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皮蛋轶事文/ 芒果君爷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10斤松花皮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0斤松花皮蛋(松花皮蛋轶事)

10斤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轶事

文/ 芒果君爷爷

江汉平原物产丰饶,尤以鱼米禽蛋为盛。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乡间河沟堰塘边,成群的鸭子浮游水面或头潜水下,于波光粼粼中轻轻地划着脚蹼,悠闲自在。

“赶鸭子”,是乡下饲养鸭子的俗语。城里人不知就里,称为“放鸭子”。殊不知放鸭子毫无规则,鸭群趋之若鹜,缺少管束,况且垂伏田埂的稻谷与之擦羽而过,哪有不喙啄的道理?

赶鸭子则不同,鸭群乱象丛生之时,全靠那支丈余竹竿把控。每棚鸭子也有定数,过多不能首尾兼顾,归棚时也难以计数。过少则产蛋低微,惟有200只恰到好处。于是,我们常看到农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挥舞竹篙,驱赶鸭子的景象。鸭子在头鸭引领下列阵齐整,次第蹒跚前行。赶鸭人自会选择水草肥美溪边,点上一支叶子烟,任凭鸭子在水中尽情觅食。

常言道:“世间有三苦,赶鸭打铁磨豆腐”。其实,赶鸭之苦较其他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赶鸭人无论风雪寒暑,终日驱赶群鸭穿行田野河沟,风餐露宿甚为辛苦。哪有什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浪漫?鸭农消耗的是人力成本,省下的是饲料钱。好在鸭子归棚后,每晚不间歇地产卵,以涓埃之报回馈鸭农。

鸭蛋炒食略嫌粗老,制作糕饼腥味较浓。物尽其用的最好方法即腌制,除此之外,鸭蛋少有用武之地。赶放的鸭子以鱼虾昆虫“活食”饱腹,鸭蛋外壳坚硬,蛋黄棕红。腌制盐蛋,枚枚红心个个有油,制作皮蛋,层次鲜明弹性十足。

江汉平原众多的河塘湿地,最宜土鸭野外生长,鸭蛋自然是荆楚风土之物。天长日久,盐蛋皮蛋声名鹊起,极受外埠食客喜爱,成为著名的荆州特产。

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高邮也盛产红心盐蛋。 汪曾祺先生的籍贯正是苏北高邮,每逢与人介绍自己故乡时,人家即会说,高邮啊,咸鸭蛋真好。这本是恭维之语,汪先生心中却颇有不快,难道高邮只有流油的鸭蛋?他心里思忖着,可能他以为腌鸭蛋做皮蛋是粗鄙不堪的农事。

1997年,我也加入荆州再制蛋的阵营。所谓再制蛋是专业术语,指禽蛋通过再次加工,仍保持完整形态的盐蛋与皮蛋。术语显得钩深极奥,其实技术含量甚微,实在是乏善可陈。记得国家实行再制蛋生产许可证时,考核细则中“提浆裏灰”类似的字眼也赫然在列。彼时,从业者多为夫妻作坊,为家庭谋生活,自然是不辞辛苦。怎奈活路粗放,又没有条例制约,“眼估手抓,千师万法”成为常例。精准计量置之脑后,产品质量忽高忽低,盐蛋咸淡自有天定,皮蛋涩口更是家常便饭,售卖也囿于一隅。

端午节转眼成空,嗣后皮蛋作坊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打牌喝酒,俟待来年。

90年代,高邮已无人“赶鸭子”。荆州的土鸭蛋业内有口皆碑,高邮同行焉能不知?江苏的卡车源源驶入江汉平原,长期驻留长湖观音垱一线,对荆州鸭蛋的集散地图甚是熟悉。

早年,粽子、盐蛋、皮蛋,是荆沙人端午节的食品。俟端午过后,它们也会随着节庆销声匿迹。不像当今门庭若市。纵观皮蛋买卖的前世今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并非绝对,习俗不是不能改变的。

