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之行是一年前的事了,回来后迟迟没有动笔,并非这个地方不好,也并非给我的感受太浅。恰恰相反,正是这个并非热门的旅行地深深触动了我内心的最深处,以至于我轻易都不敢去写,生怕自己晦涩的语言玷污了一点这片被称为“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的圣洁。疫情这段时间一直在家,心也静了不少,缅甸之行却依旧历历在目。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

发源于我国西藏,流经云南的独龙江,在经历了高山峡谷的一路奔腾后,折转西南,进入到了缅甸的热带丛林,在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Myitkyina北部与迈立开江汇合后,成为了缅甸的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贯穿于缅甸南北,被缅甸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2)

这个与我们有着“共饮一江水”的“胞波”,同样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多年的战乱让它成了目前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贫穷并没有夺走缅甸人民淳朴的眼神、真挚的笑容,更没有让他们丧失虔诚的信仰、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善好施的品德。他们用微笑和善意感染着来到这片被誉为“万塔之国”的每一个人,在缅甸旅行的十天,总被不经意的善待感动。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3)

彩色的记忆

落地曼德拉已是晚上八点多,机场换外币的柜台已经关闭(国内不能换缅币),出发前就已联系好的包车师傅小雄接到我们说,“不要紧,明天带你们去银行换,车费不着急付。”快到酒店的时候看到路边的水果摊,大大的芒果很是诱人,我们感叹没有当地的钱买不了,小雄说,“我先借给你们。”我说我们连车费还没付,你还借钱给我们?小雄笑着说,“那有什么关系。”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4)

在表演木偶的小雄,木偶剧是缅甸的国剧

作为缅甸第二大城市的曼德勒是曾经几代王朝建都的地方,被称为“多宝之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伊洛瓦底江从城西流过,孕育了曾经的敏贡古城、因瓦古城、实皆古城和阿玛拉普拉古城。贡榜王朝时期,孟云王为纪念去世的王后在敏贡古城修建了一座纯白色的圆形宝塔——欣毕梅佛塔。白塔仿造佛教中须弥山的形式,7层底座的四周如同海浪一般环绕向上,在缅甸占星术中,这里代表了世界的中心,波浪象征着围绕世界的七座大山和海洋,远远看上去,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奶油蛋糕,梦幻而纯洁。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5)

同伴因看得太出神,没注意脚下的水差点滑倒,被卖花的小姑娘上前扶住,小姑娘又细心地扫了地上的水,我们决定从她那里买花。结果她主动带着我们在各个最佳角度为我们拍照,而卖花的费用只有1000缅甸币,合人民币5元。当然最后我们付了更多以表感谢,但她并没有任何要求与暗示。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6)

以南传佛教为国教的缅甸是个虔诚的佛教国家,被称作“佛塔之国”,在游客看来的众多景点、遗迹其实都是当地人常去礼佛的寺庙、佛塔。不过信奉佛教的缅甸人并不刻板,他们建造的寺院佛塔千姿百态,色彩丰富,人们通过艺术将自己奉献给信仰。在曼德勒,除了奶油蛋糕似的欣毕梅佛塔,马哈牟尼寺是金色的,固都陶佛塔是白色的,马哈昂美寺是黄色的,曼德勒皇宫是红色的,宝迦雅寺是黑色的,乌本桥的落日是粉色的……这里的寺庙是五颜六色的,但微笑都是蜜糖色的。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7)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8)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9)

多少云烟佛塔中

坐落在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平原上的蒲甘更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都,公元1044年,阿如律陀王以蒲甘为王都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蒲甘王朝,也是阿如律陀王将南传佛教定为了国教,并开始了持续两个世纪的造塔运动。据说全盛时期,这里的佛塔达4万座之多,遍及整个蒲甘大地,即便后因战乱和大地震的损坏,如今仅剩下2230座古塔和416座古庙,但蒲甘仍旧是世界上佛塔最多的城市,依旧呈现着“手指之处,必有浮屠”的壮观。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0)

在进入缅甸的寺庙、佛塔前都要脱鞋,在缅甸人看来鞋是不洁的。人们都会把鞋脱在门口,完全不用担心丢,就算把包落下,丢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我在蒲甘最高的佛塔达宾纽塔的后门看到不远处还有一座漂亮的砖红色佛塔,于是想过去看,但因把鞋脱在了正门,路上的碎石硌得我无法前进。正准备放弃时,被旁边两个聊天的男孩看到,其中一人过来脱下鞋放在我的面前,示意我可以穿。我说我可能要过去看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他微笑着说没关系,他在这里等。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1)

在阿比雅达那寺门口,我被沙画吸引了,蒲甘的民间艺术家用伊洛瓦底江中的沙子与蒲甘平原上两种天然颜色的沙绘制着佛国的神秘。皮肤晒得油黑的画家给我讲述着每一幅画的寓意。他说买不买都没关系,有人欣赏他的画就很开心。我买了一幅后问他是否有没做成画的沙子,我有收集各地土石的习惯。他说这里没有,在家里,然后问我住在哪个酒店,说晚上送过去。我说晚上还要去看落日,回去会比较晚,不用送了。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2)

蒲甘的瑞山陀塔是以供奉由庇古王进贡的佛发舍利为塔名的,根据谐音,被我国人亲切地译为“许三多”。50米高的“许三多”曾是观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不过为了安全,如今蒲甘所有的佛塔都不让攀爬了。但这没关系,全世界的人们或登上瞭望塔,或聚集在高处的土坡上,又或者坐上热气球(热气球只可看日出),像一家人一样挤在一起,在金色或粉色的苍穹下,等待着那一轮红日在白色雾霭笼罩的塔林中升起或落下,静谧而苍茫。古老的辉煌、壮丽的自然、朴素的信仰,无声却充满力量。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3)

晚上回到酒店,前台说有人给我留了东西,交到我手里的是三个干干净净的透明袋子里装着红、黄、黑三种颜色的砂。那一刻,我险些落泪。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4)

成年必经之路

在敏贡佛塔对面的大石狮子入口不远处,我看到简单的三角铁架上有个很普通的陶瓷罐子,罐口用盘子盖着,上面倒扣了一个玻璃杯。我正好奇它是做什么的时候,旁边的当地人笑着和我比划打开罐子舀水喝。我以为这是他家的储水罐,朝他笑了笑,他却用手指着我让我喝。后来我才发现,在缅甸,不管是寺庙、景区还是车站旁,都可以看到有盛满清水的水罐和水杯,那是为了给过路口渴的人饮用的。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5)

缅甸虽不富裕,但信奉佛教的每个人都乐于捐献、施舍和帮助别人。全国数以万计的佛塔和数不清的寺庙是人们捐款修建的,全国32万僧尼的斋饭、袈裟和日用品也是教徒布施的。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6)

在缅甸,每个家庭中的男子都必须出家一次,这是男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女孩如果愿意也可以。缅甸人出家并不悲伤,在马哈牟尼寺的时候,我们正好碰上一家人在举行出家仪式,将要出家的孩子被打扮成古代王子的模样,那是因为当初佛祖释迦牟尼正是放弃了优越的王子生活而出家,去寻求解脱之道的。一家人的亲戚朋友全部盛装出席,看到我们想拍照、合影,各个配合,欢声笑语。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7)

入寺院后的人首先要学习的是戒律,然后是佛教教义、人生哲学,以及数学、语文、手工艺、绘画等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辈子遁入空门,什么时候出家、出多长时间,完全随自己心愿而定,少则三五天,多则终身。寺院与世俗世界之间的门永远是相互敞开的。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8)

亚洲的最后排面原声 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19)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