胜一切。他与并肩作战的伙伴凭借勇气、技能与运气,一次次冲破死神的防线,最终不仅守住共同的家,更完成了个人成长的蜕变。

哈利·波特互动记录(回看哈利波特他曾经让我们相信以及坚信)(5)

哈利的变化对于观众,无论是人群中的极少数还是大多数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因为魔法无边的哈利极其特别,看起来却又非常普通——从少年到青年,他都是最平常不过的邻家男孩着装。似乎,每个人在少年阶段,都有可能接到信使猫头鹰送来的霍格茨沃入学通知,变成“哈利·波特”。

甚或,人到中年结婚生子的哈利,也是一副随大流的装扮。《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临近结尾,与妻子金妮一起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护送孩子前往霍格茨沃的哈利,穿的是仔裤、衬衫配西服,完全是一个标准的英国父亲。

哈利·波特互动记录(回看哈利波特他曾经让我们相信以及坚信)(6)

但观众知道,和小儿子阿不思一起“穿墙”来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他,身上依然有魔法,而他的三个子女,正在继承他的魔力。得知阿不思正为分院帽可能把他分到斯莱特林,而不是哈利等人就读过的格兰芬多犯愁,哈利如此安慰儿子:“那样斯莱特林学院将会得到一位很好的年轻巫师”,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因为哈利相信阿不思的本心,更相信他的本心会随着魔法技能的日益提升逐步坚定,就像自己当年一样。

即使如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所讲,哈利四十不惑时(按罗琳小说,1980年7月31日出生的哈利,今年刚好40岁),没有拿得出手的出色事业,只有糟糕的家庭生活、调皮捣蛋的儿女以及无比辉煌的过去,观众也不应该失望摇头。

毕竟,哈利在青春正好的年纪,和他同样年轻的伙伴们,合力改变过魔幻世界,并曾让观众笃信,现实世界的模样,同样能够得到改观。

文 | 梅生 编辑 | 陈凯一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