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后,理应由其子来继承皇位,也有少部分是兄终弟及,由兄弟来继承皇位,但自古以来,没有女性继承皇位的传统,武则天则属于特例,她这么做既不符合传统,也不符合礼法。在武则天擅权称帝时,为何具有继承权的李治的8个儿子,都不站出来反对她?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李治的8个儿子和他们当时的现状。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1)

一、李忠、李孝、李上金、李素节

这4人的共同特点是非武则天所生。

李治的长子是李忠,在王皇后没有生育的情况下,李忠被立为了太子。武则天当上皇后后,她为李治生下了皇子李弘,虽然李弘只是李治的第五子,但由于是武则天所生,所以他是李治的嫡长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武则天让心腹纷纷上书劝说李治立李弘为太子,再加上自己也在李治身边不断吹枕边风,李治很快废了李忠太子之位,立了武则天之子李弘为太子。

李治的存在对武则天而言是一种威胁,所以即使他被贬为梁王,到地方任职,武则天也没有放过他。武则天指使自己的心腹许敬宗诬陷李忠谋反,导致李忠被李治赐死。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2)

李孝是李治的次子,生母郑氏在后宫的地位低微且不受宠,所以他没有争夺皇位的资本,这也让他较少受到武则天党羽的迫害。李孝很早就被李治封为许王,并让他到遂州做了刺史,这使得李治远离权力中心,他对武则天构不成威胁。

但或许李孝的存在对武则天就是一种威胁吧!麟德元年,李孝暴毙而亡,很多人怀疑是武则天所为。

李上金和李孝一样,也是争夺皇位无望的一类皇子,但由于他的母亲杨氏被武则天厌恶,所以他也成了武则天党羽重点迫害的对象。为了打击李上金,让李上金没有机会参与朝政,李上金被连续外放,常年在地方任职,这让李上金无法形成自己的势力,对武则天也构不成威胁。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3)

但即便如此,武则天还是不愿放过他,在武则天掌权后,她指使武承嗣诬告李上金谋反。李上金得到此事后,知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因害怕遭受武则天爪牙的折磨,所以提前选择了自杀。

李素节的母亲是萧淑妃,和武则天是死对头,所以武则天也在千方百计的迫害李素节。李治为了保护李素节,将他贬为地方官吏后,再也不让李素节进京,免得遭武则天杀害,但是李治一死,武则天立马让心腹武承嗣诬告李素节谋反。李素节被召入京,但还未走到京城,就被武则天派人杀害。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4)

二、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

这4人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武则天所生。

李弘是武则天第一个皇子,他出生后,就在武则天的谋划下,被李治立为了太子。但与武则天的残忍狠毒相比,李弘为人善良、仁慈。他曾主动为两个姐姐求情,想让李治放了她们出宫结婚。由于这两个公主是萧淑妃之女,与武则天有着深仇大恨,李弘这样做让武则天极度不满。

武则天意识到李弘要逐渐摆脱她的控制,这对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而言是难以容忍的,所以李弘在洛阳行宫时,突然暴毙而亡。很多人猜测,他的死是武则天所为。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5)

李弘死后,武则天的另一个儿子李贤当了太子,但李贤却比李弘还讨厌他的母亲,后宫传言李弘、李贤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所生,这影响了李贤对武则天的感情。他当太子后,数次替李治监国。监国期间,李贤任用贤臣,广施仁政,获得了朝臣的拥戴,同时还极力打压奸佞之辈,这让武则天的不少心腹受到了李贤的打压。

李贤的所作所为无疑站在了武则天的对立面,这让武则天知道,李贤不但不会做他的傀儡,还会打击她的势力,所以武则天主动下手除掉了李贤。她故技重施,让人诬告李贤谋反,导致李贤太子之位被废。由于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所以武则天一开始并不想杀他,但失势后的李贤还处处和武则天作对,最终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想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让心腹逼死了李贤。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6)

李贤被废后,李显做了太子,并在李治死后,接替他做了皇帝。但李显当上皇帝后,开始重用卫后亲戚,想要组建自己的势力集团,这让对权力极度敏感的武则天感到了危机,所以李显仅做了55天皇帝,就被他的母亲从皇位上拉下来,让他的弟弟李旦做了皇帝。

有了3个哥哥的前车之鉴,李旦自然不敢造次,他不但处处顺从武则天,还将所有的政事都交给了武则天,自己甘心做起了一个不问政事的傀儡皇帝。当武则天的心腹纷纷上书让武则天称帝时,他也很识时务的主动将皇位让给了武则天,为了表彰李旦的知趣和孝顺,武则天让李旦做了皇嗣。

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武则天擅权称帝时)(7)

可以看出,武则天擅权称帝时,李治的4个非武则天所生的皇子,已经被武则天迫害至死,他们自然难以站出来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所生的4个皇子,李弘也被武则天害死,李显和李旦还活着,但是自身难保,不敢站出来反对武则天。

李贤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此时他已无权无势,难以改变大局,反而还被他的母亲杀鸡儆猴,让心腹逼死了。

,