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武侠名著,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而搬上银幕。

97 版黄日华乔峰(就认黄日华版的)(1)

因为《天龙八部》是鸿篇巨制,并且三个主角萧峰,段誉,虚竹的故事并肩前行,齐头推进,情节又紧凑繁复,穿插环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独截取任何一段都是断章取义,难以把故事讲解的很透彻,清楚,完整,于是用它改编成简短的电影,因为时间不够,就很难展现其宏伟。

97 版黄日华乔峰(就认黄日华版的)(2)

所以,天龙八部改编的电影受众就很少,而改编的电视剧因为篇幅鸿大,剧集连绵,并且通过各种拍摄手段,演员演绎,能够更好的给我们展现一部视觉盛宴。

《天龙八部》曾有多个版本搬上电视,但是,个人认为香港TVB黄日华版最为经典出彩,它制作精良,演绎传神,是多个版本中最为突出的一版。

1997年在大陆播出时,记得18家电视台同步在播,好像还是过年前后,当时也是万人空巷,反响强烈。

不光它的人物角色是观众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便是它的主题曲,由周华健原唱的“难念的经”---一首被广大观众和听众,甚至市井小民都认为最难唱的歌,也因为节奏过于明快,歌词过于绕口,但是曲调却意外慷慨激昂,被观众传唱,也成了多少男人KTV必唱曲目,一舒胸臆......

97 版黄日华乔峰(就认黄日华版的)(3)

在本剧中,黄日华把萧峰的忠义豪侠,悲情英雄的精髓演绎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他容貌俊朗,潇洒自由,他威风凛凛,情深义重,符合大多数观众心中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风范。

《天龙八部》重点写的是萧峰的“义”。

在藏经阁,慕容博意欲自裁作为交换条件,以挑拨大宋和大辽纷争,从中渔利,被萧峰识破,目眦欲裂,剑指大骂,激愤之情状,极为传神到位。在萧峰宁可舍身一死,也要劝阻耶律洪基罢兵一节,观者心痛------为国为民大义。

同时,扫地僧指出萧远山和慕容博及鸠摩智强练少林武功遗留的病症痛楚后,萧峰当即跪倒为父亲恳求高僧搭救,言辞恳切,溢于言表-----为亲情。

少室山大战,慕容复偷袭段誉,被萧峰一招制敌,飞甩而出,鄙视不堪-----为友情。

失手打死最爱的阿朱后,懊恼悔恨无计,表情萧索落寞-----为爱情。

97 版黄日华乔峰(就认黄日华版的)(4)

同时,萧峰角色塑造成功的背后,少不了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最直接的,声音和立体形象的塑造,就是配音演员和服装,化妆,道具等工作人员的功劳。

萧峰的普通话配音是老牌的TVB配音演员黄河,他的声线浑厚中正,时而凌厉,时而沧桑,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萧峰的特质。

化妆和服装,道具等根据萧峰的特点,结合黄日华自身条件,设计的粗布长条衣衫,帽子,胡须,都是经典之作,连孩子们玩得游戏中都采用这个造型,可见其美,深入人心。

任何一件物事,想要成为经典,被人们记住,回味,享受,是需要努力付出的。

专业,专注,专心的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合作,协调,才能成就不朽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