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很奇怪,时常会有自相矛盾的想法。

比如说,人人都恨贪官,恨他们走后门搞裙带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到痛心之处,恨不能戳断这些贪官的脊梁骨;可另一方面,大家又都希望能有这样的贪官亲戚,跟着沾点光享受点权利,最好还能给个一官半职,或者承包个大工程什么的。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1)

既恨有权有势的人,又想攀亲戚捞好处,你说是不是很奇怪呀!

古时候,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说有个姓王的书生,家境贫寒,无论是长相还是才华都不如堂兄表亲,在亲戚圈里,属于那种一直被忽视,少有问津的人。

别看这小子不出众,但肯吃苦运气也不错,仕途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外放出去,在某地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手上还有些小权力。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2)

从古至今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家族里谁要有了本事当了官发了财,就应该帮助其他亲戚,不然就会被人戳脊梁骨,骂他忘本。

自从王生当了官,家门口车水马龙,来拜访的亲戚络绎不绝。说是上门恭喜,其实目的只有一个,想从他这里捞一点好处,求个不辛苦还能拿钱的差事,又或者找他走后门。

王官(方便称呼)虽然之前并没有得到众人的特别关照,但为人倒也算厚道,不管是三姑六姨,还是二哥七弟,只要自己能帮忙的,都会尽力出一份力。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3)

这样做虽然换来了好名声,人人都夸他不忘本,可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也想来讨点儿好处,让人不胜其烦。

这一天,王官看在当年吃过一块糖的情面上,答应给村口的王老头找个看门的差事。前脚刚把王老头送走,又来了一个自称姓汪的亲戚登门求见。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4)

王官上下一打量,这个人看着脸生,没见过呀!

汪生已经四十多岁,却满脸堆笑,对只有二十多岁的王官说道:“您老贵人多忘事,别看我姓汪,可咱们同宗同族是一家呀!”

王官更加莫名其妙了,没听家里人说过,自己还有姓汪的本家亲戚呀!

汪生呵呵一笑,说道:“这事说来话长呀,很多年前,我家也姓王,因为搬到了河对岸住,所以在“王”姓上加了三点水,变成了“汪”姓。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呀!”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5)

王官顿时无话可说,问他有什么事情。

汪生立刻诉苦,如今生活有多不容易,埋怨王官当了官忘了本,也不晓得帮衬亲戚。

王官被说得面红耳赤。只好答应给汪生谋一个差事,让他端上铁饭碗。

汪生一听,连连感谢,欢天喜地走了。

王官如释重负,刚准备起身,门口又有来报,说来了一个姓皇的汉子,自称是亲戚,要来拜见。

听说是亲戚,王官不敢怠慢,又让人迎进来。可定睛一看,还是脸生不认识呀!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6)

和之前姓汪的汉子一样,这个姓皇的也是毕恭毕敬说道:“您老贵人多忘事,别看我姓皇,可咱们同宗同族,本一家呀!”

王官奇道:“这话怎么说?”

“这事说起来话长,之前我也姓王,但后来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这才改姓成了皇。”

王官一听,也是无话可说,又问他有何贵干。

和之前一样,姓皇的汉子也是一阵诉苦,说自己有多不容易,王官有了本事忘了本等等。说得王官哑口无言,也只好答应他,今后的茶叶供应都交给他,这才打发了事。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7)

姓皇的汉子刚走,门口又来了一个人,同样是自称王官的本家亲戚,然而姓马,同样脸生,没见过。

王官觉得好奇,汪姓是搬家过河,“皇”姓是白了头发,马姓该怎么解释呢?

那人客套了一番,说到自己的姓氏来历,洋洋得意说道:“咱们是一家人,你可不能忘本呀。你看这个“馬”字(繁体)里面有个王,如果没有我们马家辛辛苦苦,哪有你们王家今日富贵荣华呢?”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8)

王官恍然大悟,感情这完全是来胡搅蛮缠的主,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碰碰运气。

王官也难得和姓马的人废话,给他拿了些钱打发了事。

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姓田的人,又说自己与王家是本家亲戚。王官本不想见,可这人坐在门口撒泼打滚,说什么也不愿走。

没办法,王官只好出来问,这田姓怎么和王姓是本家亲戚呢?

民间故事出家的秀才(王家有人当了官)(9)

那人说道:“我从前也姓王,可后来脸皮越长越厚了,一边加一笔,这不就是田了吗?”

王官忍无可忍,说了一声:“我看你是没皮没脸,给我轰出去!”

故事讲完了,大家别对号入座呀!

关注“酒歌说文”,了解更多有趣的民俗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