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刚上班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纲举目张,便深入了解了一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举目无亲成语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举目无亲成语大全(纲举目张成语知识)

举目无亲成语大全

今早刚上班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纲举目张,便深入了解了一下。

纲举目张指提起大网的总绳一撒,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带动一切。

出自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纲举目张”。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吕不韦曾在邯郸经商,后来为秦朝的相国。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他在“用民”一文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 如果“义”不足以让人民为国家效力而死,“赏罚”不足以让人民弃恶从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吕不韦说,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国,到商汤时至少也有三千,这些诸侯国之所以没有存在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处理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不听君主的话,不受国家的使用,是因为赏罚不严。如果说商汤和武王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他总结说,人民所以听凭国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这就是:“用民有纪有纲,一引起纪,万民皆起;一引起纲,万目皆张。”这里说的纪和纲,也就是调动人民积极性,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