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语言不通或交流有误,最初接触藏传珠饰的藏地以外的珠商和藏家将那种扁平圆形、有眼睛纹样的板珠称为“羊眼”板珠,实则藏人之“马眼”板珠;而那种有黑白条纹、坊间称为“药师珠”的圆珠才是藏人所称的“羊眼”。

马眼(lukmik)是装饰有马眼纹样的圆形板珠,藏语称为“鲁米”,直译“马眼”的意思。典型的马眼为一眼圆形板珠,此外也有其他特殊的形制和图案,但共同的特征是扁平状的圆形,方形和菱形也偶有见到,仍呈扁平状。马眼板珠的形制非常古老,考古出土编年最早的这种珠子出自公元前2600年的印度河谷文明,其在两河流域也有数千年的传统。藏传珠饰中的马眼板珠大多是来自印度、伊朗和中亚的贸易珠。

十七眼天珠特点(古珠小知识-羊眼)(1)


羊眼(ramik)藏语为“热米”,直译就是“羊眼”的意思,是指利用缟玛瑙(oynx,条纹玛瑙)的黑白条纹制作的圆珠,现在经常被称为“药师珠”,中亚、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则称其为“苏莱曼尼”(Sulaimani)。藏医药经典《晶珠本草》将其描述为“同心环状玛瑙”,又称“花斑瑙”,藏语为“热查米”,直译为羊眼珠。


藏民族所谓的热米(羊眼)和鲁米(马眼),实际上使用的是同一种材料,即黑白条纹的缟玛瑙,只是在制作珠子时采用不同方向的截面制作成不同的图案效果。“马眼”和“羊眼”并非珠子最初制作时的得名,当这两种使用同一种材料制作但形制和纹样不同的珠子进入吐蕃(古代西藏)后,被藏民族珍爱并形成传统,藏民族将他们在其特殊的生存方式中最容易观察到的形象用来命名他们喜爱的珠子,即“羊眼”和“马眼”。

马眼(板珠)与羊眼(药师珠)都有天然纹样和人工蚀花两类。一般而言,藏族更珍爱人工蚀花的珠子,这类珠子包含了更多的工艺价值和图案设计中可以人为加入的人的意愿。

(本文节选自朱晓丽新书《喜马拉雅天珠》,由作者本人编辑。)

十七眼天珠特点(古珠小知识-羊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