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好久不见。最近大家在忙什么呢?

我呢,最近在忙着充实自己,报了一些网课,也看了不少书籍。恰好4.23阅读日的到来了,也给自己的书柜增添了一些新书。

现在购书不会像以前那样,看见首页说那个书不错,想都不想就买下,也不会随大众去买一些畅销书,而是会经过自己精心挑选,三思又三思的购买。

为什么我要这么小心翼翼呢?

首先,我自己的书柜还有很多书没有来得及看;然后,平时更多的选择用电子书来代替纸质书,电子书更加便利,出门也方便;最后,更重要的原因是电子书更加便宜,虽然购书网站总是会搞促销活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电子书便宜点。

但是,我还是割舍不下完全不看纸质书,特别是很喜欢纸质书翻页时,那个轻微的沙沙声,还有就是笔在书上划线的那种痛快感,刷刷刷的划出自己心动的地方。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享9本最新购入的书籍,其中都是与电影、艺术、文学相关的。大家感兴趣的话继续向下看吧~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1)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2)

选择它的理由:是因为在观看插画师嘉炜的vlog中,听他提起过这本书。这也是我现在选书的一个方法,从喜欢的博主中挑选,看看别人读过什么书,在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震惊。完全没有想到这本书会有这么厚,一直觉得就和《救猫咪》一样薄薄的。

初步翻阅的感觉:在我翻开到序言,作者第一句写的是:“从这本书你会收获的是什么?”,就给上了4颗星。我喜欢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序言,这样我可以立刻知道,书里大概会写什么内容,让心里有底了。

我感觉这本书会全方位给我构造“故事”的电影世界,此话怎讲?

在看《救猫咪》的时候,我更多的会感受到写剧本的技巧有什么,可我在初步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给了我一个关于“故事”的世界观,宏大又细节。

不过唯一一点不舒服就是文字很小,我猜这本书能让我读个2-3个月了,毕竟它被我列入了大部头书籍里。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史蒂文·卡茨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3)

选择它的理由:是因为去年参加了课程,里面老师给出的书单里有这本书。我买这本书不是为了学习拍电影,是想要学习如何画分镜头,应用在我的插画里。

未来我想出自己的绘本以及画一些条漫,所以想要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初步翻阅的感觉:当我拿到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又是大部头书籍。看了一下目录,有很多“生词”,这些词汇它们一个个出现,我知道是什么,但是合在一起出现,我懵了。比我之前看《如何写影评》那本书,更加感觉到专业性。

其实越过目录,翻阅了书里的内容,发现每一节的主题都会带着图片演示,整体看起来的感觉应该会比《故事》轻松一点,而且他的文字大一点,看起来没有那么费力。

《文艺复兴人》 罗伯特·戴维斯与贝丝·琳达史密斯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4)

选择它的理由:译者是我喜欢的作家祝羽捷翻译的,也是因为她,我才知道这本书。

艺术史,一直都是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听的历史。想起初中,就很喜欢历史老师讲文艺复兴时期,还会给我们投影那时期的艺术品,看得人直流口水。

初步翻阅的感觉:又是一本大部头书籍,也很具有历史书的特点——又厚又重。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是补充艺术知识体系的最佳书籍之一。这本书的节奏是按照文艺复兴时间段来介绍艺术人,总共分为7段时期,共94位艺术人物,有不少熟悉的人,比如美第奇家族的人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等,不过还有很多不知道的艺术家。

还有就是书里面的图片非常高清,这对在进修插画的我来说,简直是宝物。

《艺术通史:修订升级版》 史蒂芬·法辛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5)

选择它的理由:买这本书也是因为祝羽捷老师做的推荐,恰好这本书会比上一本更加全面系统的补充艺术知识体系。

初步翻阅的感觉:这也是一本可以砸晕人的书籍,不过我今年就没打算阅读这本,只是购买的时候恰好遇见强力打折,就先“收入麾下”。

我发现从中可以收获很多灵感,也可提高观看者的审美能力。比如有一章节《构图——组合——黑影照片》中解析了照片的拍摄手法,作者创作思路,其中有一处我认为很不错,就是它会有这个艺术被应用到了其他领域,这给了阅读者延展性观感。

《万物皆有欢喜处》 祝羽捷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6)

选择它的理由:“手艺人”这三个字,强烈吸引我,一直都特别喜欢这三个字,觉得给到了人一种隐形而有特殊能力的冲击感。因为做一个“手艺人”基本一生只爱一样,他们就是坚韧的代表。

