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

2005年,李幼斌因为饰演《亮剑》中的李云龙而大火。2008年又演了《闯关东》里的朱开山,从此光环裹身自带流量,牢牢占据一线明星的地位,成为了收视率的保障。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

但是,好多朋友却不知道,在他没火的十多年前,也就是1995年,他曾饰演了《情债》里的男一号朱四。由于当时网络还不发达,加上剧情过于敏感,在地方台放了几天就销声匿迹,并没翻起多大水花。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3)

然而,没流量不等于没演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李幼斌厚积薄发的精湛演技,从二十六年前的《情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4)

一,角色的难度

演谁像谁,演啥像啥,是一个演员成熟的标志。比如王志文,既可以演正面人物的一身正气,也可以演反面人物的阴险狡诈。一个演员如果只能演一种类型的角色,他的演艺道路必将狭窄,肯定走不多远。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5)

而李幼斌在这方面可谓典范。他演的朱四自幼父母双亡,是舅舅把他养大成人。虽有一门木匠好手艺,但在那个年代却被当作资本主义撵得满山乱跑。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6)

开始他还不服气,但当七嫂挺身而出被抓走顶包,在采石场干着男人也难以承受的重体力劳动时,他只好主动现身,把七嫂替换下来。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7)

也就是说,朱四始终是个卑微憋屈受人欺负的小人物。这和他后来演的李云龙等吆五喝六的一号人物完全不在一个等级线上。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8)

装腔作势好演,委曲求全难成。包括他挨批斗时的委屈掉泪,跳窗逃跑躲在山上小马架子里干木匠活儿。背着工具箱,走路咣当咣当地乱响,人未到声音先到。把一个独具特性的小人物卑微怯懦演绎得活灵活现,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招一式眉目传神,透视出强劲的演技功底。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9)

二、身份的难度

饰演朱四,无疑是个巨大挑战。作为姜家的套股子,身份尴尬可想而知。古往今来恐怕还没有哪个演员演过此类角色。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0)

从开始的一口拒绝,到被七哥七嫂说服,顶着巨大压力来到姜家,却无法与七嫂同床。再到产生感情并生下孩子,又被七哥嫌弃出走难舍难离。情感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每一个微妙变化,每一处严谨的细节,都考验着他扎实的基本功。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1)

特别是他用边角余料给七嫂打个小镜子,双方那种心灵默契的微妙过程,把一对相爱男女在贫困状态下相互关爱苦中求乐的辛酸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慨万端。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2)

还有,在百货商店看见女人爱穿的背心,却没有带布票,回来对七嫂表白的神情,看上去生动形象鲜活逼真。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3)

另有在苞米楼子上给七嫂过生日,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互吐衷肠:

七嫂,我总觉得,有点对不住七哥。可我这心里又总是放不下你。

我有啥放不下的,为了这个破家,看把你累的。一想起这些,心里就不好受。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4)

我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充分展现俩人彼此依偎情感交流的细节,一旦演绎得形象逼真,势必会走入人心拨人心弦。而如果没有真情实感,也势必会虚假做作。这是唬不了人的,观众心里有杆秤,能称出真假虚实和真情实意。

所以,不承认演员的演艺功底是不行的。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5)

三、台词的难度

生活有了好转,七哥开始嫌弃朱四,并且阻拦七嫂上北炕。

第二天,七嫂和朱四去山上砍柴,俩人的一段表演和台词,可谓声情并茂独具魅力。

七嫂拿着饭盒喊道:吃饭,早饭还没吃呢!

朱四气呼呼地一甩手:不吃——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6)

七嫂在后面追上他,扯着他衣服,把饭盒放在他手里:吃饭,别跟自己较劲儿。

朱四接过饭盒,蹲在那喘粗气。

吃啊!——

朱四这才大口吃起来。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7)

这段表演,俩人就像恩爱夫妻一样,一个耍脾气使性子,一个既心疼又无奈,演绎得分寸得当,惟妙惟肖。

吃完饭,七嫂柔声说:

四弟,别生气了,算我没把事儿办好还不行吗。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8)

朱四说:我不是跟你生气,我是跟自己生气。你也别以为我就想和女人睡觉。现在只要肯出力的汉子,谁都能娶上媳妇。我现在还不到四十,凭我这手艺,想讨个女人并不难。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19)

朱四在七嫂面前第一次这样生硬地说话,对七嫂自然震动很大。看得出,朱四的心绪已发生变化。七嫂叹口气:

四弟,你来我家九年了,这九年是咋过来的,我心里有本帐。说实话,你是不是后悔了?

朱四又硬生生地说:我不会说假话,是后悔了。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0)

七嫂心头一沉,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但她马上就恢复冷静:

是,你说得对,你还不到四十,现在后悔还不晚。

朱四却软了下来,也叹口气:

晚了。自从咱俩到一起,你哪样都对我心思,哪样都对得起我,你的魂把我缠住了。我想的不是女人,我想的是你。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1)

这种矛盾心理,想用台词表达完美是很需要演技的。它不是随随便便地顺嘴说出,而是发自肺腑的情深意长:既痛苦又缠绵,既悔恨又难舍,有悔意,有深情,有含蓄,更有心酸和无奈。把一种愁肠百结又复杂矛盾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2)

所以,要想感染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真正的好演员每当塑造一个角色,很长时间都难以从角色中走出来,因为他入戏了,他就是戏中的那个人。这无疑对演员是个较高要求,也是为之追求的目标。

李幼斌饰演朱四这个角色,对他演技的提高,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提升。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3)

四、亲情的难度

作为联系七嫂和朱四感情纽带的大根,在全剧中是个重要存在。孩子是感情的结晶,朱四自然要对他格外亲近。这种亲近是下意识的,是骨肉亲情所必然的。他和大根睡在苞米楼子上,两个人顶闷玩儿。又领着大根去供销社买鞋。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4)

七嫂说:给他买什么鞋。

朱四说:孩子都那么大了,总光着脚丫子怎么行。

离开姜家时,大根说:四叔你啥时回来?

朱四说:啥时想你就啥时回来呗。

那你要是不想我呢。

四叔咋能不想你呢。

话里的内涵,孩子自然不懂,但七嫂和七哥朱四这三个大人却心如明镜。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5)

当朱四最后离开七嫂时,这样的结局也终于挑明了:

四弟,你能不能常回来看看孩子,你就不想孩子吗?

这无疑是一语双关:即是看孩子,想孩子,又何尝不是七嫂盼望着和朱四重逢。

朱四回答:咋能不想呢。可我要是常回来,又不是那么回事。

尽管如此,剧终还是让朱四把大根带走了,也撕碎了七嫂的心。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6)

这种情感上的纠葛,确是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这反反复复的感情波折,想把它演绎出真情实感,不下一番苦功,不深入到角色中去,是不可能被观众接受的。

李幼斌朱四和二满(朱四李幼斌)(27)

但李幼斌把朱四演绎得生动逼真,看不出一丝破绽。说明在1995年的时候,他的演技就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