鸭蛋由液体变为固体,由白色变为褐色,神奇有趣。洋人视皮蛋为“魔鬼蛋”,真是荒诞无稽,无以复加。源于对东方饮食的管窥之见,对鸭蛋嬗变不知所以。

皮蛋多用料液腌制,工业术语称之浸泡法。若将料液拌黄泥包裹鸭蛋,则为包裹法。

皮蛋在荆楚已有数百年。旧时,腌制料液由石灰、纯碱和密陀僧配水组成。“密陀僧”是含铅皮蛋的元凶,因而臭名昭著。密陀僧由波斯传入中华,此系波斯古语音译。国人依其颜色形状称为黄丹粉,它的规范名字叫氧化铅,用之加工皮蛋,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益。

氧化铅已明令禁止!有些厂家自以为是,在包装上印上无铅松花皮蛋字样,此举与画蛇添足无异。

化学贯穿皮蛋制造的全过程,因其有公式可循,较上厨下灶更轻而易举。当尔手中掌握配料比例,即可尊为皮蛋大师。鸭蛋在料液中的反应是渐进的,它又有着避影匿形的神秘,我们称之皮蛋的化学原理。渗透、分解、凝胶、这些高深莫测肉眼不可见的过程,工匠也不甚了解,但他们依然名传乡里。

腌制皮蛋的关键在于残液再次利用,这倒是有些技术讲究,须通过化验设备确定补充料液的多寡。其实也如运诸掌,不然目不识丁者皆能运用自如,何况粗通文墨的你我?

皮蛋好吃与否,在于配料操作的精益求精。但凡规范严谨、小心翼翼,惟贤惟德去制造食品,皆无往而不胜。俟皮蛋成熟时,可裸手从料液中捞出,轻叩蛋壳,直接食用。

常见工匠皮裙围腰加身,长袖手套护手,唯恐料液飞溅腐蚀肌体。若配制新料尚可理解,但鸭蛋入缸达30日,再如此做派,是对缺乏自信的表现。有些工匠捞出皮蛋后,重三叠四清水泡洗,等待涩口碱味消弭,如此杜渐防萌,不如配方时谨小慎微。

“褐色表皮松花朵朵,松针清晰可见”是我为皮蛋包装撰写的广告用语。犹记得刚入行时,无人教导,在困境中探索殚精谒虑。夜读教材苦心孤诣,更多是为了生计。记得教材中以茶叶末、松柏枝论述皮蛋表面松花的形成,真是误人子弟。

皮蛋上的朵朵松花,为盐的结晶,当它析出后,吸附于蛋白凝胶表层,呈现出类似松枝状的白色晶体蔟。任何皮蛋皆可松花满布,但必要条件是时间,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皮蛋褐色也非茶汁浸染。未达30日的皮蛋色如琥珀,即使腌好的皮蛋,倘若长久裸放,也会色彩蜕变,转成黄色。茶叶改变色泽,松枝产生松花,这些愚不可及的说道,已一去不复返。

松花皮蛋是地道的荆州风物,它是江汉平原丰富物产对我们的馈赠。皮蛋植根江汉平原,与荆楚血脉相通。原江陵郝穴蛋厂朱祥光先生,即皮蛋国家标准起草人。GB9694的国家标准自1988年问世以来,在泱泱中华沿用了近30年,文中条款我至今仍谙熟于心。

随着养殖工业化,古老的农耕文化“赶鸭子”正在渐行渐远,土鸭蛋亦日趋减少,但它并没有绝迹。当你切开皮蛋时,倘若层次鲜明,色彩斑斓,无疑是河沟觅食的土鸭产蛋。如果色泽灰白暗淡,即是圈养蛋鸭之卵。

蛋黄半流动的皮蛋为溏心,是荆沙人的最爱。选择也有技巧:一手持蛋,用手指轻弹蛋壳,凡是溏心皮蛋都会产生强烈震弹。若两端融化或蛋黄干枯,震检将无动于衷。

当我们剥离皮蛋外壳,褐色表皮松针蔟蔟,蛋黄浓稠五彩斑斓,我们会感叹中国饮食的神奇。当软糯绵甜缠绵于舌尖时,我们会赞美荆楚大地美食的丰裕。

荆楚松花皮蛋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向世人宣示:荆楚味道,于斯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