可能在高速繁华的时代里,我们特别会被这样的特质吸引,感觉他们的世界很静谧,很美好。毕竟择其一行终其一辈子,不是人人都可做到的事情,所以我特别佩服这些手艺人们。

初步翻阅的感觉:第一页就有一句闪亮亮的话吸引人:“这个世界无论多么喧哗,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很美好。

还有在自序中祝羽捷的人生态度,也值得我们参考在自己的人生里,她说:“比起所谓的成功,更让人值得去追求的生活是宠辱不惊的状态。

其实这本书真的很小众,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静谧的生活,但还是会有小部分人想要追寻这样的生活,比如我自己。

《存在主义咖啡馆》 莎拉·贝克韦尔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7)

选择它的理由:说实在我一直都不爱看这类书籍,因为里面会涉及一些战争、历史的题材。但凭着人生多尝试多挑战的原则,还是构入了这本书。

初步翻阅的感觉:还挺喜欢这本书的封面的,它的图案和封面上的文字有种呼应感,再加上腰封上的文字,“一众哲学家们一起喝着鸡尾酒谈论着人生两大问题——我是谁?我该如何生活?”感觉会很有趣。

随意翻翻,读了几页,发现不是我想象中那种晦涩难读、道理一圈圈的文字,更多会觉得是在看一本小说。

《轻舔丝绒》 萨拉·沃特斯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8)

选择它的理由:跟风。因为听太多人推荐了,就连身边的好友也一直都在说这本书。其次,就是因为书名,非常的……这种感觉有点难以形容。

初步翻阅的感觉:大致读了几页,发现不是我想的那种轻佻明快的文风,反而是那种朦胧覆盖着一层薄纱的隐晦。慢慢的越读越沉迷进去了,尤其作者描写人物对话的手法,让人会不自觉的回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去感受主人公的生活。

《阿加莎·克里斯蒂阅读攻略》 霜月苍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9)

选择它的理由:这是一本避雷手册。

我自己最早看阿加莎大大的作品,不是因为书,而是因为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后来又看了她的另一部《无人生还》,可是反而有点看不下去。所以特别需要这本书,不是作者写的所有书都是适合自己阅读的。

初步翻阅的感觉: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因为现在进修插画,就会特别留意书封面,尤其是在逛书店的时候,除了收集好书,还会收集一些还不错的书封面。

里面的内容,我认为作者写的很客观,真实的写出自己对阿加莎的每一部作品的看法,没有很捧,也没有踩,实打实的说出作品的好与不好。

《画家之眼》 安德鲁·路米斯

经典宝藏图书推荐(万千书海精选9本与电影)(10)

选择它的理由:喜欢的插画师嘉炜推荐。之前看过嘉炜的vlog里,有说到插画创作,他推荐了这本书,对于现在在进修插画的我来说,是一本及时书。

初步翻阅的感觉:这真是一本创作开眼之书。书里的内容讲了很多都是关于如何创作一幅画的思想,还有就是告诉怎么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特别适合像我这种基本功不扎实的人阅读,会说到很多基础知识,只要吃透了,你也会具有一双像梵高、莫奈那样的眼睛。

结语: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样认为:推荐的书或者购买的书一定就要今年看完!不然就是白买了。

我是这么想的,读书不能只在乎数量,应该注重的质量

即使你一年看过100本书,但是没有把这100本书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的应用,那就是白看了;反之,你一年阅读30本书,但是至少把每本书都串联起来用在生活工作里,这才没有白看。

而且前面已经说了今年我会看两本比较厚而且理论性强的书,这两本书又恰好与我的目标更相近,所以先阅读也是无妨,剩余的放在明年阅读也可。

之前还在白诗诗的文章里看到她提过如何读书:

在北京的时候,一位作家跟我说:读书,三分基础读物,三分大众读物,四分小众读物。

所谓基础读物,就是一些具有底层知识结构的读物,比如专业书籍,比如严肃心理学读物、哲学读物、物理、严肃文学等等。

所谓大众读物,就是了解大众的口味是什么,市面上的畅销书都是此列,豆瓣评论上万人的都是此列。

所谓小众读物,可能那些书在豆瓣的评论人数寥寥,比如他自己就是写佛学的,他以佛学为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赞同。过去看了不少大众读物,现在就想来补补基础读物与小众读物,来给自己搭建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大家也可以根据这三点自我检查过去看书的比例,以及思考一下未来看书的比例。

最后,想送大家一句话:“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 詹青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